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具有特殊基因和分子改变的前列腺癌的罕见病理亚型。本病极为罕见,无特殊发病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血尿、尿痛等症状,可伴有肾积水等并发症。
这一类型的肿瘤通常指形态学为典型的腺泡型或导管型前列腺腺癌,但经过免疫组织化学(突触素、嗜铬粒素A)证实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可以散在局灶性表达,甚至可以多灶区弥漫阳性表达。
这一类型的肿瘤通常指在形态学典型的前列腺腺癌中含有不同比例的、显著嗜酸性颗粒状胞质的细胞,这些细胞嗜铬蛋白阳性,且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这种细胞称之为“潘氏细胞样变”。
细胞多呈局限性、浸润性缓慢生长,尽管组织结构像癌,有恶变倾向,但较少发生转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排尿困难等。
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细胞核特点的高级别肿瘤,瘤细胞较小,核仁不明显。恶性最高且容易发生转移,疗效欠佳,需尽早接受全身治疗。
较为罕见,可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前列腺腺泡性癌相伴存在,细胞呈大的巢状分布,周边细胞核栅栏状排列,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明显,体积大,核分裂活跃,常见地图状坏死。
是一种少见的双相性癌,具有两种不同形态学癌的成分,一种是神经内分泌成分,另一种是普通型腺泡性腺癌,在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中较为常见,早期治疗10年的生存率可以高达90%以上。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障碍等因素有关,可受饮食、生活习惯、感染等多种因素所影响,不具有传染性。
患者出现内分泌障碍时,可致身体毒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逐渐诱发癌细胞扩散形成本病。
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可致身体代谢障碍,从而引发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
如患者经常熬夜,可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引发此病。
如糖尿病等,可诱发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好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发病率相对较少,仅占前列腺癌的1%~5%,其中尤以小细胞癌居多。研究发现,50%的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组织中混合有腺癌生长。
本病好发于直系亲属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史者,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血尿、尿痛等症状,可伴有肾积水等并发症。
本病患者早期一般无症状出现,可表现为尿急、少尿、尿频等症状。
本病患者可表现为排尿困难、少尿症状加重等。
本病患者可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痛、尿潴留、膀胱结石、上尿路积水、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肾感染。
表现为腰骶椎区及左侧髂骨区疼痛。
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排尿困难、恶心、呕吐、血尿等。
患者可表现为营养不良、贫血、无法进食、消瘦、水肿等症状。
患者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尿失禁、血尿、夜尿增多、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优先建议患者于泌尿外科就诊,经过前列腺活检、直肠指检、前列腺核磁等检查,排除肾结石病症后确诊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还需要与肾结石相鉴别。
出现排尿困难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夜尿增多、尿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少尿或多尿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出现哪些症状,如血尿、尿痛、排尿困难等?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有无糖尿病等原发疾病?
之前有无进行相关治疗?
通过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性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利于医生确诊。
通过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观、有无肿块、扩散范围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
对血液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如果血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于正常水平,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前列腺炎症或癌病变,利于医生确诊。
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具有排尿困难、尿痛等临床症状。
前列腺核磁显示肿瘤占位,前列腺活检发现癌细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过高。
病理诊断时目前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可见嗜铬素A、突触素和CD56等阳性。
主要表现为腹部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通过超声检查和临床症状可鉴别。肾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强回声伴有声影,而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无此影像,可以进行鉴别。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较为罕见,可进行药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进行防控,常见药物有索拉菲尼、异长春花碱、拉罗替尼,治疗周期较长,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性治疗。
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血压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等。
适用于癌症抑制,仅用于静脉注射,严重肝功能障碍者、孕妇及哺乳妇女禁用。
适用于儿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是一种从植物红豆杉的树皮中所提取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感染。
主要作用为抗癌,可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骨髓抑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本病无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预后情况较差、死亡率高,目前不能被治愈,具体生存时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一般为1月复诊一次,进行相关检查控制病情进展。
本病目前不能治愈,但是需要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患者具体生存时间取决于疾病控制情况。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患者应按时复诊,一般为1月一次,可进行X线、CT、核磁等检查判断病情发展情况,以便进一步控制治疗。
患者的饮食可与正常人无异,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类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蛋肉类等;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
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类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蛋肉类等。
饮食宜清淡,控制患者食用盐及食用油的摄入量,避免油腻,多喝水,促进代谢。
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胃肠吸收功能。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患者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配合治疗,注意病情监测,防止病情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及机体代谢。
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化疗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发应,出现严重不适者及时就诊。
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较大波动,多与家人沟通和交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勇敢对抗病魔。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温度变化时注意保暖,并积极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注意定期体检等进行预防。
保持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如规律作息,勤洗手等,防止感染。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发其他病症。
积极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机体代谢力,保持身体健康。
4087点赞
[1]朱莎,刘振华,陈铌等.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9,40(12):956-960.
[2]葛均波,徐永建,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19-722.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81-886.
[4]忻志祥,迟辰斐,朱寅杰,潘家骅,董柏君,薛蔚.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2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8:257-25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