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初次感染在入侵部位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属于早期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硬下疳与附近淋巴结肿大,一般无全身症状。其传染性强,及早发现,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多数可治愈。如不正规治疗,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病情会向二期梅毒发展,梅毒螺旋体进一步血液扩散至全身组织和器官。
一期梅毒常在感染后2~3周开始发病,为梅毒螺旋体在侵入部位的无痛性炎症反应,属于早期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其唯一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可通过胎传、输血或直接间接方式传播。胎传和输血不会发生一期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性交易人群、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人群是易患人群。
一期梅毒主要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梅毒螺旋体有很强的侵袭力。其致病物质为荚膜样物质、黏附因子、侵袭性酶类,侵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下繁殖,很快沿着淋巴管到达附近淋巴结,经2~4周潜伏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同时由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出现二期和三期梅毒。
进行无保护措施的不安全性行为、不洁性行为,如不使用安全套,会增加感染风险。与一期或二期梅毒患者一次性接触后,受感染率为30%,且与梅毒螺旋体的数量有关。
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如滥交,会增加感染几率。
男男同性恋人群,性活动时损伤较大,会增加感染机会。
艾滋病患者感染梅毒的几率会增加。
机体免疫力降低者感染梅毒的几率会增加。
梅毒是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2年全球梅毒患者约1800万例,每年大约有560万人感染梅毒。梅毒现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呈全世界流行,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报告病例数最高的性病之一。在我国,梅毒在建国后通过积极防治基本消灭,但近年来在沿海地区又有新的流行趋势。高发人群集中在20~50岁之间的性活跃人群。2000~2013年总的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13.37%,同期一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平均增长7.83%。2013年全国合计报告梅毒444952例,其中一期梅毒104209例。
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若母亲患有梅毒,胎儿出现梅毒的几率会增加。
梅毒患者的血液制品也具有传染性,若是不慎输入梅毒患者的血液制品也会感染该疾病。
性行为是梅毒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因素,性伴侣越多,发病的几率就越高,男性性工作人群的梅毒发病率和复发率要高于男男同性恋人群。
不洁性行为可使梅毒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性伴侣感染梅毒会将梅毒传染给其性伴。
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是硬下疳和近卫淋巴结肿大。梅毒螺旋体进人体2~4周后,在入侵的局部首先发生硬结,稍微隆起皮面,多为单个,触诊和软骨硬度相当,很快破溃,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也称硬下疳。1周后出现附近淋巴结肿大。
开始为一斑疹,以后变为丘疹,很快破溃。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系带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及子宫颈等处。破溃处常为直径1~2cm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隆起、肉红色的浅表溃疡,触诊时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硬度,无疼痛无压痛,多为一个,表面比较清洁。如不进行治疗,3~6周可逐渐自然消失。经治疗则1~2周消退,不留痕迹。
硬下疳出现后数天到1周,一侧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另一侧也肿大,也称为梅毒性横痃。男性常见于腹股沟淋巴结,女性患者为股淋巴结,指头大小,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较硬,表面皮肤无红、肿、热,无化脓破溃现象。
少数可见破溃部位出现该病方鸿智能,如合并软下疳则瘢痕严重。
若一期梅毒没能及时治疗,可使梅毒进一步发展,形成二期或是三期梅毒。
近期有过高危性行为的患者,应去医院进行筛查,特别是外生殖器部位或接触部位出现硬结或溃疡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可以减少传染,控制病情进展。
近期有过不安全性行为、不洁性行为而未出现明显症状的高危性活跃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时就医排查。
对于已经出现典型症状,如外生殖器出现无痛感、轻度糜烂的潜在溃疡或似软骨硬的皮疹、近卫淋巴结肿大的人群,应及时就诊。
若患者出现腹股沟、外生殖器糜烂等症状时,可以选择到皮肤性病科进行就诊。
男性患者出现龟头等外生殖器皮肤溃烂,可以到泌尿外科或是男科就诊。
对于女性患者,有外阴、阴唇等部位有浅表性溃疡、边缘隆起等症状时,可以到妇科就诊。
出现什么症状?出现不适症状多久了?
是否有不洁性交史?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既往有无其他性病史?
家中是否有梅毒患者?
有无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过敏史?
