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马铃薯中毒,是指进食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后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症状。一般进食后0.5~2小时发病。首先表现为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出现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昏迷、抽搐、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儿童、老年人好发。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中毒物质检查分析等检查判断患者是否由于误食了发芽马铃薯引起的中毒现象。
吃未经妥善处理的发芽或不成熟马铃薯易中毒。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由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作用明显。
发芽马铃薯的致毒成分为龙葵素,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高热、煮透可解毒。每100克马铃薯含龙葵素仅5~10毫克;发芽马铃薯或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含龙葵素增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产生麻痹作用,如烹调时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素,则会发生中毒。
好发于经常食用马铃薯的地区或群体,如好发于偏远山区的老年人、儿童。
偏远山区的老年人、儿童。
发芽马铃薯中毒首先表现为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严重脱水。
发芽马铃薯中毒通常发生在食用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还可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重者因剧烈呕吐、腹泻而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严重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及抽搐,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发芽马铃薯中毒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呼吸衰竭。
发芽马铃薯中毒患者常常出现剧烈呕吐症状,可出现脱水症状,甚至严重脱水等水电解质紊乱。
进食马铃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剧烈呕吐、腹泻、引起脱水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恶心、腹痛、腹泻、血压下降、耳鸣、头晕、头痛、发热、呼吸困难、颜面青紫、肢体抽搐、昏迷。
剧烈呕吐、腹泻,腹部绞痛,黏液血便,呼吸困难、颜面青紫、昏迷、抽搐。
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是否吃过发芽或未成熟的马铃薯?
吃过多长时间了,有没有残留的食物?
有没有呕吐,吐出的是什么?
有没有肚子疼?是一直腹痛吗?
有没有排便或腹泻?排便有没有带血?
感到呼吸困难了吗?
是否服用药物?
通过常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异常指标,判断出是否存在中毒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明确白细胞是否增多,红细胞是否增高等。
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一般未检出致病菌,可检测出龙葵素。
主要包括水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钙磷代谢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有食用发芽马铃薯或未成熟马铃薯的病史。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还可出现昏迷、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等症状。
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以及发生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脉缓;溶血型可出现贫血、黄疽、血尿、肝脏肿大,严重的有生命危险。治疗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脏器损害型较复杂,中毒最严重,出现多脏器损伤以肝、肾为主。肝肿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肝坏死、肾损害,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
发病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有时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痛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愈后良好。
含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如果未经水焯、浸泡,且急火快炒后食用,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体温改变、四肢麻木、口渴、喉干等症状。
主要诊断要点为饮食不洁史,食用后30分钟至6小时发病,如为病毒性感染,则有发热、流涕等前驱表现,后岀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1周,多为自限性疾病;如为细菌性感染,多早期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抗感染治疗可迅速好转。
发芽马铃薯中毒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处理,需要进行洗胃、导泻、补液等,必要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给氧并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
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猛酸钾或0.5%鞣酸溶液洗胃,服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减少毒素吸收。
补充液体纠正失水,补充离子纠正电解质紊乱。
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并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
本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无需手术治疗。
出现呼吸中枢麻痹时,用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严重的发芽马铃薯中毒,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或脱水,引起死亡,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可恢复。
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可以治愈。
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对生存没有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或脱水,引起死亡。
发芽马铃薯中毒患者救治成功后需遵医嘱复诊。
患者应进食具有利尿作用、具有活性蛋白质、具有正价机体体质的食物。禁食腌制或含盐量较多的食物,忌吃寒性食物。
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2,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促进肝脏和肾脏对毒素的排泄。
宜吃具有活性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清,含有活性蛋白质,能够保护胃黏膜避免持续性的遭受马铃薯毒素对胃黏膜的刺激。
宜吃具有增加机体体质的食物。如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脂肪酸,对胃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性作用,有利于改善胃的功能。
忌吃过于咸味的食物。如咸菜,含有过多的咸味,同时本品大多数都是腌制的,所以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忌吃寒凉性的食物。如西瓜,属于寒凉性的食物,可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从而抑制胃肠道对毒素的排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神志、瞳孔、体温及循环变化,注意患者氧气吸入护理,做好催吐洗胃工作。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计循环变化,观察呕吐的方式,排除引起抽搐的原因,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防止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注意皮肤黏膜有无黄染和出血点,有无肾区疼痛,注意尿的颜色。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血压。
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遵照医嘱给予脱水、利尿,促进毒物排泄,同时补液及预防感染。
在平时最好不要吃发芽或未成熟、青紫色的马铃薯。
发芽马铃薯中毒最好的预防方法是不吃发芽或未成熟、青紫色的马铃薯。烹饪时一定要煮透。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应格外留心,饭后出现急性胃肠炎表现时,应警惕中毒可能,及时就诊。
不吃发芽或未成熟、青紫色皮的马铃薯。
将马铃薯储藏在干燥、通风、低温的条件下,一半储藏温度在4℃比较适宜。
如果只有上部分发芽,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倒掉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
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烹饪马铃薯的过程中加入适量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引起解毒作用。
4920点赞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772.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19.
[3]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龙葵素中毒误诊误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09):8-10.
[4]王益慧.发芽马铃薯中毒及诊治[J].农家之友,2004(12):3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