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脓肿是一种多发于50~60岁,继发于前列腺的疾病,常为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炎和附睾炎的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由上行尿路感染,或感染的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引起的急性细菌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尿潴留,会阴部疼痛。某些患者可有发热,直肠检查可发现有前列腺触痛和波动,但前列腺肿大往往是所见的唯一异常,少数患者的血培养呈现阳性。
前列腺脓肿多为致病菌感染引起,致病菌常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杆菌,其他有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厌氧菌。
尿道感染逆行传播和感染尿液前列腺内返流,均可导致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中部分易感患者会进展为前列腺脓肿。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杆菌。
任何部位的细菌形成感染病灶所产生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如果细菌毒力强且细菌数量大,加之前列腺组织有缺陷,都可以引发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大肠埃希杆菌机会性感染。
如近期接受尿道器械操作或前列腺穿刺活检,以及长期留置尿管,可能会诱发前列腺脓肿。
前列腺脓肿为临床罕见病,仅占前列腺疾病的0.5%~2.5%,死亡率达25%~30%,在当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前列腺脓肿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为3%~18%。在发展中国家,前列腺脓肿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如果诊治不及时、不彻底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的事件仍有发生。
无
糖尿病、艾滋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免疫低下,该类患者可因顺行或逆行感染而并发前列腺脓肿。
50~60岁中老年男性容易感染。
前列腺脓肿患者无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征为主,也可表现为发热、下尿路梗阻。少数病人可表现为阴茎异常勃起。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痛、尿急、会阴区疼痛。
类似急性前列腺炎症状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急性尿潴留、发热、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感、排便次数增加。
尿道分泌物增多,其特征是大量脓性分泌物。
肛门指诊可发现前列腺增大,触痛明显,并可有波动感。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和腰背痛症状。
前列腺脓肿可能会引发急性尿潴留,表现为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患者常胀痛难忍,或尿液从尿道溢出,但不能减轻下腹疼痛。
极少数患者的病灶可自然向尿道或直肠破溃,致使尿道与直肠之间出现通道,形成尿道直肠瘘。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或)循环障碍,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和外科大手术等常见的并发症。按脓毒症严重程度可分脓毒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前列腺脓肿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且部分患者无相应症状,使前列腺脓肿易被误诊或漏诊。出现尿急、尿痛、发热、排尿困难等相应症状后应尽早在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医生会结合尿常规、尿培养、直肠指诊或尿道镜检查等进行诊断。本病需与前列腺炎、直肠周围脓肿详鉴别。
前列腺脓肿起病急,病程进展快且容易被误诊、漏诊,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如出现下列相应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急性尿潴留、发热、尿痛、排尿困难;
会阴部疼痛、血尿、尿道有分泌物;
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感、排便次数增加。
前列腺脓肿患者应该就诊于泌尿外科。
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持续多长时间?有没有加重?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糖尿病史?
有无遗传病病史?
有无手术史、外伤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大量饮酒?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尿常规、尿培养,可以判断有无细菌生长。
B超可见前列腺区有暗区反射,形态不规整,包膜光带不整齐,不连续;CT可显示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伴有低密度区,有时可见液性暗区,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呈环形增强。
尿道经检查可见稠厚的脓液流出;尿道造影可见一侧脓肿使尿道移位,造影剂溢流到尿道外或造影剂滞留。
有脓液吸出即可诊断。
腺体明显增大,可累及一叶或二叶,不对称,压痛剧烈,质软有波动感,脓肿破溃而脓液排出后成一空腔时,局部有凹陷感。
体格检查时直肠指诊,前列腺腺体明显增大,压痛剧烈,质软有波动感,脓液破溃而排出后,肛诊时局部有凹陷感。
血常规、尿培养、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可以判断尿道感染并明确病原菌。
前列腺脓肿的脓液培养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注意寻找有无原发灶。
尿道镜检查见稠厚脓液流出。
尿道造影见一侧之脓肿使尿道移位,造影剂溢流到尿道外或造影剂滞留。
经会阴部穿刺或经尿道镜穿刺可有脓液吸出,即可诊断。
B超检查前列腺区有暗区反射,形态不规整,包膜光带不整齐,不连续。
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临床表现与前列腺脓肿类似,也表现为畏寒、发热伴会阴不适。有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检局部有明显压痛、有波动,应仔细鉴别。
急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畏寒、发热。但无尿道流脓,且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有压痛但无波动感。经直肠B超和CT检查前列腺内无液性占位表现。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畏寒、发热,但无排尿困难、尿道流脓,且腰部有疼痛不适。直肠指检前列腺正常,无压痛、无波动感,经直肠B超和CT检查前列腺内无液性占位表现。
