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乱弧菌感染多因接触海水或生食海鲜而引起,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和败血症等症状,并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和休克。治疗应以抗菌杀菌为主,对于有坏死性筋膜炎症状的患者,需使用清创术清理伤口感染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若经及时积极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其治愈率为60%~70%。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多因进食海鲜所致。此病常见于患有肝病和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患者。在肝病患者中,认为其与网状内皮系统血液分流有关。另外创伤弧菌生长需要铁元素,故肝硬化血清铁升高时易感染此菌。
非食物传播的弧菌感染是一种较少见类型,占弧菌感染的25%以上。此型主要为伤口的局部感染,多因鱼刺或骨棘刺伤引起。如果患者有海水接触史,尤其是温的海水,应考虑到弧菌感染可能,这种局部的感染多无明显特征。
非霍乱弧菌感染多由摄入被非霍乱弧菌污染的海产品所引起,可经口或接触传播,好发于喜食海产品的人、海上工作者或与海产品接触工作者。
非霍乱弧菌多为嗜盐菌,多寄生于海产品、海水之中,在食用海产品时,若海产品被非霍乱弧菌感染,非霍乱弧菌容易同食物一同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一些海上工作者,如有伤口局部感染,被鱼刺或骨棘刺伤引起,接触被非霍乱弧菌污染的海水、海产品,非霍乱弧菌从伤口进入人体所引起感染。
非霍乱弧菌感染不常见,其患病率约为0.006%~0.007%,好发于喜食海产品的人、海上工作者。
多因进食海鲜所致,若海产品被非霍乱弧菌感染,非霍乱弧菌容易同食物一同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一些海上工作者如有局部伤口,接触被非霍乱弧菌污染的海水、海产品时,非霍乱弧菌从伤口进入人体所引起感染。
非霍乱弧菌易寄生于海产品中,喜食海产品的人在食用海产品时,若海产品被非霍乱弧菌感染,非霍乱弧菌容易同食物一同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喜食海产品的人患非霍乱弧菌感染的几率更高。
一些海上工作者或与海产品接触工作者,因为接触被非霍乱弧菌污染的海水、海产品时,非霍乱弧菌从伤口进入人体所引起感染。海上工作者患非霍乱弧菌感染的几率相对更高。
非霍乱弧菌感染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和败血症等症状。本病治疗不及时可并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和休克。
非霍乱弧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5~24小时,之后急性发作,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如痉挛性腹痛、恶心、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可伴有乏力、里急后重等,24~48小时后症状自行消退。
由拟态弧菌引起的感染,除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外,还表现出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
非凝集性弧菌引起者,在伤口处可形成蜂窝织炎,演化为伴有典型出血和大疱性病变的坏死性筋膜炎。
症状经过24~48小时后可逐渐消退,若感染由受非霍乱弧菌污染的海水感染伤口引起,则在伤口处感染可发展为蜂窝织炎,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伴有大疱性病变和典型出血的坏死性筋膜炎。
若创伤弧菌被人经口摄入后,创伤弧菌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注意的是,创伤弧菌虽经过肠黏膜,但不引起肠炎。
由于非霍乱弧菌感染多有腹泻、高热等症状,会丢失许多水分,若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容易脱水,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应注意及时通过输液补充身体所必需的体液。
由于机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造成机体内HCO₃-和Cl-水平异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产生。
由于机体代谢功能紊乱、组织器官循环功能得不到保障。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心跳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出现血压下降、发绀等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休克,严重者死亡。
在食用或接触海产品后,出现腹痛、恶心、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需要做的检查有血常规、便常规和核酸检测,需要与霍乱和细菌性痢疾进行鉴别。
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休克等,可到消化内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乏力、头痛等)
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既往有无海产品摄入史?
是否从事海上工作或与海产品接触工作?
通过血常规检查,若发现血中白细胞数量增多,说明患者体内有真菌、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消化道感染者可出现血肌酐磷酸激酶(CPK)升高。
将粪便用硫代硫酸盐-胆汁-蔗糖培养基进行培养,如可以分离出致病的弧菌,即可明确诊断。
非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需依据患者的饮食、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等综合分析。
饮食,患者发病前多进食或接触过海鲜及其他海产品等。
临床表现,如痉挛性腹痛、恶心、先吐后泻,大便呈水样,可伴有乏力、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还表现出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
辅助检查,粪便培养可以分离出致病的弧菌,即可明确诊断,血常规出现白细胞增高等可进行辅助诊断。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其症状与非霍乱弧菌感染的症状相似,两者可根据便常规可分离出不同的致病菌,来进行鉴别。
由志贺菌属感染肠道组织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但多无海产品食用或接触史,粪便培养分离出的致病菌也与非霍乱弧菌感染不同,可进行明确鉴别。
非霍乱弧菌感染的治疗应以抗菌杀菌为主,常用的抗菌杀菌药物有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有坏死性筋膜炎症状的患者,可通过清创术清理伤口感染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为治疗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症状,应补充电解质和血容量。非霍乱弧菌感染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个月。
强力霉素或环丙沙星主要用于抗菌杀菌,治疗非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
阿米卡星也用于抗菌杀菌,主要用于有败血症的非霍乱弧菌感染患者。
对于有坏死性筋膜炎症状的患者,需使用清创术清理伤口感染,并配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如发展为致死性感染,除清创外,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截肢手术,并延长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
为治疗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症状,应补充电解质和血容量。
非霍乱弧菌感染若经及时积极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若未经及时合理治疗,产生休克等并发症,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死亡。治疗后按照医嘱每半月进行一次复查,直至疾病完全痊愈。
非霍乱弧菌感染若经及时积极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其治愈率为60%~70%。
非霍乱弧菌感染患者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若未经及时合理治疗,产生休克等并发症,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死亡。
非霍乱弧菌感染患者在经过积极抗菌杀菌治疗后,应注意日常护理,并避免再次感染,按照医嘱进行定期复查,一般复查周期为每半月一次,直至疾病完全痊愈。复查主要用于检查患者体内感染是否已消除,复查项目一般包括血常规和便常规。
非霍乱弧菌感染的患者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难消化的食物,多食高蛋白食物。
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吃干燥、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护胃肠道,促进胃肠道炎症的消散。
宜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蛋清等,以改善肠道对蛋白质的吸收功能,促进胃肠道炎症的消散。
忌吃不新鲜或受污染的食物,非霍乱弧菌可能寄生于此类食物。
宜将食物充分加热,以避免致病菌进入人体,引起人体不良反应。
非霍乱弧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感染消散、病情恢复为目的,同时还需避免再次感染。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感染、饮食管理。同时应加强疾病监测、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应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在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对于进行过清创手术的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中保持伤口干净清洁,防止伤口再次感染。
遵从医生指导,严格卧床休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来确定其具体时间。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如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非霍乱弧菌感染可通过避免食用不新鲜或受污染海产品以及皮肤有伤口的人,避免接触海产品、海水等方式进行预防,同时可针对本病高危人群定期行血常规和便常规筛查。
对于喜食海产品、海上工作者或与海产品接触工作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和便常规,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受污染海产品,防止病菌从口侵入,同时应将海产品做熟后再食用。
对于皮肤有伤口的人,应避免伤口接触海水或海产品,防范致病菌侵入伤口。
4211点赞
[1]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第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00-738.
[2]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62-9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