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可表现为肺炎和结膜炎。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传播,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主要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部分通过胎盘或胎膜感染。
衣原体是必须在活细胞内生活增殖的一类独立微生物群,包括四个种群,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家畜衣原体。其中与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有关的主要是沙眼衣原体。
自然分娩,主要是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
剖宫产,多由胎膜早破或宫内感染病原体上行所致。
新生儿饮用被衣原体污染的奶或水,接触已感染衣原体的患者,尤其是被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目前新生儿衣原体感染在全球性传播疾病中居首位,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2%~47%,其所生婴儿20%~50%发生结膜炎,10%~20%可发生肺炎。国外大样本资料显示,3/4婴儿无热肺炎为沙眼衣原体所致,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新生儿肺炎鼻咽拭子培养沙眼衣原体阳性率高达22.9%。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主要在自然分娩时通过产道进行传播。剖宫产时多由宫内感染或胎膜早破上行传播。
沙眼衣原体感染妇女所产的新生儿。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以衣原体结膜炎以及沙眼衣原体肺炎和结膜炎最为常见,还可引起中耳炎、鼻咽炎以及女婴阴道炎等,患儿临床症状与其具体疾病有关。
是新生儿期结膜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潜伏期通常为5~14天,一般生后5~12天发病。胎膜早破患儿可更早出现结膜炎。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很快变成脓性,眼睑水肿明显,结膜充血显著并增厚。由于新生儿缺乏淋巴样组织,故无沙眼典型的滤泡增生,但可有假膜形成。病变以下穹窿和下睑结膜明显。沙眼衣原体一般不侵犯角膜,如不治疗,充血逐渐减轻,分泌物逐渐减少,持续数周而愈。偶可转为慢性,角膜也可见微血管翳,但失明罕见。
系结膜炎或定植于鼻咽部沙眼衣原体下行感染所致,多在生后2~4周发病,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发热或有低热。严重者可见阵发持续性咳嗽、气促或呼吸暂停,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如不治疗,病程常迁延数周至数月。胸部X线表现较临床症状为重,主要表现为两肺充气过度,伴双侧广泛间质和肺泡浸润,支气管周围炎,以及散在分布的局灶性肺不张。X线改变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消散。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衣原体中耳炎的病理和致病因子目前所知甚少,尽管在中耳分泌物中发现了沙眼衣原体,但其致病机制还不清楚。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可能导致咽鼓管及鼓室肉芽肿,咽鼓管阻塞,鼓室胆固醇性肉芽肿形成,致使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声音传导等。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与儿童期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关。
女婴阴部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为13.9%。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早发现、早就医,经过适当的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较少,预后较好。
新生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鼻充血、咽炎等;出现眼部出现渗液,结膜充血;出现明显阵发性咳嗽,剧烈而持久,影响吃奶和睡眠,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无明显感染中毒征象,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需就诊新生儿科。
什么时候出现眼部的分泌物、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等症状的?
有没有发热或者体温异常?
宝宝有没有鼻塞、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宝宝最近的吃奶和睡眠是否正常?
宝宝最近的体重增长情况怎么样?
母亲有无性传播疾病史?
该检查可明确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提示不同程度的间质和肺泡浸润、局灶性肺不张,结合患者的肺炎症状可进行确诊。
在眼下穹隆、下睑结膜刮片做姬姆萨或碘染色找胞质内包涵体,有助于明确诊断,其结果敏感性较差,但可靠性高。
从刮片标本接种组织细胞培养中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取肺炎患儿气管深部分泌物或鼻咽部抽吸物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直接荧光抗体法、酶免疫测定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可用于沙眼衣原体结膜快速诊断以及大规模筛查。
特异性IgM抗体效价≥1:16;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故第2次复查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为实验室检查衣原体阳性。
多有明确吸入病史,如胎粪吸入,出生即发病,胸部影像表现为中内带为主的小斑片状影及广泛性或局灶性过度充气等,可与衣原体肺炎表现类似。但衣原体肺炎发病时间为出生后2~4周,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特征可鉴别。
多为早产儿,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道症状显著,主要表现是两肺透亮度降低,可有网织颗粒,重要伴发征象是支气管充气显著。衣原体肺炎多见于足月儿,于新生儿晚期出现症状,且临床症状轻,肺内影像表现重,尤其大多有肺过度充气表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充气不良明显不同。
与衣原体肺炎肺实质的结节或气腔实变影像表现相似,且均有间质改变,但支原体肺炎3~5岁以上儿童发病率最高,一般均伴有发热,其间质改变更多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支气管扩张等;另外,实验室血清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阳性可以帮助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其发病时间多在新生儿期后,多有密切接触史,常有发热等结核感染中毒症状,临床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当两者鉴别困难时,可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反应,若短期内好转,支持衣原体感染诊断。
重症沙眼衣原体结膜炎应注意与该病相鉴,淋病性结膜炎发病早,常于生后1~4天发病,角膜发生溃疡,甚至坏死穿孔,有时两者可并存。两者鉴别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和沙眼衣原体肺炎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将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结合起来,可减少并发症,避免留下后遗症。
衣原体结膜炎和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口服困难或重症可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多见,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阿奇霉素具有吸收好、易进入细胞内、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3个月以下患儿慎用。
应注意是否有过敏反应,局部用药如不能肃清鼻咽部沙眼衣原体,可再次发生感染。
偶见眼睛刺激或过敏反应,如发现眼睛发红、疼痛等情况应紧急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偶见眼睛疼痛,视力改变,持续性发红或刺激感等过敏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预后良好,早期经适当的治疗并发症较少,但可见到慢性持续性病例。部分儿童随访7~8年后仍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喘和肺功能异常。结膜炎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形成瘢痕,导致视力丧失。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一般能够治愈,预后良好,但也可慢性持续性发作。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到儿科复查。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的患儿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按需添加辅食,注意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针对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注意眼部卫生。如还需继续用药治疗,应按医嘱给药,不可私自停药。
应注意保暖,经常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避免接触新生儿,不带新生儿出入公共场所,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应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婴儿眼部卫生,有分泌物时及时清除,避免抓挠。
注意环境卫生。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多由母体感染所致,应做好产前筛查,对已经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妊娠妇女进行治疗,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妊娠妇女应做好孕、产检,及时筛查出病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妊娠妇女所产新生儿应早期进行检查。
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及时筛查出沙眼衣原体,进行对症治疗。已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妊娠妇女,妊娠期应积极预防感染,减少宫内感染以及胎膜早破,避免病原体上行感染胎儿,妊娠后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预防婴儿发病。此外,可选择剖宫产,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避免亲密接触沙眼衣原体感染者,避免饮用可能被污染的奶、水。
4200点赞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8-129.
[2]吴希如.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
[3]张慧霞.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8.
[4]江载芳,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82-1283.
[5]叶维莉,范转宁,李军民,等.衣原体感染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2):2067.
[6]赵乐然,陈丽.婴幼儿的沙眼衣原体感染[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33(03):305-315.
[7]邵肖梅.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