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神经鞘瘤又称为椎管内雪旺细胞瘤,约占硬膜内椎管肿瘤的25%左右。在整个椎管的各个节段均可发生,大多为单发,发病高峰在40~60岁之间,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患者主要可以出现脊柱旁疼痛、麻木以及解大小便困难等症状,若为良性椎管内神经鞘瘤可选择手术切除。若为恶性,手术切除之后应配合放疗、化疗等。
椎管内神经鞘瘤从病理角度来分析,主要是由于脊神经表面的施旺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而具体病因而言,病因未明。认为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基因水平分子改变有关,多发生于40~60岁人群。
考虑多是沿着进入脊髓的血管周围的神经鞘膜生长而成。
发生基因水平分子的改变,导致疾病的产生。
人体内脊神经表面的施旺细胞异常增生,是人体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产生。
长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辐射等,容易诱发。
长期服用刺激性的药物,使人体出现异常,容易诱发。
椎管内神经鞘瘤多发病于40~60岁人群,发病率达25%左右,男女无明显差异,各地区都有发病的可能。
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基因突变者、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致癌化学物质者以及有椎管内神经鞘瘤家族病史者。
椎管内神经鞘瘤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感觉异常的发生率达85%左右,疼痛的发生率近80%。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瘫痪、肌萎缩的并发症状。
为神经根性疼痛。胸段病变以肩押痛为主,颈段病变向双臂放散,腰骶段病变向单侧或双侧臀、腿部放散。
此症状出现较晚也较轻微。可有麻、痒、胀等主观感觉,晚期也有感觉消退或消失。
出现较晚,程度可由肌力减弱到完全截瘫。
此症状出现最晚,由大小便控制障碍至完全失控。绝大多数未发展到这种严重程度就已得到治疗,故发生率很少。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早期症状为神经根性的疼痛,常有一侧神经根放射性的剧痛。其次,还有感觉异常以及运动障碍。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中期症状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中期症状感觉减退,最后所有感觉伴同运动功能一起丧失。
瘫痪侧或双侧的肢体,因为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所支配的肌肉活动障碍,从而导致瘫痪,可分为截瘫以及偏瘫、全身瘫。
主要症状表现为两腿无力,偶尔发麻,久站后腿疼,肌萎缩也会出现双下肢乏力的现象。
脊髓受损可引起脊髓水肿,患者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出现感觉障碍、疼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应引起注意,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做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椎管造影等检查,排除椎管内的其他肿瘤,以确诊椎管内神经鞘瘤。
出现神经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产生感觉、运动障碍及时就医。
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
出现运动障碍、神经异常症状去肿瘤科。
出现症状有多久?
平时哪里感觉疼痛?
去医院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是什么?
有无药物过敏史?
有没有产生运动异常等症状?
CT扫描能显示肿瘤邻近组织关系,骨质破坏情况。CTM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脊髓受压情况。
肿瘤在核磁共振成像T1加权图像上呈髓外低信号瘤灶,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瘤灶;增强扫描,实体性肿瘤呈均匀强化,囊性肿瘤呈环形强化,少数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另视肿瘤所在解剖层次不同,出现相应的脊髓移位。
蛛网膜下腔梗阻率约占95%以上,典型的呈杯口状充盈缺损。
明确患者有无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等。
可明确患者脊柱有无出现变形以及邻近的骨骼有无结构的改变等。
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神经根性疼痛和运动、感觉障碍等,肿瘤节段水平有一个皮肤过敏区,特别是存在脊髓半切综合征,以及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引起疼痛加剧时,均提示脊髓髓外神经鞘瘤的可能。
主要通过症状以及影像的检查来进行鉴别。首先症状存在一些区别,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疼痛,而脊膜瘤最常见的表现是出现肌力的下降和活动不灵。另外,做CT和磁共振检查,神经鞘瘤一般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内部质地均匀。做强化时,内部的强化比较均匀。而脊膜瘤一般形状不规则,内部在做强化时会表现为信号不均匀,通过上述的区分能够进行鉴别。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恢复不好的,建议采取手术后药物、化疗以及放射治疗,从而来缓解症状,治疗周期为3~6月。
给予止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例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良性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通过后路椎板切开,肿瘤全切除,从而达到治愈,一般很少复发。恶性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后,宜辅助放射治疗。若瘤体较小,可在放大设备下进行手术,该手术方式创伤较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对于恶性肿瘤,可以采取手术切除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的将肿瘤杀死,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对于恶性肿瘤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例如苯丁酸氮芥、氨甲蝶呤等。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恢复较好,否则预后不良,容易复发。定期复诊,复诊时应做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椎管造影等检查。
椎管内神经鞘瘤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
椎管内神经鞘瘤良性一般及时治疗,不会影响寿命,恶性神经鞘瘤生存期不大于1年。
椎管内神经鞘瘤需定期进行复诊,术后每6个月或一年需要去医院进行复查。复诊时做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椎管造影检查。复诊时应注意饮食的控制,同时保证良好的休息等。
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饮食调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术后应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避免发霉、变质以及熏烤类食物的摄入。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术后因为要修复损伤的肌肉以及皮肤,所以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在饮食上就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的补充,例如豆类、瘦肉、鱼类等。
由于术前会禁食一段时间,所以在术后有可能有电解质的紊乱,也应该注意钠、钾等离子的补充,可以吃一些香蕉、橘子、紫菜、海带等。
禁忌辛辣刺激性以及发霉、变质以及熏烤类食物,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护理,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平时注意休息姿势,出现运动障碍及时进行肢体的锻炼。注意营养的均衡,保持情绪稳定等。
可以做肢体的按摩和热敷处理,多帮助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能够预防出现肢体的静脉血栓,也能预防关节的僵硬和肌肉萎缩等。
术后要注意伤口位置的护理,首先伤口要按时的换药消毒,另外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
注意营养的补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椎管内经鞘瘤患者症状反复发作者,需考虑换药、换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药物的用量,避免用药过多导致其他并发症产生。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预防,需要定期对身体进行体检,同时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女性在孕期应定时产检,排查胎儿是否存在此类疾病。
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产生。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症状,及早治疗。
注意生活环境,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
生活中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以及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等。
4705点赞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258-264.
[2]路潜,韩斌如.外科护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91-94.
[3]李新钢,王任直.外科学.神经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156-162.
[4]赵定麟等.骨科临床诊疗手册[M].2008:8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