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肿瘤是发生于心脏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心脏肿瘤和转移性心脏肿瘤。原发性者起源于心脏,有黏液瘤、横纹肌瘤、脂肪瘤等,黏液瘤最常见;继发性者由邻近或远处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心脏。
心脏肿瘤根据最初发病的部位,可分为继发性(转移性)和原发性肿瘤。
由其他组织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产生。
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
包括黏液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心内膜乳头状瘤)、脂肪瘤和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LHIS)、横纹肌瘤等。
包括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
心脏的转移性肿瘤发病率20~40倍高于原发性肿瘤。
由于心脏肿瘤类型复杂,其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心脏肿瘤均为恶性,系由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心肌组织。心脏肿瘤中的心脏黏液瘤可能与家族遗传性有关,好发于有家族遗传因素的人群、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不健康的人群、长期处于焦虑的人群、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心脏肿瘤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继发性心脏肿瘤是由其他组织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产生。心脏肿瘤中的心脏黏液瘤,可能与2号染色体和12号染色体异常有关,可能是家族遗传性。
随机尸检结果表明,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17%~0.19%;大约80%左右的心脏肿瘤是良性的,剩下不到20%是恶性的。大约60%的良性心脏肿瘤是黏液瘤,75%的恶性肿瘤是肉瘤。该病中年群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肿瘤通常位于心房,而手术摘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若有心脏肿瘤家族史者,更易患该疾病。
如长期患有肝炎、慢性溃疡性疾病、乳腺囊性增生以及甲状腺结节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炎症会刺激细胞发生癌变,从而进一步引发肿瘤。
如长期食用肉类或者加工过的肉类,或长期吸烟酗酒会使黏膜细胞发生改变而导致癌变,会进一步引发肿瘤。
有部分人群情绪沉闷、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易引发肿瘤,这是因为消极情绪会影响人体多个系统,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或缺失,从而容易患本病。
身体内的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恶性淋巴瘤等,可能会转移到心脏组织,从而引起心脏肿瘤。
心脏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心脏组织,常引起瓣膜流入道或流出道的梗阻,表现为胸痛、气急、水肿、心衰、血栓栓塞、心律失常或心包病变等。
瘤体造成血流阻塞引起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瘤体脱落造成的栓塞体征(体循环栓塞和肺栓塞);发热、体重减轻或疲劳等全身症状。
左心肿瘤易引起体循环栓塞,右心肿瘤易引起肺栓塞。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慌、乏力、头晕。
心脏肿瘤可产生非心脏性全身表现,如发热、关节痛、皮疹、雷诺现象、杵状指、恶病质等。实验室检查可发现高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贫血或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或增加、白细胞增多等。此类表现可能与肿瘤产物、白细胞介素-6的合成与分泌以及免疫反应有关。
肺水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慌、水肿、乏力等症状。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囊。心包疾病是使心包发生生理或病理改变而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系列疾病。
普通人群出现发热、头晕、乏力、心悸和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心脏肿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肿瘤科就诊。可借助心电图、CT、MRI等检查判断,诊断心脏肿瘤时运用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性质,注意与心内血栓、风湿性心脏病相鉴别。
如普通人群出现发热、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普通人群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和胸闷、胸痛、心率失常、晕厥等状况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肿瘤科就诊。
有没有疾病家族史?
