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组遗传或先天性疾病,特征为多系统和器官发育不良及新生物形成,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和眼。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已有40多种疾病,其中以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脑-面血管瘤病、小脑视网膜血管瘤病等最为常见。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原则,不同疾病类型,其预后也不一样。
常见的有两种纤维瘤病,是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和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主要是外胚层神经组织发育不良、过度增生和肿瘤形成。
神经胶质增生性硬化结节,广泛出现于大脑皮质、白质和室管膜下。
本病为胚胎期外胚层组织体细胞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失调或成熟失当的结果,多为散发病例。
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组先天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面血管瘤病多认为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出生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者、孕早期缺乏营养者、受辐射者容易患本病。孕期抽烟、酗酒等因素也容易诱发本病。
本组疾病的大多数疾病属于家族遗传,当基因出现缺失、移位、重排等,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细胞异常和错构瘤形成。
本组疾病多认为是由原始外胚层分化缺陷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组织体细胞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失调,可导致本病。
孕期抽烟酗酒、生病、感染细菌、病毒或情绪不佳、营养不良、服用某些药物等。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污染、频繁接触X线等。
神经纤维瘤病患病率为30~40/10万;结节性硬化症发病率为1/10万;脑-面血管瘤病发病率为2/10万,多散发病例,部分呈现家族性发病。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者、孕早期缺乏营养者、受辐射者,易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容易患本病。
不同类型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其症状也存在差异。神经纤维瘤病主要有皮肤症状、神经症状、眼部症状。结节性硬化症主要是神经系统损害、皮肤损害和其他脏器的损害。脑-面血管瘤病主要表现在皮肤改变、眼部症状、神经系统症状。
几乎所有患者存在皮肤牛奶咖啡斑。大多数在出生后已有,形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好发于非暴露部位,不突出于皮肤表面。数量在6个以上,青春期前直径大于5mm,青春期后直径大于15mm。部分患者有雀斑和色素沉着,出生时罕见,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出现。
皮肤和皮下肿瘤最常见。皮肤肿瘤位于皮内,形成软和硬的丘疹,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其他还有周围神经或神经根肿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
视神经肿瘤最常见症状是单侧难以纠正的视力丧失,部分患者出现颜色分辨困难,视神经乳头苍白或突眼。
色素减少或黑色素减少性斑痣∶生后即可出现。大小不一,常呈岑树的树叶状,称为叶状白斑。
面部血管纤维瘤∶习惯上称为皮脂腺腺瘤。多于4岁左右时出现。对称分布于鼻周的双颊,呈蝶状。
其他皮肤表现∶鲨鱼皮斑、甲下纤维瘤、微小纤维瘤和牛奶咖啡斑。
癫痫和智能减低∶癫痫和智能减低多同时存在。婴儿期多表现为肌阵挛性痉挛发作,伴有或不伴有脑电图高节律不整。儿童和成人多表现为全身性强直一阵挛、简单性部分婴作
其他神经系统表现∶皮质、皮质下、脑室壁的结节性错构瘤,室管膜和脑室侧孔的巨细胞瘤以及偶见的颅内巨动脉瘤和动脉扩张等,按照各自病变的解剖定位和性质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大脑半球、锥体外系和小脑病损、梗阻性脑积水和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脑干和脊髓受累极为罕见。
视网膜晶状体瘤∶视网膜晶状体瘤是先天性错构瘤,见于50%的患者。有两型,钙化性错构瘤,位于视盘和其附近,呈桑赛突起,白色或灰黄色;扁平形错构瘤,位于视网膜周围,圆或椭圆形,表面平滑,白色或鲜肉色。
其他表现∶视神经错构瘤、虹膜色素减少病变、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和白内障等。
出生时即可见到红葡萄酒色扁平血管痣,多沿三叉神经第Ⅰ支范围分布,也可累计第Ⅱ、Ⅲ支,严重者可蔓延至颈部、躯干和对侧面部。血管痣边缘清晰,略突起,压之不褪色。
可有青光眼、突眼,有时伴有脉络膜血管瘤,当枕叶受累时,患者出现同向性偏盲。
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多为血管痣对侧肢体局限性抽搐。少见全身大发作和复杂性部分性发作。抗癫痫药物往往无效。
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导致神经节胶质瘤、甲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病变,还可出现肺间质性或囊性病变。
结节性硬化可出现不同的器官受累表现,肾脏可出现错构瘤、多囊肾、肾细胞癌,心脏可出现心脏横纹肌瘤,肺可出现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色素沉着、雀斑,伴有神经纤维瘤,出现癫痫发作、色素脱失斑、智能减退,出现红葡萄酒色扁平血管痣、青光眼、突眼、癫痫发作,应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色素沉着、雀斑,伴有神经纤维瘤。
患者出现癫痫发作、色素脱失斑、智能减退。
患者出现红葡萄酒色扁平血管痣、青光眼、突眼、癫痫发作。
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时需要及时就诊。
本病的患者出现症状时应该就诊于神经内科、眼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皮肤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
亲属中是否有此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听力丧失、耳鸣、突眼、癫痫、偏瘫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到医院做过什么检查?