如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或核酸扩增试验,硬下疳损害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或镀银染色检查可查见梅毒螺旋体,或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核酸阳性。
使用心磷脂做抗原,测定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试验(RPR/TRUST)等。如感染不足6周,该试验可为阴性,阴性者应于感染6周后复查。
使用梅毒螺旋体或其主要成分作为抗原检测抗梅毒螺旋体IgG+IgM抗体,该抗体一旦产生,将长期存在,甚至终身不消失,即使经过正规治疗也是如此。主要有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如感染不足4周,该试验亦可为阴性,阴性者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主要发现早期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早期即可通过检查脑脊液发现。脑脊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测定、非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主要为VDRL试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特别是FTA-ABS及/或TPHA试验。适用于病期较长、滴度较高及不使用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患者以及治疗失败或未治疗的梅毒患者。
用于排除合并HIV感染。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等综合诊断。
流行病学史主要为高危性行为史。
典型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和腹股沟或附近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结果阳性,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但阴性不能排除一期梅毒诊断。
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经典性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散发,表现为生殖器部位发生1个或多个疼痛性溃疡,有触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暗视野显微镜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而一期梅毒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
有外伤史,溃疡疼痛明显,一般不会引起附近淋巴结的肿大,进行暗视野显微镜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而一期梅毒会出现附近淋巴结的肿大,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时多为阳性。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侵犯生殖器皮肤黏膜引起的红斑,水疱,糜烂,溃疡性损害的性传播疾病。与一期梅毒最大的鉴别点是生殖器疱疹暗视野显微镜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一期梅毒梅毒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多为阳性。
是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的感染性皮肤病,表现为丘疹,脓疱,逐渐扩大成为浅表溃疡,无自觉症状,多单发,附近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时多为阴性,而一期梅毒血清学试验一般为阳性。
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生殖器可以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疾病,病理基础为小血管的血管炎,尚可见到复发性眼葡萄膜炎,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等,针刺试验一般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一期梅毒针刺试验一般为阴性,梅毒血清学试验一般为阳性。
系由解热镇痛药,磺胺类,巴比妥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引起的发生在固定部位的一种药疹,以口腔和生殖器皮肤黏膜部位好发,表现为局限性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或鲜红色斑疹,斑片,自觉瘙痒或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与一期梅毒最大的鉴别点是暗视野显微镜和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
一期梅毒需早期、足量、规则治疗,长效青霉素是首选药物,治疗后经过足够时间追踪观察,防止发生二期梅毒或神经梅毒。治疗需进行HIV检测,并同时检查治疗性伴及配偶。
一期梅毒患者主要采取药物系统治疗,注意休息,解除心理负担有助于治疗。
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在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利用该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
肌内注射,连续15天,能够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有效治疗一期梅毒。
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优先选择的替代治疗药物,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续10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选用多西环素。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一期梅毒3个月的性伴侣均应接受检查治疗,无论血清学结果如何,均应进行预防性抗梅毒治疗,可使用苄星青霉素。
一期梅毒不治疗,会向二期、三期梅毒发展,最后会导致全身病变,有致死、致残可能。一期梅毒经正规长效青霉素治疗,预后良好。如果能够及早规范治疗,没有发展为早期神经梅毒,都能够实现临床治愈。
按照规范疗程治疗,一期梅毒可以治愈。
及早发现,及时就医,正规诊疗,排除神经梅毒,治愈后对寿命没有影响。
一期梅毒患者建议随访2~3年,第1次治疗后隔3个月复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6个月复查1次。
饮食一般没有特别要求,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忌烟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治愈。
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吸烟喝酒,多饮水,加速药物代谢排出。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等。
一期梅毒患者要注意自身清洁卫生,减少分泌物污染,防止传染他人和性伴侣。注意个人营养,不过分疲劳,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情加重和扩散。
平时患者要保持下身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问题,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衣、内裤。
患者生活物品和餐具应该与其他人隔离使用,并且进行高温消毒。
在治疗期间,患者避免发生性行为,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应多饮温开水,以稀释尿液,减轻尿痛,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一期梅毒治疗后注意随访,若出现症状加重或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要随时就诊。
在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发生在治疗后数小时,在24小时内消退,类似流感样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用预防药物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必须禁止性生活至少1~4个月。
一期梅毒具有传染性,要了解梅毒知识,避免不洁性行为,提倡使用安全套,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及早就医筛查,及时诊治,甚至采用预防性治疗。
高危人群应将梅毒血清学筛查列入体检。
日常尽量不要与他人共用衣物以及洗漱用品,减少感染一期梅毒的几率。
对于患有梅毒的育龄期女性,需要在治愈后进行备孕,以免传染给胎儿。
5154点赞
[1]王可玲,于艳妮,刘鹏.梅毒的临床分期特征及其实验室检测方法[J].医学信息,2020,33(06):27-3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性病亚专业委员会.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03):168-179.
[3]WS273-2018.梅毒诊断[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