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疱疹是发生于妊娠或产褥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病,常见于妊娠4~5个月,发病率为1:50000,属罕见病。大多数患者在分娩后3个月恢复正常,再次妊娠可能复发。10%患者分娩后婴儿皮肤可出现小疱、大疱,数周内常自行消退,不再复发。本病一般对患者及胎儿无严重影响,但也有早产、流产及死产报道。
妊娠疱疹病因未明,目前认为可能是妊娠期间血中雌激素升高和胎盘产生的免疫物质,导致机体产生抗体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疱疹好发于异常妊娠的初产妇和初产时曾患本病的经产妇,月经或服用避孕药、注射黄体酮的患者容易诱发。
本病只在患者体内有来自父系的组织时才会发生,这些组织表达父系的人白细胞抗原(HLA)。人白细胞抗原启动了胎儿的免疫反应,胎儿产生的抗体与母亲的皮肤发生交叉反应导致妊娠疱疹发生。
妊娠疱疹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大疱性类天疱疮密切相关。妊娠疱疹的抗原可能与类天疱疮的抗原为同一成分。
血中雌激素升高,口服避孕药可诱发或导致复发,还可见于患有葡萄胎或绒毛膜癌的妇女中,亦证明本病的发病与雌激素的水平增高有关。
葡萄胎或滋养层细胞绒毛膜癌可诱发本病。
本病患者妊娠结束后,可因为月经或服用避孕药被诱导,导致本病复发。
患有本病的孕妇分娩后不得注射黄体酮,既便一般用量,也可诱发本病。
妊娠疱疹发病率在北美占孕妇的1/5万,英国为1/4万,通常在妊娠4~9个月发病,但也可发生于妊娠前3个月。报道调查93个病例发现,14例在妊娠前3个月内发病,45例在第二个3个月内发病,25例在最后3个月内发病,9例在产后发病。本病多发于第一次或第二次妊娠时,再次妊娠时复发常见,再次妊娠较早期复发,严重性增加,发病与年龄无关。
异常妊娠(葡萄胎、滋养层绒毛膜癌)的初产妇。
初产时曾患本病的经产妇。
妊娠疱疹发生于妊娠各期,但多见于妊娠4~5月,可泛发全身,以脐周、下腹、股、臀部为著。皮损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疱疹及疱壁紧张的大疱,群集或排列成环状,瘙痒剧烈。妊娠疱疹可出现自发流产、早产、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并发症。
多发于妊娠期妇女,初次或再次妊娠均可发生,但一经发生,再次妊娠易再发。
发疹前几日一般有全身不同程度瘙痒感。
损害多形性,但以水肿性红斑基底上出现成群或环状之紧张性水疱为特征,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偶而有脓疱、血疱、丘疹及皮肤增厚等改变。
损害以四肢、躯干较多,脐周是常是最早发疹部位,手足亦可累及。
黏膜损害罕见。
妊娠疱疹病程慢性,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多数病人是产后症状缓解,但也有持续一段时期或月经来潮时复发,或服用含黄体酮之避孕药后复发。
妊娠后期出现本病的孕妇可出现自发流产、早产等。
妊娠疱疹患者在妊娠结束后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几率高于其他产妇20倍。
妊娠疱疹起病常为孕妇自觉全身不适,皮肤剧烈瘙痒,建议出现这种前驱症状时及时到皮肤科和妇科就医。妊娠疱疹患者可以通过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以确诊,但需要与妊娠痒疹、疱疹样皮炎、疱疹样脓疱病相鉴别。
孕妇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及皮肤剧烈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四肢、腹部、臀部等处出现皮疹等多形损害者,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为妊娠疱疹时,需要及时就医。
妊娠疱疹患者可因皮损症状选择先到皮肤科就诊,鉴于患者处于妊娠时期,医生会建议转诊至妇产科进行病情观察。
为何来诊?
有何症状?(皮肤表面出现疱疹等皮损)症状持续多久?
是否是第一次怀孕?既往有无妊娠史?上一次妊娠有无出现疱疹?
既往有无皮肤病史?
