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败血症主要继发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中耳炎、乳突炎等炎性疾病之后,致病细菌经淋巴等传输到血液,进而进入全身血液循坏。肺炎链球菌败血症作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在呼吸科的发病率不算太高。主要致病原因是感染肺炎链球菌后发病,致病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其它脏器继发炎症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后也可继发全身其它脏器疾病,如肺炎、脑膜炎、心包炎等脏器炎症性疾病,还可出现循环衰竭的表现,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主要继发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病因为感染肺炎链球菌后,致病细菌在肺部形成局部炎症性反应,不断繁殖,同时随着血液流动侵蚀其它脏器,如心脏、脑膜、肾脏等,引起其它部位的炎症性反应,进而发病。好发于炎症患者、人群密集场所居住或工作者、老人、儿童、免疫系统受损人群。
感染肺炎链球菌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主要病因,患者通过各种途径感染肺炎链球菌后,在肺部局部发生炎症性反应,进而表现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同时致病菌通过淋巴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其它脏器时,则引起其它器官的炎症性反应,如心包炎、脑膜炎等,不但出现组织的充血、水肿,而且伴有细胞和组织的坏死,导致发病。
正常人即使鼻咽部带有肺炎链球菌,机体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发病,但一旦机体防卫功能低下后,如熬夜、过度劳累之后,致病菌就容易随着呼吸系统进入肺部导致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发生,而细菌在肺部发生反应后,也可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其它脏器,而诱发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心包炎、脑膜炎等相关继发性疾病。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高发人群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
如肺炎链球菌相关的肺炎、中耳炎。
托儿所、军队、监狱等,易发生群体感染。
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感染。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肝、肾衰竭,脾切除以及艾滋病毒感染等患者。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症状比较复杂多样,患者首先表现为肺炎,胸部X线检查下可见肺部大面积膜玻璃样阴影,同时表现为咳嗽、咳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同时伴有高热、寒战、头晕、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烦躁瞻望、昏迷等,还可出现循环衰竭的症状,如心率加快、唇甲紫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如出现心包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时,还可出现相对应的症状表现。
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最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之一,也是败血症在发作期常见的症状,是疾病处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切不可忽视此疾病表现而耽误病情。患者还可表现为全身疼痛,因肺炎链球菌处于活动期,通过血液循环在其它脏器密切活动的表现,需要及时注意其它脏器出现的疾病表现。
患者主要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唇甲发紫色、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是循环衰竭的重要表现,当出现这样的症状时表示疾病已进入相对危险的发病期,需及时补充循环血容量,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烦躁不安、昏迷等也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症状表现之一,当肺炎链球菌活动频繁,容易影响到神经系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轻者表现为神智不清、烦躁不安,重者可出现昏睡甚至昏迷的情况,需及时就医以稳定生命体征过,避免进一步恶化。
心包炎是心脏包层和壁层等出现炎症性反应时的总称,在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当中容易并发心包炎,心包炎典型表现为胸痛、咳嗽,变换体位时加重。若是病情进展未及时治疗,心包渗出和积液量增加,导致心脏压塞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因此,在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治疗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心脏的相关检查,需要及时行心脏彩超、心包积液培养等,以排除诊断,同时也是控制疾病感染的重要方面。
也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肺炎链球菌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脑膜部位,从而发生炎症性反应。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表现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相类似,但有明显的神经系统表现,因此,要及时行相关脑脊液培养等检查,从而尽早明确诊断。
随着病情的进展,肺炎链球菌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导致患者出现肺炎、骨髓炎、腹膜炎等各类并发症。
普通人群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甚至神智不清、昏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于急诊科,之后转到呼吸内科进行系统性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其它类型肺炎、暴发型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相鉴别。
普通人群出现轻微的咳嗽、咳痰、头痛、肌肉痛等症状,且出现症状较轻,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情。出现发热时,需就诊于发热门诊,排除其他传染病的可能。
如果普通人群出现严重的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甚至神智不清、昏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为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就诊于呼吸内科或儿科,因为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大部分症状表现属于呼吸内科的诊疗范围。
普通人群出现昏迷,且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为严重时,立即就诊于急诊科,以抢救生命体征为主要治疗目标,肺炎的相关治疗在之后进行。
因为什么来症状就诊的?
