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多发群体为左心内膜炎患者,主要病因是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造成。临床症状常为发病迅速,经常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还包括局部感染病灶,临床治疗采用敏感抗生素消炎抗菌治疗和根据病情对症治疗为主。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葡萄球菌败血症,或者直接从面部感染灶向颅内扩散。此外,颅脑感染、面部感染、脑膜附近感染也可引起本病。本病好发于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颅脑损伤患者、皮肤创伤的人群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多发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面部痈疖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进一步引发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及腰椎穿刺时消毒不严也可并发脑膜炎。脑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儿脐带和皮肤的金葡菌感染也可继发脑膜炎。
国内资料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在50~60年代的病死率高达50%~77%。1970年以后病死率仍为55.5%,几十年后的今天本病病死率仍然很高。多发群体为左心内膜炎患者,无性别差异,常发生于左心内膜和脑部,未见明显发生地域。
存在面部疖、痈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人群,或存在脑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存在颅脑损伤,或接受颅脑手术的人群或接受了脑室置管引流术的人群都可能增加感染机会。
存在皮肤创伤、烧伤的人群,患有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的患者较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多发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
新生儿脐带和皮肤的金葡菌感染也可继发脑膜炎。
发病迅速,经常因病原体侵袭发生持久而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情绪激动、精神错乱、颈强直比普通脑膜炎明显,可并发脑脓肿。
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多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头痛。
头痛剧烈时有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
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情绪激动、精神错乱,或者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嗜睡等表现。
脑脓肿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疾病,可出现疼痛、精神症状变化等症状。病因是化脓性病原体破坏侵袭人体脑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情节严重可导致组织坏死或者炎症反应。
患者出现持久而剧烈的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CT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等均是必要的,本病应与肺炎球菌脑膜炎相鉴别。
出现脑膜炎受侵犯,左心内膜炎症有异色及感染改变情况下需及时就医。
出现败血症症状如寒战、高热、皮肤黏膜出血,关节痛等需及时就医。
出现并发症脑脓肿症状如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颅内压增高、持续性血压升高等情况立即就医。
可至神经内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就诊。
患者发生该情况长达多久了?
脑膜炎症状是否发生严重感染?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发病期间是否出现其它并发症?
发病是否存在周期性?
静脉采血,记录标签,对照结果,发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发生明显升高。
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腰穿可发现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呈现浑浊或脓性。白细胞数量增多,蛋白质含量升高,糖分和氯化物含量则不同程度降低。IgG和IgM可显着升高,病原学可采用细菌涂片、致病菌培养等检测。
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MRI。
医生通过颈肌抵抗力检查、抬腿试验、布鲁金斯基征试验等体格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出现颅内感染。
根据患者存在败血症、面部感染、颅脑损伤等临床病史,出现持久而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情绪激动、精神错乱、颈强直等症状,并通过脑脊液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可确诊。
肺炎球菌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呈散发,多见于冬春季,以婴幼儿及老年或有慢性病患者为多,但成人也可发病。本病常继发于肺炎或肺炎球菌败血症的过程中,其次为中耳炎、乳突炎及鼻窦炎等感染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脓肿等,通过病原学检测出肺炎球菌即可与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鉴别。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来确定采用药物治疗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抗菌治疗结合降低颅内压,降温,抗惊厥对症治疗,如果颅内压升高无法及时改善症状,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恶寒发热时高温给予物理降温比如热毛巾或者降温剂。
金葡菌对多数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应尽早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在药敏试验出结果前,宜采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苯唑西林、氯唑西林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也可用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替代。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菌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宜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或耐甲氧西林菌株过敏患者,和生理盐水混溶分两次对静脉缓慢滴注。利福平也是分二次口服,用药期间按时监测肝、肾功能,因为磷霉素对多种葡萄球菌都有抗菌活性,有微弱毒性,分两次静脉注射,亦透过组织和脑脊液中。等待体温下降后,连续服用2周一个疗程,为避免复发,停药后还须观察1~2周。
通常来说可以使用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反应或退热剂布洛芬。
甘露醇用于降低颅内压,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苯巴比妥用于治疗抗惊厥。
合并颅内脓肿的情况,如果颅内压升高无法及时改善症状,需要进行立体定向脓肿抽吸术或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脓肿残余,以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感染消退。穿刺脓肿腔时体积从小到大操作,适应症包括非典型脑脓肿、多发脑脓肿、颅内病灶等,也可以短期进行脑室引流。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治愈后不影响寿命。少部分患者治疗后会伴有癫痫、瘫痪等后遗症。治疗结束7~14天,应该进行复查。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能治愈,但是病死率很高,一般达到50%以上,存活期需结合患者个人情况说明。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可以治愈,治愈后不影响寿命,恢复情况其预后护理,机体状态,抗生素治疗密切相关。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少部分患者治疗后会伴有癫痫、瘫痪等,皮肤出现小脓疱疹症状或者脑积水。其次偶有皮肤感染,相应药物具有耐药性。
治疗结束7~14天,应该进行复查,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后期恢复情况。如白细胞数量正常,脑脊液致病菌培养显阴性则为健康,如不稳定保持长期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注意营养均衡,给予营养、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清新,做好环境护理,保持干净卫生和口腔护理。若出现精神错乱、皮疹性炎症等不良反应需进一步检查血常规检查或脑脊液检查。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挤压面部脓肿部位。
患者需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使用药物治疗,如出现恶心、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合并颅内脓肿术后患者需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不要沾水,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患者症状减轻后可遵医嘱逐渐开始活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做病情检查,养好良好体检习惯,若出现精神错乱、皮疹性炎症或小脓疱疹等不良反应需进一步检查血常规检查或脑脊液检查,多备抗感染药物避免创伤感染。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避免挤压面部脓肿部位,尤其是出现瘙痒、脓点,需要积极就诊治疗。
新生儿注意脐带处是否有红肿、分泌物出现等情况,需及时清理。
发作期间保持卫生,避免菌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的预防包括患者的睡眠,保证患者的饮食管理。保护皮肤的清洁程度,左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及早筛查。
左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及早筛查,患有精神错乱,颈强直明显,皮疹性炎症或小脓疱疹等人群需要及早观察。如果发现问题可一周进行一次初步筛查,筛查方式可通过肉眼目测、血常规测试等。
劳逸结合,三餐规律,保证患者的睡眠,保证患者的饮食管理。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保护皮肤的清洁程度,避免创伤或受到感染。
患有中耳炎、乳突炎、烧伤、颅脑损伤、左心内膜炎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家长应注意新生儿脐带断端情况,避免发生感染。
4525点赞
[1]龚书榕,王凌,周晓芬,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J].海峡药学,2018,030(009):20-22.
[2]朱心雨,胡雪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11).
[3]邢茜,江荣林,马伟斌,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C].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2014.
[4]陈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029(012):1145-1147.
[5]王芊,华川.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肺炎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05):43-4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