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又称左后半阻滞,多见于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也可见于健康人。左后分支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如合并右束支阻滞,则会出现晕厥、抽搐等。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做特殊治疗,合并其他症状时主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延长寿命。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常见病因有冠心病,在心肌梗死时发生的几率为1%,也可见于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病变、急性肺心病、高血钾等, 也可见于健康人。
因为多支血管堵塞导致前壁合并下壁及右心室梗死,或前降支病变导致室间隔广泛缺血坏死时可出现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很少单独出现。
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脏出现结构性损伤,导致房室传导系统受损。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也可见于心肌病患者。
高血钾时心脏会出现心律失常,包括传导阻滞。
血钾骤然升高可能诱发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常见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在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1%左右,也可见于健康人群,发病率为0.1%~0.6%。
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器质性病变是引发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最根本的原因。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如其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出现心率减慢。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则会出现晕厥、抽搐等。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合并右束支阻滞时,会出现晕厥、抽搐等症状。
单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常无并发症。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患者注意定期就医随访即可。但是,如果有明确的原发病,就需要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控制以及消除引起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病因。
确诊单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注意定期就医复查。
如果具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就诊。
单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无其他伴发疾病,定期就诊于心血管内科复查。
如果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及时就诊于急诊科。
具体都有哪些不适表现?
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发生的?
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做过什么治疗吗?
血压、血脂和血糖高不高?控制情况如何?
是否受过什么伤?
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
吃过什么药吗?
了解有无感染性疾病,心肌炎病人血常规白细胞增高。
可以评价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心肌坏死标志物。
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高血钾病人亦可出现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能显示心脏外部结构,了解有无心包积液等。
能显示心脏及大血管形态改变,可以了解心脏血流及瓣膜情况。
对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通过典型的心电图特点,诊断是否存在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起始向量向左、向前和向上,额面环呈顺钟向转位。
起始向量之后为左心室下后部激动,环向下向右展开。
由于左心室后下部激动延缓,表现为终末向量传导延缓,朝向右下,因而形成电轴右偏。
依据左后分支阻滞心电图特点,排除其他可导致电轴显著右偏的原因,连续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方可诊断。单纯左后分支阻滞较少见,但可与右束支、左前分支或中隔支阻滞形成双束支阻滞或三束支阻滞。故诊断时应特别注意鉴别,避免漏诊,此外,亦可依据心电向量诊断标准。
左后分支阻滞时Ⅱ、Ⅲ、aVF导联R波很高,Q波很小,时间<0.02s,而下壁心肌梗死时Ⅱ、Ⅲ、aVF导联出现宽而深的Q波,R波很低或消失。
前侧壁心肌梗死时可有电轴右偏,但在相应导联上出现病理性Q波,而左后分支阻滞有电轴右偏(120°左右),但无病理性Q波。
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Ⅱ导联呈RS型,R波等于S波,胸导联有右心室肥厚图形,左后分支阻滞Ⅱ导联呈qR型,胸导联QRS波群正常。
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无需特殊治疗,注意随诊复查即可。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注意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则为及时控制、消除病因,避免诱因,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血压水平导致冠心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血压水平在很大范围内与冠心病风险相关,SBP>140mmHg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急剧升高,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140mmHg。
及早控制血压,早期降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要任务,应考虑SBP目标值<140mmHg。
发作时可使用硝酸甘油,休息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缓解期可使用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他汀类降血脂药,如阿托伐他丁、辛伐他丁,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酒石酸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
合并心衰时使用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利尿剂,如速尿;ARB类药物。
当左后分支阻滞进展为双支或三支阻滞时,或同时伴有晕厥、抽搐等,应考虑安置心脏起搏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冠脉狭窄的部位超过75%以上,都可以考虑进行冠脉的介入治疗。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可见于健康人群,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无需特殊治疗,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但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常伴发心脏器质性疾病,因此其病理意义比左前分支阻滞更严重,常表示有弥漫性心肌损害。伴有右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构成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晕厥、阿-斯综合征、心跳骤停等,此时患者预后较差。
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无需治疗,如果为原发病导致,则治愈较为困难。
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通常不影响寿命。如果有心脏原发疾病,则患者寿命可受到影响,具体存活时间取决病情以及治疗情况。
如有不适,随时就诊,安装心脏起搏器后最初应两周到一个月复查一次,如无异常,每月复诊一次,三次后改为三个月复诊一次,半年后无异常可一年复查一次。
患者饮食调理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保证营养为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忌辛辣、寒凉食品,避免刺激心肌。
忌甜腻食物,如奶油、巧克力、点心等,此类食物可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心脏负担。
戒烟、戒酒。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水果和新鲜蔬菜。
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钠盐摄入过多,加重心脏负担。
保证休息与睡眠,制定活动计划,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即可。
了解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评估病人的心功能,制定活动计划,对于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正确的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加减剂量。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治疗冠心病、心肌炎等,可防止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发生和发展。
保持情绪舒畅,劳逸有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430点赞
[1]鲁端.右束支传导阻滞新认识[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24(03):227-233.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