从发现咳嗽、咳痰症状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还有没有别的症状?
有没有服用过一些药物?有没有相关的肺炎疾病史?
是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常见的检查之一,也是较为直接的检查,对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需要及时行痰培养,明确感染的肺炎属于哪种类型,从而为治疗指明方向,也可以解释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
是血液检查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项,对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诊断中,一些相关炎症性反应的情况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肺炎链球菌败血症不仅表现于肺部,也可累及心脏、脑膜等重要器官,因此对于炎症性疾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进行脑脊液检查是因为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容易出现脑膜炎这样的并发症,因此出现一些列神经系统症状时,及时抽取脑脊液进行培养,可以尽快明确病情,为治疗提供参考。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根本原因是来源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因此肺部感染情况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可对于用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判,效果不佳时需及时联合用药或换药。
该检查主要有利于对细菌培养为阴性的患者的诊断。
通过对患者病灶处的分泌物的培养检查,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诊断标准较为明确,一方面,症状表现上出现咳嗽、咳痰、头晕、头痛、浑身肌肉酸痛、神智不清、昏迷等,同时可能伴有心包炎、脑膜炎相关疾病表现。另一方面,实验室检查如痰培养、血常规、脑脊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有明显的疾病征象,二者相结合,即可明确诊断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其它类型的肺炎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肺炎在影像学上有着类似的表现,即成片的磨玻璃样阴影,也可出现咳嗽、咳痰、寒战、发热的等类似症状,因此,需及时行痰液培养、脑脊液培养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明确鉴别二者。
暴发型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发病急骤,突起高热,常在短期内全身出现广泛瘀斑,唇周及指端发绀,四肢厥冷,皮肤呈花纹,血压下降,甚至不可测出。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常为阳性。可并发心力衰竭、黄疸、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等,个别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也可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与普通型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主要鉴别点在于症状是否比较严重,急性发病时不可忽视暴发型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总体治疗原则为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才能对致病菌有较好的控制,进一步改善病情,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是典型的止咳化痰药物,由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主要致病原因还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肺炎,引起呼吸系统症状,特别是咳嗽、咳痰较为严重,因此,本药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
作为典型的降颅压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可引起脑膜炎等相关病变,因此降颅压也是治疗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代头孢霉药物,如头孢曲松钠等,这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治疗当中应用较多,也是治疗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常用药物之一。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均敏感。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若患者存在缺氧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吸氧处理。
患者若出现高热症状,应及时予以合适的办法进行降温处理,如头部湿敷、冷敷等。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总体预后一般,但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在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进行复诊,以便明确病情发展。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一般能治愈,但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患儿预后不佳。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并发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时可危及生命。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进行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同时也为药物的调整和应用提供指导。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较为重要,要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同时也不可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才能避免由于进食不当诱发疾病。
宜饮食清淡,以蔬菜为主,宜进食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如青菜、鱼类、鸡蛋等。
忌饮食不洁或饮食习惯较差,以免引起免疫力下降。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的护理以观察病情、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为主,家属在护理过程中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监督患者的用药安全。
口服用药:认真明确所有药物的剂量及用法,按时、按量用药。
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家属在接触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前后要仔细地清洗双手,对于接触过的衣物及时进行更换、消毒。
开窗通风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传播机会。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及时复查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有效进行病情掌握。
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期间,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如呼吸急促、皮疹等,如果患者出现相应症状,请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可以通过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进行预防,平时注意肺炎链球菌所致的炎症并及时给予治疗,以防止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发生。
如患有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乳突炎、咽炎等疾病,应及时给予治疗,避免引起肺炎链球菌败血症。
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儿童等,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可及时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艾滋病毒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接种疫苗不产生抗体者,可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防止疾病发生。
4737点赞
[1]王晟,杨毅.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合并脑膜炎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6,(16):31-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