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气胸是胸部创伤累及到胸膜后造成的胸膜腔内积气。多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部组织挫裂伤,或者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破裂。
肺挫裂伤或胸壁穿透伤后,少量空气进入胸膜腔后,肺部或胸壁伤口闭合,不再有气体漏入到胸膜腔内,这样造成的胸膜腔积气为闭合性气胸。
是指由于火器伤、车祸伤、枪伤、锐器伤造成胸壁破损创口,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
是指较大的肺泡破裂、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致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升高的一种病变。可造成肺萎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颈面及胸部皮下气肿。
创伤性气胸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以及张力性气胸,多由交通事故、医源性损伤、坠落伤、刀刺伤、枪伤等原因所致。此外,肺部被肋骨骨折后的断端刺破胸壁、锐器伤、剧烈运动、咳嗽也可能诱发该病。
通常由肺部或者气管表面出现破损,气体由呼吸道进入胸膜腔。气体进入胸膜腔后,肺部被压缩,破口变小,通道关闭,气体不会再随着呼吸进入到胸膜腔。
通常由胸壁外伤引起,气体通过胸壁破口进入胸膜腔。气体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外界的气体能够随着呼吸运动经过通道自由地进出胸膜腔。
气管、支气管或者肺部损伤处形成了一个单向活瓣,就像是气体通道多了一个只能向胸膜腔打开的门,使得气体只能进入胸膜腔却不能出去,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并逐渐高于大气压。
创伤性气胸发生率在钝性伤中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占30%~87.6%。
遭受交通事故、高坠伤、钝器伤、刀刺伤、火器伤、锐器伤等意外事故,尤其是损伤到胸部的人,均容易导致本病。
创伤性气胸的主要症状为胸部剧痛、胸闷等,伴有呼吸困难、咯血等。胸部叩诊积气者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壁伤口开放者能听到空气出入胸膜腔的吹风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胸等并发症。
肺萎陷在30%以下者,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多无明显症状,大量气胸(压缩50%以上)时,病人出现胸闷、胸痛以及气促等症状,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伤口可有气体进出胸腔发出吮吸样声音,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病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缺氧严重者紫绀、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离,伤侧胸部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示胸膜腔大量积气,肺完全萎缩、纵隔移位,并可能有纵隔和皮下气肿,胸穿时可见到高压气体将针筒向外推,部分病人有脉细快,血压降低等循环障碍表现。
创伤性气胸时常常合并血胸,因此处理时不仅要同时处理气胸和血胸,还需要及时处理合并伤和并发伤,如损伤大气管、损伤心脏大血管、胸部损伤时,不要漏诊腹部损伤。
患者如果发生遭受交通事故、高坠伤、钝器伤、刀刺伤、火器伤、锐器伤等意外事故后,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以及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于急诊科,并做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胸部X线和64层CT胸部平扫等检查明确诊断,并与创伤性膈疝相鉴别。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严重外伤:遭遇交通意外、高坠伤、刀刺伤、火器伤、锐器伤等外伤。
突发严重性的呼吸困难:突然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需要用力呼吸。呼吸时可能需要附加张大嘴巴耸肩等动,或者坐着呼吸才会稍微舒服,严重者可伴有口唇发紫、胸闷憋喘、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濒死感。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有没有胸部疼痛感觉?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没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有没有加重?
有没有咯血的症状?咯血量是多少?什么颜色的?
发病之前是否受过外伤?受过什么外伤?受伤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受伤后进行了那些治疗?做的什么检查?
有什么基础疾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传染病病史?
当医生怀疑是创伤性气胸时,常通过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胸部X线(胸片)和64层CT胸部(肺)平扫等检查来确诊。
视诊:检查患者胸部是否有外伤,。医生通过查看胸廓的正常轮廓、呼吸时胸部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气胸。还可以通过观察呼吸难易情况、鼻翼是否煽动、口唇是否存在紫绀来判断缺氧情况。
触诊:通过触摸气管是否偏向一侧,触摸皮肤是否出现类似捻发的感觉,从而确定是否有气胸。
叩诊:通过用手指叩击患者胸部是否呈鼓音为诊断气胸提供证据。
听诊:通过听诊器可听到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有时可以听见气体通过伤口进出胸腔时,发出的小儿吸吮样的声音。
胸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如果患者出现血气胸,则应该及早进行胸腔穿刺。
胸部Ⅹ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以显示肺萎陷的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
胸部钝性创伤中血胸常与气胸同时存在,CT检查对于判断胸腔积液有很好的辅助价值,也是确诊血气胸的重要诊断标准。
患者存在外伤病史,伤及胸部,表现出胸部疼痛、呼吸困难、咯血以及休克等症状,再结合X线、CT等检查,即可诊断创伤性气胸。
创伤性膈疝主要为胸腹部暴力所致,常为多发伤,是指膈肌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过膈肌裂口进入胸腔即创伤性横膈疝。因胃、空肠、回肠、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脾等是腹内位器官活动性大,所以膈肌破时,这些脏器易疝入胸腔。因此时患者病情危重,膈疝症状易于被掩盖,故救治过程中常不易及时诊断或漏诊。创伤性膈疝一旦误诊、漏诊,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亦较高,因此,高度怀疑膈疝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查,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胸部损伤严重,病情危重的病例中;强大的胸腹腔压力差也可致膈肌破裂,但因为膈肌裂口较小,伤后时间短,膈疝尚未形成,此时对患者进行CT检查也未能确诊膈疝。因此时患者均需上呼吸机,而呼吸机正压控制呼吸可干预膈疝的形成,脱机后由于胸内负压的持续作用,腹腔內容物不断涌入胸腔,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此时行腹部平片、钡餐、胸部CT等检查都可以确诊膈疝。故在胸部损伤严重,同时发生气血胸的病例中,应充分考虑到膈疝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检查、鉴别。
