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扁桃体疾病,好发于扁桃体上隐窝,长期处于阻塞、分泌物引流不畅,导致食物残渣、细菌、死细胞积聚,致不易溶解的钙、镁等有机盐沉积而形成结石。可能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咽部异物感、口臭、吞咽不适等症状,好发于口腔卫生不好的人群。
扁桃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扁桃体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考虑与年龄、细菌感染、药物因素等有关。
扁桃体结石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成年人扁桃体大,且表面凹凸不平,使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导致结石的形成。
慢性扁桃体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炎症反复刺激隐窝部位,导致隐窝口纤维化,引流受限。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细菌碎片形成干酪样物质沉积于隐窝,形成结石。
高血压药物、止痛药和抗抑郁药等,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导致口腔发干,扁桃体不能分泌足够的唾液将食物和细菌冲走,以致食物残渣、细菌、上皮组织、黏液等残留在隐窝内,形成结石。
食用辛辣食物,可刺激口腔黏膜,导致扁桃体纤维性增生,加重隐窝口的引流不畅和食物残渣的沉积,促进扁桃体结石的形成。
饭后不漱口、日常饮水较少,可能会导致异物积聚在扁桃体隐窝,从而诱发结石。
扁桃体结石在临床少比较少见,该疾病可能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导致患病率增加。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出现,一般是通过见检查来确定疾病。
不注意口腔清洁、口腔卫生环境差的人。
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炎症长期刺激扁桃体,容易导致结石生成。
大多数扁桃体结石患者由于扁桃体结石较小,没有症状。少数扁桃体结石较大者可出现口臭、吞咽困难、咽痛、耳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言语含糊不清、流涎增多等并发症。有时结石可自扁桃体上隐窝或舌腭弓处破出,形成瘘道。
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进行X线或CT扫描时偶然发现。
患者会出现口臭、吞咽困难、咽痛、耳痛咽喉反复疼痛、扁桃体肿胀、咳嗽等不适症状,扁桃体可见白色或黄色小点。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咽干、咽痒等症状,若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热症状。
扁桃体结石会刺激隐窝部位,导致炎症迁延不愈,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结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炎症、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对于有疑似扁桃体结石临床表现,或慢性迁延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对于有急慢性扁桃体炎症病史,且怀疑有扁桃体结石的患者,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
对于出现口臭、咽部异物感及反复疼痛,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及时就医。
患者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口臭等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口臭、吞咽困难、咽痛、耳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言语含糊不清、张口受限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急、慢性扁桃体炎等)
最近是否使用过药物?以前是否患有扁桃体炎?
咽部检查以手指触诊为主,可观察扁桃体的大致情况,可触及扁桃体内的结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当扁桃体结石暴露在隐窝表面时,可以通过探针检查来确定疾病,主要是可以触及到硬物,以及会出现沙沙声。
对于较深部的结石,手指触诊不易触及,需要借助X线及CT检查,可显示扁桃体区高密度影,可明确显示扁桃体处有结石存在,部分可显示结石的大小等。
扁桃体结石在CT上多表现为扁桃体隐窝或实质内的斑点状、小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影,CT值多在120 Hu以上。
扁桃体结石可以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既往炎症病史以及咽部触诊、探针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可以出现咽痛、吞咽困难、耳痛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可显示肿瘤性改变,因此可通过此项检查来与扁桃体结石鉴别。
由于舌骨韧带钙盐沉积导致,患者可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舌痛、头痛等症状,扁桃体窝触诊可触及坚硬骨性条索状物,影像学可与之鉴别。
可出现咽痛、口臭、扁桃体肿大等临床表现,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隐窝可见黄白色小点,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与扁桃体结石相鉴别。
表现为咽痛、颈部疼痛等,伴有发热、畏寒等症状,触诊较柔软,周围有明显水肿,需与扁桃体结石相鉴别。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扁桃体小结石可以不做治疗。当出现口臭、反复咽痛、吞咽不适等症状时进行治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用温水漱口,清除口腔细菌,注意饮食清淡、富含营养,增强免疫力。
适用于较小结石,可以用刮匙或钳子取出,个别的也可以用负压吸引取出。
当患者出现口臭以及口腔炎症疾病时,可以选择该药物来医治疾病,以缓解症状为主。
可作为治疗口臭或炎症的辅助用药,牙周炎患者、门齿填补者及对本药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当患者存在扁桃体炎症时,可以选择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疾病,青霉素适用于急性扁桃体感染的扁桃体结石患者。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愈扁桃体结石的有效方式,可以完全切除病变组织,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形成。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扁桃体结石的患者,或顽固性扁桃体结石、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扁桃体肥大等,可以考虑实行。扁桃体切除术属于有创治疗,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患者,需符合手术适应症方可进行。
扁桃体结石若体积较小,通常不会有不适症状,可能会自行脱落。若体积较大,可能会有不适症状,需进行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扁桃体结石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可治愈。
扁桃体结石的患者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后,一般不影响寿命。
扁桃体结石的患者治愈后,一般不需要复查。
扁桃体结石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改善饮食习惯。日常注意多饮温水,注意保养。
戒烟、限酒,多饮水。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草莓、柚子、苹果、西瓜、猕猴桃等。
少吃辛辣、刺激性和不洁的食物,少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
若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要进行清淡、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不宜进食过硬、过热及酸性食物,以免损伤创面。
对于较小的扁桃体结石,通常无需特别关注,做好日常管理,定期复诊即可。但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或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者,需避免发生继发感染,要注意进行护理。
了解各类抗炎、含漱液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养成每日早晚两次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防止细菌滋生和食物残留。
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保持卫生清洁,进食前要洗手,不吃不洁的食物。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病情加重要及时就诊。
扁桃体结石的病因以及发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细菌感染、药物因素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防止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也可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扁桃体结石体积较小时,通常无临床表现,可能无法发现,患者要定期体检,了解有无病变发生。一旦出现扁桃体肿痛、口臭、吞咽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适当增加总热量的摄入,以供机体代谢需要。
注意清洁卫生,要勤洗手,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的出现。
保持口腔卫生清洁,每日早晚两次刷牙,饭后要漱口,可以使用牙线、漱口水。
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4541点赞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8-283.
[2]陈金妹.浅谈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出血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97):279-280.
[3]余长亮,陶龙香,李小虎,余永强,刘斌.扁桃体结石的患病率及CT诊断[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08):604-607.
[4]朱国臣.儿童扁桃体巨大结石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02):180-181.
[5]凌医生.扁桃体也能长结石[J].家庭科技,2014(05):3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