如CT和MRI对发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特别是双侧听神经瘤对诊断病情具有决定性价值。
常规X线检查对发现和诊断骨骼病变价值较大。较有诊断价值的发现有蝶状骨发育不良和长骨皮质变薄伴有假关节形成。
发现虹膜错构瘤对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价值极大,发现后囊下晶状体混浊对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有价值。
有助于早期发现听神经瘤。
头颅平片和CT有助于发现钙化的颅内错构瘤,CT和MRI更有助于发现等密度和低密度的颅内错构瘤。
有助于诊断婴儿痉挛和其他形式的癫痫发作。
头颅X线平片:有助于发现颅内钙化。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发现是大脑皮质表面的钙化影像,表现为以枕、顶和颢叶为主的曲线形、双轨状沿脑回走行的钙化带。此外,还可见脑表面小动脉和脑内小血管的钙化影像。头颅X线平片也有助于发现颅骨左右不对称、岩骨锥体高突、颅骨板障增厚和鼻窦和乳突气泡增大等。
头颅CT:有助于发现颅内钙化和单侧脑萎缩。
头颅MRI:无助于发现颅内钙化。增强 MRI对确定软脑膜血管循的范围有一定价值。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脑血管造影:用于发现毛细血管、静脉和静脉窦畸形。
无论有无癫痫发作的临床证据,脑电图检查发现有癫痫波电活动时皆有诊断价值。
有大脑皮质钙化时,于病变侧记录的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低电压,于病变对侧可能发现癫痫样活动。
6个或以上的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前最大直径5mm以上,青春期后15mm以上。
2个或以上任意类型神经纤维瘤或一个丛状神经纤维瘤。
腋窝或腹股沟褐色雀斑。
视神经胶质瘤。
两个或以上虹膜错构瘤。
明显的骨骼病变。
一级亲属中确诊有Ⅰ型神经纤维瘤的患者。
上述标准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可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
双侧前庭神经鞘瘤。
单侧前庭神经鞘瘤,但有家族史。
单侧前庭神经鞘瘤加脑膜瘤、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瘤等任意两种肿瘤。
多发性脑膜瘤加单侧前庭神经鞘瘤、雪旺氏细胞瘤、神经胶质瘤、神经纤维瘤中任何两种肿瘤,和青少年晶状体后包膜下混浊。
患者符合以上任意一条可诊断为神经纤维瘤Ⅱ型。
该病的诊断标准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主要特征有11个,次要特征有9个。具备一个主要特征加一个次要特征,可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
诊断标准是有典型皮肤的脑面血管瘤,加上一个以上的其他症状,如青光眼、癫痫或突眼即可诊断。
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药物无法彻底治愈,多采取对症治疗。神经纤维瘤生长迅速伴有疼痛,应尽早手术治疗。出现症状性癫痫发作可用抗癫痫药物控制。
用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肾脏血管肌脂瘤和脑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的治疗。
用于婴儿痉挛症的控制首选。
小剂量应用于脑-面血管瘤病,抗血栓治疗可预防脑血流受损和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害的进展。
能够防止水肿,降低颅内压,对于青光眼有一定效果。
用于周围性神经病有辅助作用,修复被损坏的神经。
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轻重、年龄等综合考虑,若为颅内肿瘤和压迫脊髓的肿瘤应予以手术,而皮下神经纤维瘤若不影响美容和功能可暂不处理。
皮肤病变如面部血管纤维瘤或大的鲨鱼皮斑,影响美容时可考虑手术,梗阻性脑积水需短路引流手术治疗。
若癫痫发作难以控制且颅内病变广泛时,可行脑叶或大脑半球切除术。青光眼应视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皮肤血管痣可以用激光治疗。激光通过热原理,作用于局部皮肤,导致病变组织坏死脱落。副作用为可能形成瘢痕。
神经皮肤综合征不能治愈,因病情复杂,多影响自然寿命。具体的存活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有密切关系。治疗后根据情况3~6个月复诊,出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神经皮肤综合征不能治愈。
因病情复杂,自然寿命不长,具体生存周期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措施。
本病一般3~6个月复诊一次,根据情况需要延长或缩短回访时间。
神经皮肤综合征患者术后要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多食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和肾脏等,如西蓝花、西红柿、菜花、油菜、菠菜、瘦肉、鸡蛋等。
不能抽烟、喝酒、喝浓茶。
不吃油腻,太咸、太甜、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不利于局部恢复,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
由于神经皮肤综合征属于遗传性、先天性疾病,护理首先要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采取对症治疗。术后注意预防感染,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后遵医嘱复诊。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营养,适当运动。
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在家用药若有使用抗癫痫类药物,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可将药物放在餐后服用。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护理最重要的是要防止皮肤感染,本病很容易继发感染,导致蜂窝组织炎,且需经常翻动身体防止褥疮发生。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防止血栓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出院后遵医嘱复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按时、按量服药,如出现恶心、头晕、乏力等需要及时就诊。服药期间检查肝功能、肾功能。
避免创伤导致意外。
注意加强日常防护,以防感染。
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不能随便停药。
术后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感染。
激光治疗术后需注意7~14天创面不沾水,局部用抗生素药膏涂抹,外出时注意防晒,防止色素沉着。
目前对神经皮肤综合征的遗传方式、确切病因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解决。预防的关键是在怀孕初期避免接触感染、药物、放射线等,做好各项产前诊断。
孕妇一定要进行定期产检,尤其是居住地周围存在放射源或曾经有放射源暴露的地方,需加强重视,监测有无异常情况。
孕期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规律作息,不过于劳累。
孕期合理规范用药,不随意购买自行应用抗生素类药物。
孕期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工作环境恶劣,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孕期妇女避免应用药物,特别是某些致畸性药物,如四环素、丙米嗪、过量维生素A等。
4060点赞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楚慧.皮肤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15-76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