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脓肿又名Brodie脓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年。通常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多见于胫骨、股骨与肱骨。局部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皮温升高等表现,治疗采用药物及手术联合治疗。
位于长管状骨干骺端的中心部,呈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的破坏区,其长轴与骨长轴一致。脓肿边缘整齐,有一层密度增高的硬化反应环,硬化部逐渐移行到正常骨质。大部分为单房性,少数也有多房。
脓肿位于骨干中心,呈梭形损伤伴葱皮样骨膜下新骨形成,软组织肿胀。
脓肿位于皮质内,病灶小,可见局限性骨膜增厚。
干骨骺端不规则破坏,脓肿可穿过骺板到骺端。
脓肿穿破骨皮质骨膜和皮肤形成窦道与外界相通或进入邻近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
骨脓肿又称 Brodie脓肿,发生原因与细菌感染、外伤、医源性损伤等有关。
由于细菌栓子通过血循停留在干骺端,由于细菌毒力低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强时,形成局部病灶。
外伤后关节受损,可能有细菌进入,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导致关节炎症发作。
内固定植入物运用不当,发生植入失败或植入物感染,从而出现骨脓肿破溃表现。
目前暂无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者、患有糖尿病的人、存在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者。
骨脓肿起病缓慢,无全身急性炎症反应。通常首次发作时伴有局部持续较长的间歇性疼痛,可伴有局部皮温升高,脓肿破溃表现。治疗不及时易产生骨折、关节炎、关节僵硬并发症。
骨脓肿患者初期为脓肿或炎性液体,中期为炎性肉芽组织所替代,后期为感染性瘢痕组织。持续时间长,通常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史。首次发作时,表现为局部持续性长时间的间歇性疼痛,夜间严重。
部分患者有局部皮温增高,皮肤发红,炎性不能控制可致脓肿破溃。
病变部位骨质疏松,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正常关节功能(如屈伸、旋转等)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表现为活动范围的减少,术后应早期规范行功能锻炼。
骨脓肿进展至关节部位,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破坏及功能丧失。
骨脓肿患者发病前一般多有急性感染疾病,对于有疑似骨脓肿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骨科。进行体格检查辅助X线检查可诊断疾病,需要与骨样骨瘤、骨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长骨出现局部疼痛、皮温升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应到骨科就诊。
皮温增高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等)
有无外伤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夜间疼痛是否加重?
在长骨干骺端中央或略偏一侧,可见局限性髓腔破坏。其中心区骨质可完全消失,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区环绕,边界清楚,边缘整齐。如骨脓肿位于骨的边缘部,则可见局限性骨皮质增厚与增生。骨外形可略增粗,骨膜炎与死骨均少见,普通X线平片的典型表现是蛇纹征。
慢性局限性骨脓肿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脓肿壁在T1WI表现为中高信号,MRI还可以显示脓肿周围的骨髓信号改变,在T1WI可见信号降低,MRI典型表现是半暗带。
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局部持续性长时间的间歇性疼痛,夜间严重,可初步怀疑为骨脓肿。
干骺端中心部位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绕以骨硬化带,无骨膜反应可确诊为骨脓肿。
多见于20~40岁成人,好发于长骨干,可表现为持续局限性疼痛,疼痛较明显。夜间痛加重,服用阿司匹林可缓解,检查局部有压痛,病程长时有肌萎缩,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生胫骨、股骨等长骨,局部疼痛较轻,与本病相似。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良性瘤样改变,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常见于股骨、肱骨上端,病因不明,多数患者无症状,可有隐痛或肢体局部肿胀,大部分患者为发生病理性骨折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骨脓肿患者多由于细菌毒力低而机体抵抗力相对强,形成局部病灶。临床上对骨脓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后疾病易反复,治疗周期可短可长。
急性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头孢他啶等。
反复发作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时间为二次发作的间歇期。
骨脓肿急性发作,若脓肿在2cm以下,可行钻孔引流减压。
脓肿在2~5cm之间,可行开窗病灶清除术,用纱布充填空腔,石膏封闭。疗程较长,不易复发。
脓肿大于5cm,病灶为坏死肉芽组织,彻底刮除后可用肌瓣、肌皮瓣充填可获一期愈合。
病灶若为纤维结缔组织,先在骨腔填充庆大霉素-骨水泥珠链,2周后取出,再植以自体松质骨粒,植骨效果满意。
骨脓肿大部分预后比较好,患者经早期有效、规范的治疗,如全身规范抗生素治疗及手术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疼痛症状。但是本病易反复,术后应定期复查。
骨脓肿患者经积极治疗,一般能够治愈,但是部分患者可复发。
骨脓肿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骨脓肿急性发作期,手术治疗后第1个月复查一次。非急性发作期,定期复查血常规、X线,发现疼痛症状加重、皮温增高、皮肤红肿等及时复诊。
骨脓肿患者饮食上应以清淡并含有较多纤维素的食品为宜,多食用清热解毒类食物,如菠菜、芹菜、冬瓜。忌食用一些刺激类食物,以防加重骨脓肿病情。
骨脓肿病程常蔓延,患者的护理应多注重局部症状,规范药物治疗,使体温恢复正常,缓解疼痛以及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防止并发症产生。手术患者还应多注重术后护理以及适当的功能康复锻炼。及时监测病情发展,注意用药规范。
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认识康复的重要,积极按医嘱定期行患肢功能锻炼。
术后继续抬高患肢,减轻患肢水肿。
患肢制动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保持术后引流通畅。
注意局部皮温改变以及监测全身体温的改变。
疼痛症状等级改变程度,准确及时评估自身疼痛情况。
观察是否存在皮肤红肿、脓肿破溃、窦道形成等情况。
不清楚是哪种细菌引起的,尽量用广谱的抗生素,能够覆盖更多可能的病原。广谱抗生素虽可抵抗大部分细菌,过多使用会对身体不利,产生耐药性,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用药。
儿童用药时应注意避免具有肾毒性及骨骼影响性药物,剂量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预防骨脓肿形成,平常应加强自身锻炼,避免急性细菌感染,避免外伤。确诊为骨脓肿患者应早期规范药物治疗以及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疾病进一步进展。
注意平时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及时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利于本病的预防。
注重自身防护意识,减少外伤机会,高强度运动时应佩戴护具。
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避免熬夜、长期劳累。
4211点赞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91-2992.
[2]吴肇汉,秦新裕.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305.
[3]杨丽萍,王可铮,曹绍东,张同,申宝忠.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30(02):150-15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