敏感的抗生素和良好的引流被认为是前列腺肿瘤治疗中的两大重要部分,由于该疾病少见,目前仍没有公认的治疗指南。采取保守治疗的前列腺脓肿患者仅为8.7%,绝大多数需要外科干预治疗。
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疼痛严重者给予镇静剂及止痛剂。
根据尿液及脓液的细菌培养选用抗生素,无条件时应首选青霉素,病情严重者可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氯林可霉素,抗生素的用量要足,短期内控制病情。
一般前列腺脓肿宜采用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抽脓术,同时向脓腔内注射抗生素,若脓肿明显增大,不能自行引流到尿道或向尿道破溃者,可行脓肿切开排脓术。前列腺小脓肿(直径≤1cm),经保守抗炎治疗可治愈;前列腺大脓肿(直径≥1cm)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脓肿穿刺引流,加用抗炎治疗或行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去顶引流术治疗,加用抗炎治疗可治愈。
经直肠或经会阴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脓液后,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安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操作安全、方便,脓液引流更彻底。该方法可无放射性地适时监测,简便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既可用于诊断前列腺脓肿,也可用于治疗前列腺脓肿。因前列腺脓肿存在,该操作可引起患者疼痛难忍,部分患者不能耐受。
对于临近尿道的较大脓肿(直径>1cm,伴或不伴分隔),可选择经尿道脓腔去顶术。该方法由于是在直视下操作,止血确切,安全可靠,并且去顶彻底,可将脓腔内分隔切开,引流充分,术后恢复快。对于距离尿道较远的脓腔因位置深,去顶受限,切除创伤大,不宜选择该方法;对于多发或散发脓肿,因脓腔分散、脓腔不相通,若行该术式则可能治疗失败。若没有足够的影像学辅助,脓液引流不充分的可能性将增加,可导致治疗不彻底、脓肿复发。因该方法临床报道较少,各方说法不一,其安全性及并发症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前列腺脓肿患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膀胱出口梗阻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脓肿,可同时解决下尿路梗阻问题。改良的前列腺电切术,电切时避开膀胱颈部和前区,可保证前列腺脓肿脓腔的充分切除与引流,可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前列腺脓肿,尤其当术前影像学检查不满意或患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脓肿可采用局部热疗,简便常用的方法如蜡疗或热水袋置下腹部、会阴部做热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脓肿局限,炎症消散,但应防止烫伤。
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前列腺脓肿患者治愈率可达80%以上,能够减轻或消除阴道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轻症患者可一年复诊一次,重症患者治疗后建议3~6个月复诊。
前列腺脓肿起病急,进展迅速,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大多数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及充分引流后,病情迅速控制,预后尚可。
前列腺脓肿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经过治疗后要定期复诊,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
前列腺脓肿患者在饮食方面,应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适当多饮水,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这些食物可导致性器官充血,压迫前列腺,加重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不适,影响治疗效果。
如猪油、奶油、牛油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前列腺脓肿脓液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因为饮酒可以使前列腺及膀胱颈充血、水肿,而诱发尿潴留。
日常生活中前列腺脓肿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机会。此外,还要穿宽松、纯棉的内裤,注意内裤卫生。慎用阿托品、钙阻滞剂药物,避免加重排尿困难。
前列腺脓肿患者治疗后,应对症状进行评估,定期随访B超,必要时进行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随访尿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若B超随访发现残余病灶,需再次干预治疗。若病灶反复,可经尿道脓肿引流,引流成功的标志为临床症状消失,B超未发现残余脓腔。
治疗期间,患者应穿宽松、舒适、纯棉的内裤,而不选择尼龙面料或者过紧的内裤,并勤换洗,可用消毒液或在太阳底下暴晒内裤杀菌。
当患者症状加重后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择抗生素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炎症。
前列腺脓肿的病因较为明确,预防主要是防止泌尿系感染,提高自身抵抗免疫能力、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对预防此病具有积极作用。
除了致病菌和感染途径外,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建议中老年男性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前列腺脓肿患者治疗后定期随访B超,一旦发现残余病灶及时干预。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管理好危险因素,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艾滋病、结核、肝硬化等,即使规范治疗。
规律锻炼,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制定长期运动计划,并坚持。通常每周运动5天以上、每天30~60分钟。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人群应减重。
4911点赞
[1]赵航.前列腺脓肿的诊治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
[2]李靖,朱东川,聂磊.前列腺脓肿11例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023(008):1223-1224.
[3]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92.
[4]郭应禄,辛忠诚,金杰.男性生殖医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