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是常见急症之一,多在进食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食物未经仔细咀嚼而咽下等情况下产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异物种类多样,以鱼刺、肉骨、义齿等最为常见,可有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与呼吸道症状等临床表现,本病确诊后,应及时经食管镜或胃镜取出异物。
食管异物是食管常见多发病,其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习俗、精神状况及食管疾病等因素有关,但最常见的原因为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进食匆忙、食物未经仔细咀嚼而咽下引起。
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喜欢把硬币、证章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偶有不慎即可被吞入食管。
吞咽功能不健全,食用带有骨、刺或核类的食物,不慎咽下。
进食哭闹或嬉戏,易将口内食物囫囵咽下或将异物误咽。
磨牙不全,食物未经很好咀嚼即咽下,造成食管异物。
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使鱼刺、鸡骨、肉骨被误咽入食管。
义齿过松,食物粘性过大或口腔黏膜感觉减退,使义齿脱落,随食物进入食管。
睡眠时觉醒程度低下,义齿脱落,误咽入食管。
掺杂于食物中的细小核、骨刺被误咽入食管。
食管本身存在管腔狭窄、痉挛等疾病。
吞咽功能失调,咽部感觉减退而造成误咽。
不良劳动习惯,如木工、鞋匠或装修工将钉、螺丝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
麻醉未清醒,昏迷或精神病患者,在神志不清时可有误咽。
自杀未遂者。
沿海地区习惯于将鱼、虾、蔬菜混煮混食,易造成细小鱼刺、鱼骨误吞。
北方粽子内包有带核的大枣或带骨的肉团,易造成误咽。
北方过节时习俗在饺子内置金属硬币,易造成误咽。
在入睡、醉酒、昏迷、麻醉状态时易发生误吞误咽。
全麻时义齿脱落,镶牙时牙模脱落,插管时套管脱落等。
食管肿瘤、食管瘢痕狭窄等,造成食物或较小食物存留。
纵隔肿瘤或脓肿形成占位病变,压迫食管,造成食管狭窄,易存留食物或细小异物。
咽反射消失或吞咽反射减退,易造成误吞误咽。
食管异物发病率最高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8.3%,近10年来有关食管异物的报道增多,但不是发病率增多而是搜集报道增多的缘故。食管异物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中以老人居多,幼儿次之。以10岁以下儿童与50岁以上成人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1。通常食管异物的发病率与当地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烹调方式及不良劳动习惯有关,沿江沿海地区异物以鱼骨鱼刺多见,山区盛产水果,以果核、果皮等多见。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咀嚼功能不全,食物未经很好咀嚼即咽下。另外,儿童喜动,进食时跑动、哭闹等,也易不慎将异物咽下。
饮食过急、进食匆忙导致,或老年人义齿脱落随食物咽入或睡眠时脱落误咽入等等。
食管异物的症状与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停留时间、部位、有无继发感染等有关,常见症状有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呼吸道症状、颈部活动受限、发热等症状。
吞咽困难与异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关。完全梗阻者,吞咽困难明显,流质难以下咽,多在吞咽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对于异物较小者,仍能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个别病人吞咽困难较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可带病数月或数年而延误治疗。
