习惯性斜颈是因心理因素或姿势异常所致的骨关节肌肉畸形病,包括眼性斜颈。习惯性斜颈的临床表现为头部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部旋向健侧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纠正或治疗,患侧颜面部的发育会受影响,使颜面部不对称,影响美观。
习惯性斜颈的病因主要与不良睡姿、哺乳时抱姿习惯以及某些眼科疾病有关。其中3岁以下儿童为好发人群。
孩子睡觉时经常偏向一侧或者歪着脖子睡觉,都会造成不良睡姿。
妈妈哺乳喂孩子的时候,抱孩子姿势使孩子长期处于歪脖状态。
比如眼睛外斜视以及散光引起的习惯性斜颈。
习惯性斜颈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其中半数以上发生在周岁以内。
3岁以下儿童:这个时期内的儿童身体柔韧度高,极易因为习惯问题导致斜颈。比如经常处于不良睡姿或者哺乳时期喂奶姿势不对,从而导致习惯性斜颈。
习惯性斜径的临床表现为以头部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部旋向健侧等,若不及时纠正或治疗,使颜面部及肩部不对称,影响美观。有时会并发颜面部发育畸形、肩部不对称、脊柱侧弯。
头部偏向一侧,且向前倾斜,所谓的歪脖子。
相反当头部偏向一侧时,颜面部旋向另一侧。
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颜面部不对称,甚至引起视力疲劳、弱视。
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导致肩部不对称。
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
当患儿出现头部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部旋向健侧等症状时,应进一步就医,医生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在排除骨性斜颈、神经源性斜颈疾病后,即可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并与骨性斜颈、神经源性斜颈相鉴别。
患者出现歪脖子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头部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颜面部不对称时应立即就医。
大部分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出现颜面部发育畸形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外科、儿科等。
斜颈这个状态多长时间了?
孩子睡觉都是什么姿势?
现在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一般喂奶姿势是什么样的?
以前做过什么治疗吗?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体征,同时观察患者颈部来判断有无阳性体征。触诊患侧胸锁乳突肌有无肿块,有无条索状质硬如骨,有无挛缩变短。显示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触诊可有结节。
超声检查颈部,查看胸锁乳突肌有无改变,用来辅助诊断斜颈。结果显示同侧胸锁乳突肌缩短、增粗。
头部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部旋向健侧。
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触诊可有结节。
显示同侧胸锁乳突肌缩短、增粗。
骨性斜颈指齿状突发育畸形或颈椎融合造成颈骨异常排列,导致头部偏斜。而习惯性斜颈骨质未见异常,只是不良睡姿习惯造成的斜颈,一般通过X光检查或CT检查即可进行鉴别诊断。
主要是因为脑部或脊椎神经的病变所造成的,尤其是要查看肿瘤压迫神经或压迫到相关肌肉。而习惯性斜颈的神经未见异常,可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排除神经病变,即可诊断。
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原因可能是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可使一侧颈部受压,胸锁乳突肌内局部血运循碍,致使该肌发生缺血性纤维变性引起斜颈。
习惯性斜颈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治疗原则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同时应纠正生活方式和被动牵拉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尽量两侧喂奶,使得婴儿头两边都有所偏向。
家长双手扶住孩子头部,缓慢将孩子头转向健侧,耳垂向肩部靠近,进行与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此病一般无特殊药物治疗。
起搏器手术:若影响到颜面部发育和肩部不对称等,应行手术治疗。斜颈虽然是往一侧斜,但一般都主张应用双侧的起搏器手术,才能够让双侧颈部的肌肉张力和肌群活动平衡起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控制斜颈的效果。
局部热敷、按摩,牵张胸锁乳突肌、颈托矫正。局部热敷可增加颈部血液循环,可以改善纤维组织粘连治疗斜颈。给予按摩痉挛侧的胸锁乳突肌,可以改善症状。康复训练如用颈托来矫正斜颈,利用外力来牵拉胸锁乳突肌,使其恢复正常。
习惯性斜颈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导致颜面部发育畸形和脊柱侧弯时,则预后不佳,一般不影响生存期。习惯性斜颈若治疗不及时,则会造成颜面部畸形,影响美观,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彩超检查。
习惯性斜颈及早治疗,一般都能治愈;若治疗不及时,则会留下后遗症。
习惯性斜颈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影响生存期。
习惯性斜颈若治疗不及时,则会造成颜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同时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建议患者遵医嘱定期随诊,每3~6个月复查一次彩超检查,若斜颈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应继续康复治疗。
本病无特殊饮食指导。
习惯性斜颈患儿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睡姿,同时母乳喂养时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势,定期复查颈部彩超,明确斜颈恢复情况。同时家长应时刻劝导患儿,增加患儿的自信心。
保证争取的睡觉姿势,避免头习惯性偏向一侧,家长应时不时给孩子翻身。
保证母乳喂养时两边轮流倒喂奶,防止经常吃一侧,孩子习惯性偏向一侧,应轮流两侧。
定期复查颈部彩超检查,明确斜颈恢复情况,一旦病情无好转,仍需住院观察治疗。
家长应时刻劝导患儿,增加患儿的自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习惯性斜颈的预防关键是平时养成正确的睡、坐及站姿;多参加户外活动,强身健体,增加自身抵抗力,避免经常玩电子设备。若孩子出现歪脖子现象,应及时就诊。
平时养成正确的睡、坐及站姿。
多参加户外活动,强身健体,增加自身抵抗力。
家长应监督孩子避免经常玩电子设备,防止养成不好的姿势,也易损伤眼睛,引发眼部疾病,导致习惯性斜颈。
4753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刘玉村,朱正纲.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裴福兴,陈安民.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