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是指昆虫叮咬人类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病,又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自觉症状为瘙痒,发生时有丘疹,中央有小水疱,累年不愈可转变为痒疹。
皮损为水肿性风团样丘疹、丘疱疹或瘀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常伴有抓痕与结痴。
被蚊虫叮咬后可毫无反应,或在皮肤上现瘀点、风团丘疹或瘀斑,自觉剧痒。
发生在皮肤暴露处,被叮咬后出现局部瘀点或水肿性红斑、风团样丘疹及水疱,奇痒难忍,甚至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
叮咬后数小时可出现风团样丘疹和痛痒,皮损中央有针尖大小瘀点、水疱、大片红斑或紫癜,伴有剧烈瘙痒和疼痛。
跳蚤一般在人体停留数分钟到数小时,在吸血处形成带出血点的红色斑丘疹,损害常成群分布。
蜂后局部立即明显疼痛、烧灼感及痒感,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瘀点,甚至形成水疱、大疱损害,偶可引起组织坏死。
叮咬时不觉疼痛,1~2天后轻者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红斑出现水肿或丘疹、水疱,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
昆虫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由虫咬所致,可能是对昆虫叮咬产生的毒素过敏所致。除速发型变态反应外,局部常提示存在Ⅲ型变态反应。
本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蚊、狗疥虫、蠓虫类昆虫等叮咬所致的过敏反应,昆虫的种类随地区而异。
个体素质对昆虫叮咬反应也不同,节肢动物可咬皮肤后注入睡液,使对这些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这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
本病较常见,患病率不详,多罹患儿童,成人也不少见,女性稍多。
常年均可以发病,春、夏、秋季节好发。
居住郊区或郊游易发。
本病常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昆虫性皮炎患者常有剧烈瘙痒,可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或皮损慢性化演变为结节性痒疹。可出现登革热、疟疾、斑疹伤寒等并发症。
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皮疹为较硬的果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
红斑和水肿常在短期内消退,留有坚实性丘疹。有的在水肿性红斑的基础上很快出现大疱,张力高、呈半球形、周围无红晕。
剧烈搔抓可引起表皮糜烂、血痂或继发性感染,有时引起湿疹化或局部皮肤肥厚、粗糙。
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登革热、疟疾、斑疹伤寒,特殊节肢动物如膜翅目容易引发过敏性休克。
皮肤上出现散在、群集或线状排列的3~10mm大小的水肿性丘疹、丘疱疹,伴有剧烈瘙痒,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通过对皮损的观察、病史及症状的询问以及一些检查,能够对昆虫性皮炎做出判断。
皮肤剧烈瘙痒往往是人们迫切到医院就诊的重要原因,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及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可作出诊断。
诊断困难时可能会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帮助排除其他症状相近的疾病,比如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血沉等,排除感染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优先去皮肤科就诊。
皮疹什么时间出现的?
有没有自己用手抓皮肤?
家里有没有养宠物?
体温正常吗?
近期有没有去过郊区玩?
伴有发热、局部肿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体检,可作出诊断。
该检查可见患者表皮棘细胞间轻度水肿,真皮乳头和乳头下层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内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皮肤上突然出现多个水肿性丘疹、丘疱疹,自觉瘙痒,影响睡眠。
皮损持续存在,没有消退的迹象,或反复成批出现。
叮咬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局部疼痛明显,或者出现发热。
患者近期有昆虫接触史。
水痘多在发疹前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流行性。皮疹散在分布,为红斑、丘疹及小水疱,而本病以小水疱为主,周围有红晕,数目一般较多,损害较小,散发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常常累及黏膜,有轻微痒感。皮损数天至一周后,干燥结痂自愈。
患儿常同时伴有风团样损害,根据皮疹性质、结合病史,则易与类天疱疮和大疱表皮松解症相鉴别。
该病患者主要表现在手部或脸部等皮肤直接暴露区域,出现红疹、瘙痒,以及皮肤干燥、裂隙等症状。可通过皮肤过敏贴片试验等检查进行鉴别。
急症患者需要积极抢救,使用抢救药物,如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等,一般患者以对症和抗过敏治疗为主。
中毒严重有明显全身症状者应积极抢救,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必要时重复,随即给予氢化可的松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注射,以后给予泼尼松,1~2周内减量,继发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
蜂蜇后应立即将毒刺拔除并挤出毒液,再用水冲洗,局部用冰块或冷湿敷;中毒严重有明显全身症状者应积极抢救。
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将口器折断在皮内,可用乙醚或局麻药涂在蜱头部,待其自行松口后用镊子轻轻拉出并消毒伤口,若口器残存则需局麻后手术取出。继发细菌感染应局部或系统应用抗生素。
内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外用止痒药如炉甘石洗剂。症状重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感染时加用抗感染药物,有大疱者要抽疱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昆虫性皮炎具有一定的自愈性,皮损恢复后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经过积极治疗后的患者,皮损一般在1~2周即可消退,预后良好。
大部分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是可以治愈的。
本病经过有效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有的患者成年累月的不愈可转为痒疹,皮损开始主要为红色丘疹,也可以是风团,以后成为孤立结节性损害。由于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或湿疹样改变,四肢伸侧为常见部位。
对于有昆虫性皮炎的患者,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鱼、虾等海鲜,还有蚕等高蛋白食物,可以尽量避免。
避免食用含异种蛋白的食物,如羊肉、蟹、虾之类及油腻、辛辣、生冷、黏硬等刺激性食物。
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等。
昆虫性皮炎患者除了及时接受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及生活环境的卫生,避免再接触可疑因素,如昆虫、过敏的食物等,同时应注意避免刺激皮损处,保持好心情。
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过度搔抓,防止引起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的衣服,衣着不宜过厚、过暖。
高敏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其内包括肾上腺素、注射器以及抗组胺药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被蚊虫叮咬,并且一旦出现了蚊虫叮咬现象,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尝试使用口服的抗组胺类药物,配合一些单纯外用的激素类药膏。
对容易过敏的人群可以去医院查过敏原,对容易过敏的因素避免接触。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被蚊虫叮咬,并且一旦出现了蚊虫叮咬现象,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尝试使用口服的抗组胺类药物,配合一些单纯外用的激素类药膏。
注意个人和职业防护,避免与宠物、家禽接触,野外穿长衣袖并扎紧袖口裤管等,可用含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含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对环境消毒。
高敏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其内包括肾上腺素、注射器以及抗组胺药物等。
4715点赞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朴永君.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