有没有接受过其他检查?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呼吸困难、心率失常、心绞痛等)
症状出现多久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心电图的发现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多为窦律,可有心房或心室肥大、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等。胸部X线片也缺乏特异性,可呈类似心脏瓣膜病的心影特异性增大。肿瘤侵及心包时,可有心包积液。转移性肿瘤可有心包、胸腔积液、纵隔影增宽、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CT能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表面特征,对肿瘤的钙化有较好的成像效果,有助于横纹肌瘤、纤维瘤、畸胎瘤等的诊断。
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心脏和心包肿块最常用的方法。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提示肿瘤的大小、附着点、活动性等信息。频谱多普勒和彩色血流图可显示肿瘤引起的血流受阻、反流的存在与程度、心腔与血管的压力变化以及心功能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则能显示心脏后部结构,提高对小肿块的检出率,并能对左心房黏液瘤尤其是附着点进行更好的观察。所有超声显像对心脏肿块的评价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即声窗和软组织对比差。
心脏MRI的优势在于能根据心脏的轴线进行多种断面的成像,呈现的精确三维信息,具有优异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可以更好的展现软组织特性,在心脏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诊断心脏肿瘤时运用病理检查,瘤栓或肿瘤组织的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和性质。CT、MRI检查可发现心脏占位,为早期发现心外转移或鉴别转移瘤提供帮助。
如果心脏内如果发生血栓,主要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左心房增大,出现左房附壁血栓。心脏的冠状动脉内可以发生血栓,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
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临床上狭窄或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常以一种为主。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心脏肿瘤的治疗原则为良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应治疗原发病,有些亦可经手术完全切除,但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行姑息性切除,辅以放、化疗。心脏肿瘤治疗通常为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一般为7~14天。
本品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前应用本品,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肾脏、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黏膜炎的发生。
以手术治疗为主,黏液瘤术后组织缺损以自体心包或人工补片修补为主,非黏液瘤应尽量切除肿瘤组织。
已广泛转移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大量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者应及时行心包穿刺术。
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有利于对患者其他部位肉瘤完全切除,但容易受到心脏对辐射损伤敏感性的限制,并且若肿瘤位于心室壁时,不能用根治性放射剂量治疗,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作为心脏肉瘤手术的辅助手段。
良性心脏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复发率非常低。心脏恶性肿瘤的预后极差,长期随访表明大部分患者死于远处转移,心脏肿瘤患者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良性心脏肿瘤一般能治愈,恶性肿瘤疗效不佳。
良性肿瘤恢复良好,复发情况罕见,治愈后一般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也不会影响寿命。而恶性肿瘤,大多数肿瘤不能彻底切除,手术疗效不好。
心脏肿瘤患者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心脏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完全切除以及出现并发症等。
心脏肿瘤患者的饮食调理主要为术后调理,手术后应该禁食1~2天,患者饮食要有规律,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有利于心脏的食物,能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
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如燕麦、糙米、扁豆、鸡蛋等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有利于术后恢复。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姜等,刺激物会使心跳过快,增加心脏负担。
适量的水果:如苹果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
心脏肿瘤患者应该以术后护理为主,如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不能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引发感染。患者要定期复查,跟踪随访,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了解各类治疗心脏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手术患者在伤口恢复后可进行正常运动,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普通患者可通过慢跑等运动,提高免疫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要适当的放松自己,缓解压力。
患者术后需长期管理,不能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引发感染,尤其需要注意心脏肿瘤复发情况、心脏功能及心电图表现的变化。
患者做完放疗以后,最好进行保护性隔离,防止其被病菌感染,每日用含氟药膏刷牙,防止口腔感染。
人群预防心脏肿瘤应平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滥用药品、保健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于及早发现心脏肿瘤。
对于有心脏肿瘤的夫妻,在生育前可先做遗传咨询,可询问医生该病是否具有遗传性、有无方法可以避免遗传给下一代。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饮食不健康的人群、长期处于焦虑的人群、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等疾病高发人群应当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于及早发现心脏脂肪瘤。
对于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患者,要遵医嘱进行治疗,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
对于长期处于焦虑的人群,应当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发生剧烈波动。
对于其他部位或组织中存在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要尽早进行治疗,防止肿瘤转移至心脏。
对于饮食不健康的人群,应清淡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类食物,减少肉类和加工过的肉类的食用,戒烟戒酒。
4015点赞
[1]李敏,郭晨,吕永会,张明卜,王志禄.常见心脏肿瘤的诊疗思路[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2]王咏,肖颖彬,陈林,王学锋,陈柏成,陈劲进,刘梅.心脏肿瘤181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02):155-158.
[3]牛永红,王廉一,唐秀杰等.心脏肿瘤的超声影像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3):184-1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