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是出生时就出现的身体多处皮肤出现黑色皮损,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生于婴幼儿。颜色从浅褐色到深褐色不等,深肤色个体可表现为蓝色。损害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大小、样式和部位分布的变化相当大。尽管一些损害无隆起,但多数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皮面变形。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有恶变的风险。
皮损直径<20cm。
皮损直径>20cm。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暂未发现遗传的可能性,可能与先天性的基因突变有关或孕母怀孕期间受到放射线辐射等原因导致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发生。
胎儿在发育期间基因类型发生突变,缺失,重复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发生。
母亲怀孕期间由于受到放射线的照射,被害多数被认为形成于孕5~24周,可导致黑素细胞痣。
人群的大约1%被认为有此病,多数属小痣。据估计,大的黑素细胞痣(>10cm)的发生率为1/20000出生婴儿。非常大的“泳装”样罕见,出现率大约为1/50万出生婴儿。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是婴幼儿出生时就存在的一种病变。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黑色斑片或斑丘疹,部分患者可伴有皮下硬结节,有些患者还有可能并发纤维瘤、脂肪瘤、黑色素瘤等疾病。
皮肤出现黑色斑片或斑丘疹,斑片或丘疹大小不一致,色泽深浅不一致,可伴有或不伴有黑色毛发,可出现于背部,四肢甚至全身。皮下硬结节,部分患者可出现皮损部位出现硬结节。
如果完全早期切除,当出现溃疡、色素不均匀、形状改变和出现结节等提示黑色素瘤。
除了黑素瘤,也有较高的患神经皮肤黑素细胞增多症(即黑素细胞存在于软脊膜)的风险。恶性转化可发生于神经皮肤黑变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黑素瘤。即使无恶性转化,神经皮肤黑变病常因发作、脑积水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婴幼儿出现皮肤黑斑或黑斑丘疹时,应及时去皮肤科就医,通过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注意与良性幼年黑素瘤相鉴别诊断。
婴幼儿全身皮肤出现黑色斑片的情况下及时就医。
婴幼儿皮肤皮损处出现疼痛不适感觉时需要立即就诊。
婴幼儿皮肤出现黑斑片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症状持续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黑斑见于躯干、腿部)
家里有人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妈妈怀孕期间有没有病史?
皮肤损害的发展过程是如何发展的?
主要是用于检查患者出现皮损的范围、大小数目、颜色、界限等情况。
通过对病变处的皮肤进行组织学检查,用于判断疾病类型。表现为复合痣,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痣细胞可分布于表皮基底层及真皮浅层、深层及皮下,侵及毛囊、汗腺、皮脂腺、血管及神经束膜,且在胶原纤维束间有单行或双行痣细胞。
通过皮肤镜观察皮损的形态、边界,判断有无恶化。
婴幼儿出生后出现均匀一致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或黑色的皮损,多数呈斑块状,边缘可不规则,皮损区伴或不伴毛发生长,可初步考虑为先天性黑素细胞痣。
结合组织学检查发现痣细胞分布可以明确诊断。
良性幼年黑素瘤又称Spitz痣,本病为起源于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系黑素细胞痣的一种特殊类型。从出生后到成人都可发生,但多见于30岁之前,好发于面部和四肢,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多发。最初生长迅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可稳定多年不变。皮损为坚实的红色或棕红色圆形降起的结节,类似血管瘤,边界清楚,直径多小于1cm,表面光滑无毛。病理大多表现为复合痣结构。而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皮损多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或黑色,可伴毛发生长。根据临床表现可鉴别诊断。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一般不需要治疗,病变面积较大或出现恶化时可手术治疗,面积较小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可激光治疗祛除。
本病无针对性药物治疗。
适用于病变面积较大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患者,但面积较大进行切除后需要植皮,可能会遗留瘢痕。
对于面积较小的患者可行激光治疗,对皮肤影响较少,恢复较快,但容易去除不彻底导致复发。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大多数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可完全治愈,对于病变面积较大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或出现复发,需要定期复查。
本病大多数人可完全治愈,少数人可出现复发。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对于面积较大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治疗后,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避免病情出现复发。复诊需携带病历资料及检查报告单,可能医生会做体格检查。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患者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搔抓、挤压、摩擦等刺激患处,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定期复诊,同时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尽量避免搔抓、挤压、摩擦等刺激,穿宽松的棉质衣物。
保持乐观的生活的态度,充分休息,保障规律的生活作息。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色痣的生长速度及外观形态变化。
患者的自我临床监测很重要,特别是需要连续观察轻微损坏外形或者腐蚀、消融手术可能引起的显著的解剖或功能破坏的损害。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病因尚不明确,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出生时皮肤异常患儿,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筛查本病。
先天性黑素细胞痣无有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由于本病可能与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辐射有关,所以孕期应做好保护,避免受到辐射损害。
日光暴露被认为是可以增加恶性转化的风险,患者需注意严格避光。
4597点赞
[1]张斌.胎儿疾病多科会诊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136-139.
[2]陆国辉.产前遗传病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129.
[3]丛玉隆.实用检验学.上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5-207.
[4](美)索尼著.世界经典名著译丛格-斯整形外科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