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丝虫蚴移行症是由犬恶丝虫微丝蚴在人体肺部移行时引起。犬恶丝虫成虫经过蚊传播给其他哺乳动物,在人体内未成熟的微丝蚴可移行到肺,引起肺部毛细血管栓塞和肺梗塞等炎症反应。
在我国主要多见于长江以北地区人群。
为本病常见类型,在江南感染者,多见本型。
肺丝虫蚴移行症的发生与感染的种类、频度、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幼虫在非正常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肺部的相关病理改变。传染源为血内含微丝蚴的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虫者,好发于卫生环境不良地区的旅居者,人群普遍易感。
应详询患者是否有在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是否有蚊虫叮咬史。病理检查在梗塞的肺组织中可发现死亡的微丝蚴、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
丝虫幼虫脱皮、移行活动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有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参与,造成肺部病变及继发感染。
肺丝虫蚴移行症主要流行在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福建、四川、贵州等地亦有见到。发病者以农民、居民为多。凡半年前于有蚊季节在丝虫病流行区旅居被蚊叮咬机会较多者。
节肢动物叮咬传播: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血内含微丝蚴的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虫者,犬恶丝虫成虫经过蚊虫叮咬传播给其他哺乳动物,微丝蚴可在右心或肺动脉内发育成熟为成虫,填塞于肺小动脉内。
卫生环境不良地区旅居者:本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多种蚊虫均可成为班氏和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卫生环境不良地区蚊虫较多,应尽量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叮咬。
肺丝虫蚴移行症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长期发作性哮喘、咳嗽、胸闷胸痛、呼吸急促、低热、乏力,偶有咯血,与多数肺部炎症感染有相似症状,常有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蚊虫叮咬史。严重时可并发急性支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肺炎。
幼虫移行可造成小支气管堵塞,长时间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出现哮喘症状。
多表现为短而干的咳嗽,甚至咳出含有虫卵和幼虫的痰液,在运动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更为明显。
主要是因为肺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炎症反应影响正常的通气功能,使患者出现胸闷甚至胸痛的现象。
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影响人体的正常呼吸运动,引起肺换气和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呼吸急促,可见腹式呼吸。
机体触发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出现长时间的低热、食欲减退,出现肢体乏力等不适。
部分患者可见咯血症状,偶可见移行性皮肤损害、肺部结节。其成虫偶可在个别患者的心脏和大血管内发育。
肺丝虫蚴移行症可引起继发的病毒感染,造成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同时,幼虫移行也会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幼虫移行可造成小支气管的堵塞,长时间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出现哮喘发作,多表现为长期发作、短暂性的哮喘症状。
肺丝虫蚴移行症引起的继发感染,损害肺泡壁,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急性期以损伤或炎症病变为主。
肺丝虫蚴移行症临床罕见,起病表现与一般肺部疾病相似,微丝蚴可能在右心或肺动脉内发育成熟为成虫,填塞于肺小动脉内,引起周围肺组织的纤维化反应而呈结节影。患者出现相应肺部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及时告知有无丝虫病流行区旅居者,蚊虫叮咬史,积极配合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通过血常规、胸部X线、丝虫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与细菌性肺炎、肺癌相鉴别。
出现发热、咳嗽,有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及蚊虫叮咬史,应及时就医。
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相关症状表现时,可到呼吸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半年内有无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乏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皮下结节等)
有无诊治经历?
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骨髓中嗜酸粒细胞系列大量增生,多为成熟型。
痰涂片或血中找见微丝蚴可明确诊断。
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肺部浸润性或结节性阴影。
纯抗原皮内试验,有助于诊断。
发热、咳嗽、胸痛等典型肺部症状,有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蚊虫叮咬史,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痰涂片或血中找见微丝蚴,丝虫抗体阳性可确诊。
肺丝虫蚴移行症引起的发热、咳嗽胸痛等肺部症状应与细菌性肺炎相鉴别。细菌性肺炎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有升高,而肺丝虫蚴移行症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应结合病原学检查相鉴别。
微丝蚴可在右心或肺动脉内发育成熟为成虫,填塞于肺小动脉内,引起周围肺组织的纤维化反应而呈结节影,常疑为肺癌,应结合肺部CT与病原学检测相鉴别。
肺丝虫蚴移行症一般起病较隐匿,临床上罕见,治疗周期一般在7~14天,感染严重者可达1月。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旅居史,结合寄生虫检测,及早诊断,临床上以杀虫消炎,增强体质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呼吸支持等。
对本症有显著疗效,为首选药物。对于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可明显缓解,血嗜酸粒细胞亦显著下降。
对班氏和马来丝虫的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杀灭作用。
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肺丝虫蚴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患病期间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鼓励多饮水。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呼吸支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进行痰液引流;低氧血症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进行氧疗,保证氧气供应;呼吸频率严重异常并伴有意识昏迷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
肺丝虫蚴移行症是可以治愈的,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经过有效的杀虫消炎治疗后预后较好。好转后需要复查胸部X片或CT,确保肺部炎症消失,同时应进行血清丝虫抗体检测,确保丝虫蚴被杀灭,及早发现再次感染。
本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再次感染的现象。
肺丝虫蚴移行症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经治疗症状好转后,需要复查胸部X片或CT,以确保肺部炎症消失,同时应进行血清丝虫抗体检测,确保丝虫蚴被杀灭。
应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足够的水量,减少进食刺激性食物,禁止烟酒。
应多吃驱虫杀菌的食物:如南瓜子、柠檬等,南瓜子具有很好的杀灭寄生虫作用,对丝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患者均有明显效果,柠檬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
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姜、桂皮、胡椒、花椒。
肺丝虫蚴移行症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造成肺部炎症损害及全身反应,应遵医嘱用药,日常注意休息,适度锻炼,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蚊虫叮咬等,还要定期检测血清学检查结果,以提高肺丝虫蚴移行症的防治效果。
注意休息,适时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多喝水,饮食清淡。
应避免蚊虫叮咬,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感染加重。
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吃药,做到完全杀灭丝虫蚴。患者服药后可因大量微丝蚴的死亡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该病的日常预防管理重在蚊虫防治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减少蚊虫叮咬,切断传播途径进行预防。
对有丝虫病流行区旅居史、蚊虫叮咬史的患者应及早进行丝虫抗体检测,对既往有丝虫感染的患者应彻查是否再次感染,及时发现并治疗。
去往疾病流行区时注意防护,避免蚊虫叮咬,提高卫生意识。
4399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诸欣平,李川.人体寄生虫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