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一般是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它的形成主要与环境有关。患者会感觉到鼻腔干燥,秋季干燥季节多发。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一般无需手术治疗,治疗以石蜡油等进行润滑、保湿为主。
干燥性鼻炎暂无疾病分类。
干燥性鼻炎一般是因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等因素的影响。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易发于车间工人、建筑工人、油漆工人中。
由于长期生活或者工作与空气干燥、温度过高、空气中粉尘过多的环境中,易引发鼻炎。
全身慢性病患者容易发生干性鼻炎,尤其常见于贫血、消化不良、便秘和肾炎患者。
由于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会出现黏膜上皮退行性变,腺体分泌减少,形成干燥、结痂,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引发鼻黏膜退行性变。
长期在高温、粉尘、化学性有害气体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中,易诱发此病,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
干燥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秋冬干燥季节多发,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常年居住于西北省份的人约70%有本病症状。
由于小工厂的车间环境很差,车间内温度很高,通风措施不足,车间产生的碎屑、粉尘等极易让工人患上干燥性鼻炎。
由于建筑工人经常在户外工作,粉尘飞扬,长期在干燥的空气中吸入大量的细小粉尘,从而使鼻腔黏膜所受刺激增大,易出现鼻内干燥感。
由于长期工作在物理、化学刺激性大的环境中,易患上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患者以中青年较多,常见的症状有鼻腔干燥感、鼻腔刺激、鼻出血等。少数患者可伴有鼻咽部、咽部干燥感,可引发化脓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
表现为患者自觉鼻腔前部干燥不适,分泌物量少而黏稠,不易擤出,有时可带血涕。
表现为患者可有刺痒、异物感,常喜揉鼻,擤鼻或挖鼻孔以便排出分泌物或痂皮。
由轻微外伤所引起,如擤鼻、挖鼻、喷嚏等。出血量多较轻微或偶然带血涕。
由于鼻子通气不顺畅,患者可因缺氧引发头晕头疼。
部分患者可有鼻咽部、咽部干燥感等症状。
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头部比较沉重、钝痛等。
由于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耳鸣及听力下降。
若自我感觉出现鼻内干痒、嗅觉减退、鼻内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于耳喉鼻科。一般需要结合内外鼻检查、内镜检查、鼻窦CT、试敏试验等结果综合判断确诊。需注意与萎缩性鼻炎、鼻硬结症相鉴别。
如患者出现鼻内干痒、嗅觉减退、鼻内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鼻内继发感染、发热、流脓涕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喉鼻科就诊。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从事什么职业?
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治疗?
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
有没有对什么过敏?
检查鼻内鼻甲是否偏曲,黏膜是否萎缩、水肿、溃烂、结痂等。
CT扫描可以清楚的显示出鼻窦的解剖毗邻关系,包括与颅底以及眼眶的关系,可以显示出鼻息肉、鼻窦炎以及鼻窦肿物的侵袭范围,可帮助医生诊断是否合并鼻窦炎。
通过过敏试验判断患者是否有明确的过敏源,可帮助医生排除过敏性鼻炎。
通过镜像放大,能深入鼻腔清晰地观察到从前到后的情况,检查患者鼻内是否发生黏膜病变。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深红色,表面干燥无光,鼻道有丝状分泌物。鼻黏膜干燥可有鼻腔结痂。
患者自觉鼻腔前部干燥不适,分泌物量少而黏稠,不易擦出,有时可带血涕,少数患者可伴有鼻咽部、咽部干燥感。
患者可有刺痒、异物感,常喜揉鼻或挖鼻孔以便排出分泌物或痂皮,使症状缓解。
由轻微外伤所引起,如挖鼻、喷嚏等,出血量多较轻微或偶然带血涕。
前鼻镜检查可见鼻中隔软骨部前分相当于利氏区及与之对应的下鼻甲前端黏膜干燥,色浅淡或暗红,失去正常光泽,其表面可覆有散在或片状白、黄白或灰白色薄痂皮。有时痂皮与其下的黏膜附着较紧,痂下黏膜常有表面糜烂,甚至有溃疡形成,故除去痂皮时常伴有轻微出血。发生于鼻中隔前分的溃疡逐步加深后,有可能形成鼻中隔穿孔。鼻腔前份黏膜表面或鼻底可附有黄白色黏稠分泌物,量不多。如有鼻中隔偏曲,则偏曲凸侧面的表现更明显。
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其特征为鼻腔黏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有不同程度的下鼻甲萎缩,如伴结痂时则痂皮量较多,一般可通过其症状进行鉴别。
鼻硬结病的典型症状为鼻腔黏膜干燥、有结痂、萎缩、鼻孔狭窄,以及出血等症状,可通过细菌培养查到鼻硬结杆菌,从而进行鉴别。
干燥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除去所有可能病因,如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局部感染、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治愈,鼻黏膜可恢复正常,且无后遗症。
