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发生在掌跖的点片状浅表非炎症性剥脱的常见皮肤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又称层板状出汗不良,一般只发生于两侧手掌,也可出现于足底,甚至足背。
病因不明,真菌和细菌检查均阴性。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较轻的汗疱疹的亚型,而汗疱疹往往可以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因而剥脱性角质松解也和情绪有关。目前更多人认为本病是先天性异常,但很难证实。
摩擦会破坏表皮的屏障,容易造成角质层的分离,导致局限性剥脱。
浸泡、多汗均可破坏表皮屏障, 并且影响表皮的酸碱值,使得角质层失去酸性环境的保护,造成角质层的分离。
天气较热时,人体出汗较多,导致皮肤剥脱。
某些药物,如罗格列酮,部分患者使用之后可引起剥脱性角质层松解症。
如果患者出现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也可出现表皮剥脱。
发病患者常伴有汗疱疹等其他皮肤病,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
与刺激性物质长期接触也会诱发此病,如碱性洗衣粉、洗洁精等。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目前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该病暖热季节容易发作,好发于30岁之前的青年。
汽车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汽车,因手与方向盘的摩擦,可出现剥脱性角质层松解症。
建筑工人:工人在施工时经常接触砖块等,摩擦较大,且极易出汗,导致剥脱性角质层松解症。
洗碗工人、炊事员:因手部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所致。
多汗症患者:多汗容易浸湿手掌,造成剥脱性角质层松解症。
一般只发生于两侧手掌,也可出现于足底,甚至足背,反复发作,表现为环状的脱屑。鳞屑较薄,易脱落,基底无明显炎症,一般无自觉症状。
皮疹位于手掌,起始较小,类似于破溃的散在的白色点状小水疱,数目不定。
初起时手掌有较小鳞屑而成白色小点,是一部分角质层和下方分离而成,以后渐渐扩大,很像已经干瘪的水疱疱膜,容易自然破裂,鳞屑较薄,易脱落,基底无明显炎症。
这些干燥鳞屑不断增多扩大,整个手掌发生一片片鳞屑。以后鳞屑自然脱落而消失,但易复发,有的患者在一年之中复发多次。
患者可出现针尖样大小的白点,其周围伴有环形红斑。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伴有多汗。
部分患者的患处可伴有瘙痒或灼烧感。
主要是因为表皮脱落之后皮肤变薄所致,不注意可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有的患者常伴有湿疹、脂溢性皮炎、手癣及足癣等病。
患者往往同时有多汗症,可能与自身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此病可自愈,无后遗症,通常不需要就医。但若是病情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需及时到皮肤科向医生求助。
皮肤出现白色水疱、鳞屑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鳞屑反复发作消失,超过三周以上无好转,并且越发严重,应及时就医。
合并感染时要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多久了?
家里人有类似症状吗?
什么情况下病变会加重?
自家在家有没有吃过、用过什么药?
有没有感觉病变有季节性变化?
剥脱性角质松懈症,主要以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为依据。医生根据手掌表浅性非炎症性脱屑的临床特点不难诊断,多数患者有长期的洗洁精等刺激性化学药品的接触史。
用来排除其他需要与之相鉴别的疾病。
可明确观察到皮肤组织病理的改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本病好发于两侧手掌,也可出现于足底甚至足背。通过体格检查和皮肤真菌镜检结果可以判定,鳞屑较薄,易脱落,基底无明显炎症,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自愈,易反复发作。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要和以下疾病相鉴别:
手癣常为单侧性,炎症一般较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明显,真菌镜检可以鉴别。
双手同时长红色水疱,有剧烈瘙痒的感觉,和手爱出汗、敏感体质有关,通过疾病症状可以鉴别。
有刺激性的化学品等接触史,起病急,可出现红斑、水疱、发痒等症状,通过接触史可以鉴别。
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癣季节性不明显,无对称性。
该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手掌以及指测,痒感剧烈,真菌检查即可鉴别。
该病急性期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疱疹,慢性期患者皮损处可出现增厚、皲裂等,一般不难鉴别。
本病不引起自觉症状,又可自然消失,一般不需治疗,脱屑显著者可用润肤剂等外用药。
患者可选用外用药,如糠馏油或煤焦油霜剂,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维A酸霜和润肤霜等,可使干燥的皮肤保持滋润。
如维生素E软膏等,可使角质层软化,严重者可以口服维生素E胶囊。
3%的水杨酸对角质剥脱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若患者病情长期不愈,比较严重者可考虑肌肉注射曲安奈德,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维生素E软膏等,可使角质层软化,严重者可以口服维生素E胶囊,也可选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B予以治疗。
手足多汗的患者可应用该药物治疗。
对该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也可考虑应用维A酸霜、煤焦油外用制剂、松馏油外用制剂等治疗。
患者可口服当归片、何首乌等中成药,或选用祛风除湿的中药煎汤外洗治疗,也可外涂紫草膏等药物。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通常在2~3周即可自愈,但易反复发作。春、夏之交易发,天凉时可自行缓解。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一般能够治愈。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应尽量定期门诊复查,同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患者的日常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即可。
辛辣食品易生燥热,促进汗液增加,从而使病情加重。
建议多饮水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治疗后的效果与是否继续刺激皮肤、皮肤是否干燥有关,平时注意皮肤的保湿,避免滥用药物。
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应减少洗手次数,避免用碱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服时尽量戴手套。
注意患处保湿,护手霜或者身体乳,擦手掌、脚掌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增强体育锻炼,多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避免手足长时间水中浸泡,避免长时间接触洗衣液、洗洁精等碱性刺激物。
随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或鳞屑加重的现象随时就诊。
此病对人身体没有什么直接的危害,而且可自愈,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此病具有自限性,不要随意滥用药物,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由于病因尚不明确,还没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病具有季节性,要在春夏交接之际注意预防。另外,平时还要多注意手部的保湿工作。
青年人群,尤其是常洗衣服的女性应多注意,一旦手掌等部位出现鳞屑、脱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剥落脱皮常见于青年女性,与经常用香皂洗手有关。应减少洗手次数,避免用碱性的香皂、洗手液,洗衣服时尽量戴手套。
注意皮肤的保湿护理工作,减少皮肤出汗、衣物对皮肤的摩擦。
饮食中注意增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对预防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避免手足被长时间浸湿在水中,需要长时间在水下工作的人员,应注意做好防护。
服用某些药物,如服用罗格列酮的人群应注意高其不良反应,若出现表皮剥离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注意多喝水,避免因素水分的缺失引起表皮剥脱。
4102点赞
[1]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22-723.
[2]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921.
[3]于德华,郑加麟.全科医师临床诊断思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902-90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