在异物偶然进入食管时,一般开始都有气顶,继之有异物梗阻在食管内的感觉,若异物在颈部食管时则症状更为明显,患者通常可指出异物在胸骨上窝或颈下部;若异物在胸段食管时可无明显梗阻感,或只有胸骨后异物阻塞感及隐痛。
上段食管疼痛最显著,常位于颈根部中央,吞咽时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转颈;中段食管疼痛可在胸骨后,有时放射到背后,疼痛不甚严重;下段食管疼痛更轻,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常表示食管异物对食管壁的损伤程度,较重的疼痛是异物损伤食管肌层的信号,应加以重视。通常光滑的异物为钝痛,边缘锐利和尖端异物为剧烈锐痛,食管黏膜损伤常为持续性疼痛,且随吞咽运动阵发加重。有时疼痛最剧烈处可提示异物的停留部位,但其定位的准确性很有限。
涎液增多为一常见症状,颈段食管异物更为明显,如有严重损伤还可出现血性涎液。在所有患病人群中以儿童涎液增多的症状明显且多见。导致涎液增多的原因是咽下疼痛、吞咽困难和食管堵塞的综合作用,异物局部刺激也可使分泌增加。一般依据涎液增多的症状,结合异物病史,可初步推断异物存留于颈段食管而不在胸段食管。
异物存留食管后可发生反流症状,其反流量取决于异物阻塞食管的程度和食管周围组织结构的感染状况,个别病人也可发生反射性呕吐。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在食管入口及食管上段的异物。异物较大或尖锐带刺者,可压迫喉或损伤黏膜引起炎症。 呕吐物的误吸或异物刺伤喉、气管壁,使部分异物从食管排斥到气管,形成所谓迁移性异物。
以食管入口处有尖锐异物或已有食管周围炎者为著,可因颈部肌肉痉挛造成颈项强直、颈部活动受限。
引起食管炎、食管周围炎、纵隔炎和颈深部感染等并发症时,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全身不适等症状。
食管穿孔后,吞咽的空气经穿孔外,进入颈部皮下组织或纵隔内,处理及时并无明显感染时,可逐渐自行吸收。
食管异物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尖形、粗糙不规则异物或嵌顿于食管时间较长异物,可发生食管破裂穿孔,致炎症向外扩散引起食管周围炎症。感染较重,形成积脓时,称为食管周围脓肿,化脓性炎症经食管后隙侵及咽后隙,可并发咽后脓肿。
食管穿孔后,颈部食管可形成下颈深部蜂窝织炎与脓肿,炎症可由此扩散至上纵隔形成纵隔炎与脓肿。胸部食管,异物常嵌顿于主动脉弓及支气管分叉部位,一旦发生穿孔称为化脓性纵隔炎,是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多有高热、脓毒血症等全身中毒表现,X线显示为纵隔明显增宽。炎症继续发展,还可引起胸膜炎、脓胸、血气胸、心包炎、肺坏疽等并发症。
食管中段异物嵌顿,未及时取出致食管管壁穿破者,易导致食管周围化脓性感染,病变累及主动脉弓或锁骨下动脉等大血管,引起致命性大出血,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或便血。其中以穿破主动脉弓为最多,其他尚有左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降主动脉及心包等,若穿通心包,进入右心房,则形成食管心包瘘。怀疑大血管穿孔,应采取积极措施,如开胸探查,修补血管穿孔等,可挽救生命。
异物嵌顿压迫食管壁致管壁坏死,累及气管、支气管时,可并发气管食管瘘,食管狭窄发生于食管异物所引起的局部糜烂与溃疡后。
非尖形异物长期存留于食管内可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等,原因多为食管分泌物逆流入气管或形成气管食管瘘等所致。
对怀疑有食管异物的患者,都需要及时就医。一旦诊断明确,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应尽早内镜下取出,越早越好,以免炎症加剧或出现并发症。
误吞异物出现呼吸困难,怀疑食管异物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误吞的是什么?多长时间?
