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由汉坦病毒所致的除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之外的另一个病理类型,以肺毛细血管渗漏和心血管受累为特征的综合征,前驱期表现为畏冷、发热、肌痛、头痛,伴恶心呕吐、腹泻;呼吸衰竭期表现为呼吸、心率增快;恢复期症状逐渐恢复,呼吸平稳。尚缺少特异性治疗,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利巴韦林,后期可以给予支持治疗。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汉坦病毒感染所致,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被严重感染,导致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血浆外渗,进入肺间质和肺泡内,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进而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由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病毒感染引起。汉坦病毒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肺泡内水肿和低氧血症,迅速发展为肺水肿和心肌抑制、低血容量所致的休克等。
目前已鉴定致病的汉坦病毒有11个种类。中国是汉坦病毒感染最多的国家,但中国感染发病以肾综合征出血热多见。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主要发生在美国及南美等地,传播途径尚未明确,可能是汉坦病毒存在于鼠类粪、尿等排泄物之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或接触感染人体所致。全年均有发病,春、夏季节最多,降雨量大和气候凉爽年份发病率高。
经啮齿类的粪、尿和唾液排出,以气溶胶或颗粒被人体吸入而致病,在密闭的空间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发病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为主。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病程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呼吸衰竭期(心肺期)和恢复期。其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头痛、咳嗽气促,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
发病之初有流感样症状,出现畏冷、发热、肌痛、背痛、头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可出现咳嗽、气促和呼吸窘迫,重症患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症状。
此时大多数患者呼吸平稳,缺氧得到纠正,体力可逐渐恢复。少数患者仍可见持续低热、乏力。
一些患者在发病前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症状。少数患者在呼吸衰竭期可出现睑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皮肤黏膜出血点或出血斑,部分患者在恢复期即可无肺综合征的表现。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大量血浆外渗,进入肺间质和肺泡内,引起心肌抑制,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进而导致心力衰竭。
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大量血浆外渗,进入肺间质和肺泡内,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出现肺水肿。
病毒感染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大量血浆外渗,导致低血容量,血液不能满足机体组织器官循环需要,进而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当患者接触了相应的传染源,出现畏冷、发热、肌痛、头痛、乏力等前驱中毒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病毒学检测、支气管镜检查等进行诊断,需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当接触了相应传染源,出现如畏冷、发热、肌痛、头痛、乏力等前驱中毒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
一般考虑呼吸内科或者传染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畏冷、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过以下症状?(如发热、肌痛、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发病前是否在野外作业或在密闭、通气不良的环境里工作过?
是否有鼠类接触史?
可检测是否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升高等现象。
可见是否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升高。
检测血液中汉坦病毒RNA或血清汉坦病毒IgM和IgG,可确诊本病。
可以观察到气道是否表现正常,气管吸出物有无总蛋白增高。
可见双肺间质是否出现浸润影或间质和肺泡均出现浸润影。
检查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是否出现延长。
可应用常规PCR、免疫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全血和血凝块研磨物。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断为本病:
有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病毒感染史。
有发热、乏力等中毒症状,还有迅速出现咳嗽、气促、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增快、缺氧等呼吸窘迫症。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升高,血细胞比容增大,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降低,X线胸片示间质性肺水肿。
患者血液中可见检测出病毒RNA或血清检查血清汉坦病毒IgM和IgG阳性。
患者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寒战、高热,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关节痛,咽痛和咳嗽很常见,儿童、老年人及身体衰弱者,可并发肺炎,在临床上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容易混淆,确诊依赖鼻咽分泌物核酸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
败血症和钩端螺旋体病均可以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但常规检查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常出现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大和血小板减少可以区别。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血管渗透性增高所致的肺水肿,因此肺动脉楔状压是低的,早期X线胸片检查是两侧肺间质渗出为主。心源性肺水肿是肺静脉充血所致,因此肺动脉楔状压是增高的,没有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重症细菌性肺炎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较难区分。细菌性肺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一般表现为肺泡炎症,可为大叶性肺炎,也可为小叶性肺炎,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多为干咳,肺部为弥漫性间质浸润,抗生素治疗无效。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目前尚缺少特异性治疗,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利巴韦林。一般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呼吸循环支持等。
仔细监护,认真观察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情况。
发病后应早期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高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
均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在病程早期一般有效。
是目前治疗变应性咳嗽最常用的药物,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第二、三代抗组胺药物。
如地塞米松,早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少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防止感染扩散引起的败血症。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或低血氧时,应及时给于氧疗,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这些是成功抢救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关键。对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伴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者,有条件可试用体外膜氧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
心肺期应避免过多补液,特别是过量输注血浆等,以防加重肺水肿。治疗中也应防止低血容量,可使用漂浮导管测定肺楔压(PWP)或中心静脉压来了解和评估血流动力学情况。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经过及时治疗,治愈率可达到50%~60%;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到50%~60%。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患者治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患者应忌辛辣刺激的食品,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有润肺、排痰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品,辛辣刺激食品多易刺激呼吸道,使本病症状加重,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梨和萝卜,可以滋润肺部。
尽量忌烟忌酒,防止烟酒对呼吸道、肺部的损伤。
对于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患者需加强护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促进疾病痊愈。
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合理作息,避免劳累,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忌烟酒,保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多饮水,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等。
注意尽量避免接触老鼠以及其污染过的物品,防止诱发疾病。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发生与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病毒有关,所以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老鼠常见)以及其污染过的物品,防鼠灭鼠,防止感染。
在家庭中应用药物或机械等方法灭鼠。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以及其污染过的物品,防止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妥善保存食物。
4753点赞
[1]白雪帆,王平忠.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1(04):241-245.
[2]邵臻,刘沛.汉坦病毒肺综合征[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5):8-10.
[3]龚震宇,龚训良.201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首次发现一例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本地感染病例[J].疾病监测,2019,34(12):113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