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可保护鼻黏膜,且有利于黏膜的恢复。
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或鼻软膏,可润滑鼻黏膜,促进鼻黏膜分泌功能。
强力稀化黏素的主要成分为桃金娘油,有稀释黏液促进分泌,刺激黏膜柱状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功能的作用。
在干燥性鼻炎患者,因挖鼻等不良习惯的缘故,容易出现鼻前庭炎或鼻疖等局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等。治疗时,除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外,还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早期行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措施,可以有效促进炎症消退。
干燥性鼻炎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因患者鼻腔黏膜干燥,可通过提高周围环境湿度如使用加湿器、养花、养鱼等方式,改善患者周围环境,达到缓解鼻腔干燥目的。
避免高温、干燥,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吸入,加强通风设备、增加环境湿度、降低大气中粉尘和其他污染物含量等。
干燥性鼻炎患者经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缓解症状,一般预后较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一般1个月左右进行复查。
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基本可以治愈。
干燥性鼻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干燥性鼻炎一般不会引发后遗症。
患者应遵医嘱1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进行内外鼻检查鼻黏膜情况。
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应注意戒烟酒,多吃蔬菜,少吃辛辣、煎炸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胡萝卜,有助于鼻黏膜上皮的恢复。
宜多吃水果、蔬菜。
宜多吃维生素B2,维生素B2能促进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
忌大量饮酒,挥发的酒精可从鼻孔进入鼻腔,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充血。
忌辛辣、刺激食物,辣椒、胡椒、咖喱、芥末、桂皮及过浓的香料等辛辣刺激物,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炎性改变,使鼻黏膜充血加重。
忌烟,烟的刺激作用会使鼻痒、喷嚏等症状加重。
干燥性鼻炎患者的护理应注意日常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增加室内湿度。日常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定期观察患者鼻黏膜的情况,注意按时用药治疗。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注意保暖。
增加室内湿度,可用加湿器,或在室内养些植物。
可每天做鼻部按摩,可促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鼻黏膜的正常分泌。
日常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放松心态,劳逸结合,注意保暖。
应定期的观察患者鼻黏膜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患者应遵医嘱按规定剂量用药,将药液缓慢滴入鼻孔内,使药液散布于鼻腔,滴药后头应保持后倾姿势10~15秒,同时轻轻用鼻吸气2~3次。
生活中注意预防,可以降低干燥性鼻炎的发病率,可通过增加室内湿度,在室内养些植物,预防感冒、积极锻炼身体,工作、外出尽量带口罩等方式做到有效预防。
对于长期工作环境处于空气干燥、温度过高、空气中粉尘过多的人群,应及早进行鼻部疾病的筛查,早期通过鼻腔干燥感,鼻部出血等相应症状即可进行初步筛查。
工作、外出尽量带口罩,避免吸入空气中的粉尘。
积极治疗可引发干燥性鼻炎的原发疾病,避免接触过敏源。
预防感冒,感冒往往引发过敏性鼻炎复发,为此若患外感应及时及早治疗。
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感觉鼻腔干燥时使用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油、鼻软膏等,可有效预防鼻腔干燥。
适量服用鱼肝油丸或维生素B2,也可有效预防鼻腔干燥。
4245点赞
[1]欧阳军.干燥性鼻炎的自我保健[J].山西老年,2011(10):59.
[2]田勇全.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马华安主编,鼻炎鼻窦炎防治210问[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2:18
[4]田道法主编,耳鼻咽喉科中西医诊疗套餐[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9:2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