小量闭合性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闭合性气胸,应积极进行抽气治疗,对症处理。开放性气胸应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张力性气胸应该迅速进行胸腔排气解压。
小量闭合性气胸可自行吸收,不需须特别处理。中、大量气胸可先行胸腔穿刺,若抽不尽、抽气不久又达抽气前的积气量、另一侧亦有气胸、合并血胸者,行全身麻醉或机械通气等,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可用大型急救包,多层清洁布块或厚纱布垫,在伤员深呼气末敷盖创口并包扎固定。要求封闭敷料够厚以避免漏气,但不能往创口内填塞;范围应超过创缘5厘米以上,包扎固定牢靠。给予输血、补液和吸氧等治疗,纠正呼吸和循环功能紊乱,同时进一步检查和弄清伤情。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尽早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清创术并安放胸腔闭式引流。若胸壁缺损过大,可用转移肌瓣和转移皮瓣来修补。如果有肺、支气管、心脏和血管等胸内脏器的严重损伤,应尽早剖胸探查处理。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在于迅速行胸腔排气解压。可用大号针头在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刺入胸膜腔,即刻排气减压。若张力性气胸系胸壁上较小的穿透性伤口引起,应立即予以封闭、包扎及固定。疑有严重的肺裂伤或支气管断裂,或诊断出食管破裂应进行开胸探查手术。纵隔气肿和皮下气种一般不须处理,胸腔排气解压后多可停止发展,以后自行吸收。极少数严重的纵隔气肿,尤其偶因胸膜腔黏连而不伴明显气胸者,可在胸骨上窝做2~3厘米长的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颈浅筋膜和颈阔肌,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直至气管前筋膜,切口内以纱布条作引流,气体即可从切口排出。
大部分创伤性气胸不需要药物治疗,仅在开放性创伤及伤口污染时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当创伤为开放性时,应在12小时内肌肉注射破伤风疫苗,目的是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
当创口出现严重污染时,应及时彻底清创并在2~6小时内使用抗生素,目的是预防细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当患者有开放性创口时,应及时进行彻底的伤口清创,必要时进行缝合,预防伤口感染,加速伤口修复及愈合。
胸腔穿刺术目的是迅速抽吸出胸膜腔内的气体,尽早解除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当胸膜腔内的气体较多时,则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如果患者是闭合性气胸,胸膜腔内进气量较少时无需特殊处理,而当胸膜腔内进气量较多时,则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
如果患者是开放性气胸,需要及时堵住开放的伤口,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然后再进行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
如果患者是张力性气胸,由于张力性气胸是可以迅速致死的急重症。因此,需要迅速用粗大的锐头器物(如粗针头或笔管等)对胸腔进行穿刺,从而减轻胸膜腔内压力。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实施胸腔闭式引流。
创伤性气胸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痊愈,不留后遗症。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胸片。
该病能治愈,复发可能性极小。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血胸等并发症。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紧急的情况,可能迅速导致患者死亡。
创伤性气胸患者痊愈出院后一月需要复查一次胸片。此外,当突然出现胸痛、胸闷、气短时,应考虑气胸复发,应当及时再次就医。
创伤性气胸患者术后要多补充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类的食物,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同时应注意戒烟、限酒。
若为手术患者,应多吃补充蛋白、高纤维素类食物,如蛋类、瘦肉、牛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少吃辛辣刺激以及海鲜类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喱等,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若为普通患者,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每天的食物应该包括谷薯类、畜禽鱼蛋奶类、豆类、坚果类食物。
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所以应戒烟。饮酒会增加患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风险,所以应戒酒。
创伤性气胸患者术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清洁,尤其是术区清洁,避免暴力牵拉等情况出现,注意饮食,注意休息,定期换药,不适随诊。
如果有过敏药物,应先告知医生。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要漏服或多服,若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水肿或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减轻伤口疼痛。合并休克、昏迷者取平卧位。观察封闭伤口敷料有无松动、滑脱或渗血。关心、体贴病人,说明症状不适的原因,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创伤是导致创伤性气胸的唯一因素,因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式。
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坠落及刀刺及枪击伤,在医疗过程中注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避免医源性气胸。
4537点赞
[1]陈孝平,汪继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9-251.
[2]CourtneyM.Townsecd,Jr.R.DanielBeauchamp,.MarkEvers,etal.克氏外科学.(彭吉润王杉译)19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653-1654.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12.
[4]贾兵.创伤性气胸[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003:78-80.
[5]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23.
[6]徐克,龚启勇,韩萍医学影像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7-137.
[7]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3-214.
[8]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6-112.
[9]杨慧君,刘德明,应大君实地解剖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5-15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