是什么情况下误吞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等)
做过什么处理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诊断食管异物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可显影的食管异物(金属异物)应行颈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可确诊异物的大小、形态及部位。
可直接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位置、异物与大血管等重要结构之间关系,以及并发症情况等,异物检出率较高。
对有明确异物史,或者有明显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症状,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临床高度怀疑存在异物者,应考虑行食管镜后胃镜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取出异物。
根据患者明确的异物误吞史,并有吞咽困难、疼痛或其他症状,可初步诊断为食管异物。用间接喉镜检查下咽部,发现梨状窝有唾液存留。颈部检查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侧压迫食管时有刺痛,或移动气管有疼痛,此对尖形刺激性异物有诊断意义。
X线颈、胸正侧位检查对不透射线的金属异物可明确诊断异物的位置、大小等,对于枣核、鱼刺、肉骨等在X线下不显影的异物,应做食管钡剂检查,以确定异物是否存在及所处位置。凡疑有食管穿孔时,禁用钡剂食管造影,改用碘油食管造影,内镜检查可作为最后的诊断依据。
食管癌患者可以有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通常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但无明显误食史,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明确。
异物经喉进入气管,刺激黏膜立即引起剧烈呛咳及反射性喉痉挛而出现憋气、面色青紫等。
食管异物的患者均应及时取出异物,时间越长局部炎症反应就越大,不仅妨碍镜下观察也妨碍异物取出。尽早取出异物不仅可减轻病人痛苦,也可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
抗生素,对于异物停留时间较长、体质虚弱的患者,存在局部感染者首先需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等到病情有所好转,再施行手术,常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氨苄等。
主要用于胸段食管周围较小的脓肿,通过食管镜切开引流,亦有引流后在脓腔放入细导管进行灌注。
异物所引起的颈段食管周围脓肿和后上纵隔脓肿,可采用颈侧切开术。手术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施行,用手指触摸探寻异物,找到异物后予以取出。
异物所致脓肿大多很快破入胸腔,引起脓气胸,但仍有少数病人就诊时仍表现为后纵隔脓肿。第4胸椎以上的后纵隔脓肿可通过颈部切口引流,而第4胸椎以下可通过背部引流,纵行切开皮肤、皮下,分离肌层,根据脓腔大小切除小段肋骨1~2根,进入脓腔后吸净脓液。
对巨大异物或食管镜下难以取出的异物,无食管穿孔或穿孔早期,可切开食管摘除异物。
可采用前述之颈侧径路,进入食管间隙后由手指触摸到异物部位,将食管稍加游离后,切开食管,取出异物。
上或中胸段食管异物可采用右后外侧剖胸径路,如异物已穿破食管可采用后外侧剖胸切口。进入胸腔后切开纵隔胸膜,用手指触摸食管,找到异物后,在异物部位食管缝牵引线2根,切开食管,取出异物。
若患者合并食管穿孔、食管主动脉瘘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如有少量呕血,为大出血的先兆,应积极抢救。
在做食管镜前,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各项情况,除查阅X线片、判断异物位置、类型、形状、大小外,还应了解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患者,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和适应症。
纤维食管镜、胃镜是一类用光导纤维束制成的软性内镜,适用于吞咽困难或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X线检查后未发现阳性病变者;因颈椎病不能后仰、张口受限、全身健康状况差等原因,不能行硬性食管镜检查者;诊断明确的食管中、下段异物。
F管法应适用于外形规则、圆钝光滑类异物(如硬币、纽扣、围棋子等),若圆珠状异物完全堵塞食管,其周围无任何空隙让F管末端的隐性气囊超越异物时,则F管法难以实施。若外形不规则、粗糙甚至锐利的异物,如义齿等,则禁止采用F管法,此时应采用传统的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
若及时将食管中的异物取出,预后较好,但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经及时、规范治疗能够治愈。
食管异物及时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食管异物一般症状轻,且无并发症者,经过治疗取出异物后无需复诊,但若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根据自身情况复查胃镜、食管镜、胸部CT等。
食管异物属于临床常见急症,在误吞异物后不可再进食其他食物,应立即就医。取出异物后常规饮食即可,无特殊禁忌,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注意饮食调理。
误咽异物后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食管异物患者术前均需禁食水,异物取出后若无食管炎症反应,禁食6小时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2日后可正常饮食。异物超过24小时,且为粗糙尖锐异物,食管局部反应明显,疑有食管黏膜损伤者,术后禁食12小时,复查食管碘油造影未见异常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食管异物患者的护理主要是饮食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异物排出情况。
了解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
吞咽异物后会导致食管和食管黏膜损伤,需戒烟戒酒,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刺激食道黏膜的食物。
食管异物的预防较为重要,需改变饮食习惯,进食不可过于匆忙,要细嚼慢咽,进食时注意力需集中,不可在进食期间嬉笑打闹。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宜匆忙,尤其吃带有骨刺类的食物时。
教育儿童纠正将硬币及玩具放入口内玩耍的不良习惯。
睡前、全麻或昏迷患者,应将活动的义齿及时取下。
误吞异物后,切忌强行吞咽食物试图将异物咽下,以免加重食管损伤,增加手术困难,应立即来医院诊治。
4774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八年制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60.
[2]席淑新.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3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