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是一种眼科疾病,多见于40岁以后发病,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多累及双眼,主要表现为自觉眼前有飞蚊、闪光感、视力减退等。本病发展缓慢,程度轻者定期复查,向后极部视网膜发展有视网膜脱离风险者,可采用光凝、冷凝治疗或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并发视网膜脱离者,预后差。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病因尚不清楚,此种视网膜劈裂症大部分发生于视网膜囊变的区域内,可能是视网膜周边部小囊肿融合发展的结果。
早期在视网膜劈裂前缘有一个较窄的囊变区将劈裂区和锯齿缘隔开,常出现在颞下象限,随病情进展,囊腔相互融合,自周边向视盘进展,再进一步发展可见眼底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较固定,进而发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分离。
囊肿可缓慢增大并融合,沿周边视网膜或后极部扩展,最终可发展为较大的半球状隆起,其上血管可闭塞成白线,其囊内积液不随体位而移动,劈裂囊壁的内外层均可单独发生裂孔。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患病率约为1:20000,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合并高度近视、青光眼的患者,约1/3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劈裂。
高度近视尤其是合并巩膜葡萄肿的患者,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这种近视常高于600度,可到2000~2500度,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青光眼患者若眼压控制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出现不可逆性视神经损伤和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致盲。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典型症状是自觉眼前有飞蚊、闪光感、视力减退等。本病早期常无症状,视力亦不受影响,当病变进展至后极部时,患者可有闪光感、视野缺损。
视网膜纱膜可直至眼底周边部,越至周边隆起越高。纱膜上有血管与视网膜血管相连,并常见数目及大小不等的裂孔,透过裂孔可见劈裂外层视网膜呈颗粒状或色素紊乱的外观,故患者自觉眼前有飞蚊。
黄斑部视网膜劈裂时,由内界膜形成的放射状皱襞,其周围绕着许多小囊肿,外观有如花瓣。后期皱襞消失,遗有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病人出现闪光感。
视网膜劈裂后,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故出现视力减退的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视野缺损,常见于鼻上方。
严重者若累及黄斑区可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损害,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发现自觉眼前有飞蚊、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特别是有视网膜劈裂症家族史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已确诊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患者应定期密切观察。
有视网膜劈裂症家族史的患者应该定期密切观察,如果出现视力下降、闪光感等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自觉眼前有飞蚊、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高度怀疑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患者,若见病变累及黄斑区,有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科等。
自觉眼前有飞蚊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视力下降、闪光感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鼻上方视野缺损、视力持续性下降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进行过眼科检查?
眼底检查可检测出眼底病变的部位及大小范围,包括散瞳查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相干断层扫描可以从横断面观察黄斑区及后极部视网膜的层次结构的改变。
了解患者视野范围,分动态检查和静态检查。
自觉眼前有飞蚊、闪光感、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在眼底颞侧或颞下侧周边部可见表面光滑,薄而半透明的囊样隆起,为劈裂的内层视网膜。
可见视网膜囊肿沿周边视网膜或后极部扩展,最终可发展为较大的半球状隆起,其上血管可闭塞成白线。其囊内积液不随体位而移动。
可见病变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多见于鼻上方。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主要根据黄斑部花瓣状外观及颞下方伸向玻璃体内薄如纱膜的劈裂内层可以诊断。劈裂的内层上常有较大的裂孔,如裂孔位于周边部,临床上有时易误诊为锯齿缘离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应注意鉴别。
视网膜劈裂囊壁的内外层均可单独发生裂孔,当内外层同时发生裂孔时会引起真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隆起呈灰白色,脱离早期可随体位改变而飘动,90%以上可发现裂孔。
通过追踪观察,大多数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的视力和眼底多年无明显变化,因此一般无需治疗。但本病有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应定期随诊。若病变有发展,可做光凝治疗或冷凝治疗。若发生视网膜脱离则进行手术治疗。
该病暂无药物治疗。
适用于内外层均有裂孔,或劈裂向后极部扩展至黄斑区25度以内者。若双眼劈裂已有一只眼视网膜脱离,另一只眼有外层裂孔者可行预防性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
已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是手术的重要指征,可行巩膜扣压并封闭外层裂孔术或玻璃体切除术。
光凝或冷凝治疗,适用于劈裂范围向后扩展已达或超越赤道部者,可以光凝或冷凝整个病变区,也可在与病变区后方边缘邻接的健康视网膜上施行光凝。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大多预后较好,若并发视网膜脱离,可导致视力损害,预后较差。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治疗结束后需定期复查。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可导致视力损害。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治疗结束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复查,进行眼底检查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视网膜的变化,明确治疗效果。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需加强饮食调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温热食物,保证充足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虾仁、豆腐等。
合理分配营养物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如白菜、菠菜、芹菜、橘子、苹果等。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自我保护,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不要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眼疲劳时做眼保健操,促进血液循环。
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保证充足睡眠,使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术后患者要保证伤口周围的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如果出现眼部疼痛、肿胀等表现,及时去医院就诊。
后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大部分发生在视网膜囊变的区域,且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发病,故预防近视,减少视网膜囊肿的发生,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对有视网膜劈裂症家族史的患者,应追踪观察等,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营造良好的室内采光,保护视力,以免形成高度近视。
劳逸结合,保证营养均衡和充足睡眠,多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定期进行眼科体检,发现视网膜囊肿及时处理,以免造成视网膜劈裂。
4889点赞
[1]赵堪兴,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3.
[2]彭清华.中医眼科学[M].新世纪第四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8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