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类型,属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皮肤、关节和消化道广泛的小血管炎,肾脏受损后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经过积极救治,预后一般良好。病情迁延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远期预后取决于肾脏恢复情况。
小儿紫癜性肾炎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接种疫苗、过敏等有密切关系。小儿紫癜性肾炎好发于过敏体质儿童、常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虫咬、药物等因素容易诱发。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多数患儿属于过敏体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药物,其他如花粉、油漆、预防接种等使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可引起本病。
某些患儿在发病前曾接种过疫苗,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发生该病。
接触某些有毒性的昆虫,被咬伤后昆虫的分泌物作为抗原进入体内。
患儿接种疫苗、服用药物,免疫系统异常被激活,诱发此病。
患儿在发病前食用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等。
小儿紫癜性肾炎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两季居多。
小儿紫癜性肾炎多发生于2~8岁的过敏体质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部分患该病的患儿,尤其是病情反复的患儿,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经常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风险较高。
小儿紫癜性肾炎症状轻重不一,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起病一个月内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伴血压增高及水肿。多数患儿伴有消化道症状,少部分伴有关节肿痛。少数病例可能发展成慢性肾炎,导致慢性肾衰竭。
反复出现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及臀部,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数日后转变为暗紫色,最后呈棕褐色逐渐消退。
大多数患儿会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约2/3的患儿出现腹痛、呕吐,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可有少部分患儿伴有血便、黑便。
小部分患儿出现关节肿痛,如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
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可伴有血压增高、水肿等。
患者持续肾损,没有及时治愈,病情迁延导致慢性肾炎。
随病情的进展,高血压未控制,出现代谢产物潴留,引起肾功能减退。
患儿出现紫癜性皮疹,尿液呈淡红色、下肢水肿等症状,需要立即到儿科、急诊科、肾内科就医,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腹部超声等检查,来确诊为小儿紫癜性肾炎。本病需注意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患儿出现紫癜性皮疹,尿液呈淡红色,下肢水肿需要立即就医。
已经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尿色改变,需要立即就医。
患儿出现腹痛、呕吐、关节肿痛需要及时就诊。
患儿出现皮疹、尿色改变、下肢水肿等需要就诊儿科。
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需要到急诊科就诊。
患儿伴有血压升高、尿色改变可以到肾内科就诊。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皮疹?是否服用药物或注射疫苗?
近期有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有没有被虫咬过?
以前有没有过敏史?
是否做过检查和治疗?
检查血常规查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情况,由于出血可能造成贫血,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增加,血小板大多数正常或略增高。
检查尿常规会发现红细胞、蛋白、管型,有助于明确诊断。
血沉轻度增高。
腹部肾脏超声检查有利于了解病情。
肾脏组织病理活检,主要目的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炎进行鉴别。
已确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压升高伴有水肿,可初步考虑小儿紫癜性肾炎。通过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中发现红细胞、蛋白、管型,或肾穿病理可以明确诊断。
过敏性紫癜为出血性斑丘疹,对称分布,多见于下肢和臀部,血小板正常一般较容易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明显减少。
临床表现水肿最常见,大多数血压正常,结合临床患者无紫癜皮疹,辅助检查和患者无过敏史可相鉴别。
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应积极去除致病因素,以抗过敏,增强免疫力为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周期为1~2个月。
常用药物泼尼松,主要作用是抑制机体的异常免疫。
常用药物有雷公藤多苷、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药期间注意不良反应,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需要立即停药并复诊。
常用药物是氯雷他定,主要作用是抗过敏。
此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小儿紫癜性肾炎经过正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治愈,一般情况下不影响患儿生存期,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治疗后及时复诊,以防病情反复和加重。
小儿紫癜性肾炎大多数可以治愈,少部分发展成慢性肾炎,较难治愈。
小儿紫癜性肾炎一般不影响生存周期,如病情极为严重,可导致死亡。
小儿紫癜性肾炎治疗1~2月后,复查肾脏功能和尿常规,以防病情加重,出现慢性肾炎。
小儿紫癜性肾炎患儿的饮食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以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促进机体恢复。
病情轻的患儿饮食易清淡,少食多餐,多喝温水。
急性期尽量避免食用海鲜、鸡蛋、牛奶等可能致敏的动物蛋白,对蛋白质不过敏的患儿可食用鸡蛋、肉类,多吃点新鲜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如青椒、白菜、西红柿、甘蓝、香蕉、苹果等。
病情较重的患儿应限制饮食,给予无渣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给予静脉营养。
对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应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舒适、棉质的内衣,避免抓伤皮肤,导致感染。严密观察患儿的尿量、颜色,出现尿量减少、颜色发红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舒适、棉质的内衣,保持干燥,避免抓伤皮肤,导致感染。
严密观察患儿的尿量、颜色,出现尿量减少,颜色发红,需要立即告知医生。
遵医嘱服用药物,应用药物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患者密切观察皮肤、胃肠道、尿量,以及尿色等变化,出现皮疹、腹痛、血尿等及时复诊。
患者需注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若出现四肢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于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应加强补钙,避免感染。
小儿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平时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过敏体质的人要进行筛查。
过敏体质的患儿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以此来筛查小儿紫癜性肾炎。
小儿紫癜性肾炎主要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表现形式,预防本病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勤洗手,室内定期通风。外出时可以戴口罩。
平时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身体条件允许每天适当活动1~2小时。
合理搭配饮食,出现过敏性紫癜积极救治,必要时去医院检查过敏原,已经明确的过敏物质要避免接触。
4015点赞
[1]王卫平.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2-164.
[2]石义兵,吴阳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8):139-1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