有无家族史?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表皮和真皮乳头水肿,偶有局灶性嗜酸性海绵样水肿。
表皮棘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坏死。
表皮下水疱疱液内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疱顶基底细胞坏死。
位于表皮下,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该检查可提示真皮表皮交界处有IgG,C3呈线状均匀沉积,免疫电镜免疫复合物在透明板内。
90%患者血清补体结合因子黏附于真皮表皮交界处。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可增加,或出现蛋白尿及血尿,有助于明确诊断。
妊娠期发病瘙痒性红斑、水肿、水疱或大疱为特征,病理和免疫荧光可帮助确诊。
发病与妊娠无关,多见于老年人,组织病理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具有特征性。
皮肤损伤瘙痒严重,无水疱发生,无全身症状,组织病理有利于鉴别。
一种表现为风团、丘疹的炎症性皮肤病,不产生水疱损害。
两者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但本病和妊娠无关,好发于肩胛、臀部、四肢伸侧,对称分布,且多伴有谷胶敏感性肠病。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真皮乳头处有中性粒细胞形成的微脓肿。直接免疫荧光显示皮损,皮损周围皮肤的真皮乳头有IgA与C3呈颗粒状沉积,有助于鉴别。
好发于中年孕妇,原发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皮损常先发生在腋窝、腹股沟、乳房下、脐部等皱褶处。本病起病急,可有严重的高热、畏寒、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病死率高,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内海绵状脓疱形成。
妊娠疱疹有自限性,本病的治疗以抑制水疱形成和减轻瘙痒为主,根据皮损及瘙痒程度选择不同的外用药和口服药。
尽量选用非哌嗪类药物,因为哌嗪类药物可致动物畸胎,可选用苯海拉明、塞庚啶(口服)、氯苯那敏等。
适用于皮疹较严重而用其他药不能控制者,可采用泼尼松口服,长期应用激素对胎儿有影响,需慎重。
环孢素可能对本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用前需评估给胎儿带来的风险。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初期红斑、周围丘疹损害,可给炉甘石洗剂、苯炉甘石洗剂、止痒酊、皮质类固醇激素类乳剂、霜预后剂等。
水疱、糜烂损害可选用氧化锌油、庆大霉素氧化锌油等局部外用。
非常严重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
妊娠疱疹预后良好,以妊娠5~6个月最多见,一般产后1~2个月可缓解。亦有在产后加重者,再次妊娠常复发,亦有服用避孕药后复发者。
妊娠疱疹能治愈,多数患者一般产后1~2个月可自行缓解,大多数患者再怀孕时可再发生妊娠疱疹。
妊娠疱疹一般不影响孕妇及胎儿寿命,对母亲健康无严重危害,也不引起胎儿发育异常或死亡。
大多数患者再怀孕时可再发生妊娠疱疹,连续妊娠者复发率更高,妊娠结束疱疹也可由月经期或服用避孕药诱导复发。
妊娠疱疹患者每月应到妇产科门诊行一次孕检。
妊娠期间内孕妇宜注意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
患病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食海鲜、油腻、高糖的食物。
保持饮食清淡,宜选用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
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多饮水。
妊娠疱疹患者要保持孕妇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衣内裤,不要自行挑破水疱,如有破溃,可遵医嘱外擦药膏等。剧痒时可口服扑尔敏,如有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避免受凉感冒。
认真做好产前检查,不可滥用对胎儿有损害的药物。
加强营养,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避免受凉感冒。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剧痒时可口服扑尔敏,如有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患者皮损泛发时应卧床休息,大片糜烂、渗出者应铺用无菌床单,预防交叉感染。
当每次外涂药物前,应将上次积存的外用药轻轻擦净,以提高疗效。
妊娠期间所有服药均需遵医嘱,患者痒感可以控制时,日间尽量不用苯海拉明或扑尔敏,如睡前服用则有利于止痒、镇静,保证患者正常睡眠。妊娠4个月以内禁服氨苯砜,即便妊娠后期遵医嘱加服氨苯砜,也应每周查一次白细胞,总数在5000以下时即应停药,连查3次白细胞均在5000以上者,可改为15~30天查一次。
患者家属应与孕妇一起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本病病情发展及预后,缓解孕妇担心累及胎儿的焦虑心情。
妊娠疱疹对母体健康与胎儿发育一般无影响,无需终止妊娠,但要注意选择用药,以防胎儿发育畸形。产后应采取避孕或行绝育手术,以免再次怀孕本病复发。
妊娠疱疹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孕妇在妊娠期间应保持营养摄入充足,居所远离辐射及化学污染,保持心情愉快、心境平和,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及焦虑。
妊娠疱疹的孕妇应遵医嘱,每月都到医院进行产检。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远离辐射及化学污染等危险刺激因素。
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心境平和、避免大的情绪波动。
4889点赞
[1]芦伟东.天疱疮及特殊皮肤病临床治疗指南[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06):50.
[2]李伯埙,王俊民,肖生祥.皮肤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M].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2015,(01):515.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297.
[4]徐昌敏.临床皮肤病诊疗新进展[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08):237.
[5]李东宁,耿承芳.妊娠与皮肤性病[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30.
[6]欧阳恒,杨志波.实用皮肤病诊疗手册第4版[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8):4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