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肩关节运动的关节包括肱盂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胸(肩肿骨与胸壁形成)关节,但以肱盂关节的活动最为重要。习惯上将肱骨头冲破关节囊向后脱出称为肩关节后脱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常见病因如高处坠落摔伤、癫痫、电击伤等。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
上肢处于内收位置时以手撑地摔倒时,外力可沿肱骨干轴向作用于肱骨头而导致其相对于肩盂出现后方的移位。急性的肩关节后脱位亦可发生于运动损伤,如橄榄球比赛中的跑锋被对方队员阻截时,上肢在屈曲、内收内旋的位置摔倒,致使直接的外力沿肱骨干轴线作用于肱骨头,导致肩关节出现后脱位。癫痫发作或电休克治疗后因肌肉的强力收缩亦可造成肩关节的后脱位。很多患者出现肩关节后脱位后可自行复位,并且患者常不能清晰地感知脱位是否已纠正。但在一些情况下肱骨头仍处于肩盂后方,最常见的位置是肩峰下区域(即肩盂后方、肩峰下方)。其他可能的脱位位置包括冈下脱位,肱骨头处于肩峰内侧并位于肩脾冈下方;肩盂下脱位,肱骨头处于肩盂的后方和下方。
锁定性肩关节后脱位常发生于酒精成瘾或精神障碍的患者,他们的原始脱位常被忽视,患者本身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肩关节存在脱位。患肢多处于内收内旋位,外旋明显受限而不能达到中立位,前屈<90°。这些患者常被误诊为冻结肩。对于存在癫痫发作史、酗酒以及曾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应特别警惕锁定性肩关节后脱位的可能。
肩关节后脱位极少见,常见病因如高处坠落摔伤癫痫、电击伤等,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致,好发于癫痫、电击伤患者、运动爱好者、高危工作者,缺钙、行动不便老年人。
当肩关节前面受到直接冲击力,肱骨头可因过度内收、内旋冲破关节囊后壁,滑入肩胛冈下,形成后脱位;或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撑地,肱骨头极度内旋,地面的反作用力继续向上传导,也可使肱骨头向后脱出。
肩关节后脱位临床罕见,仅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2%~5%左右,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1/1000000人/年。
癫痫、电击伤患者:癫痫发作、电击伤时会导致患者的肩关节肌肉强烈痉挛收缩,内外旋肌群失衡导致肱骨头冲破后方关节囊,向后侧脱出。
运动爱好者,经常搬重物的人,易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高危工作者(如建筑工人),易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缺钙、行动不便老年人,易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肩部疼痛、肿胀、肩关节活动障碍,外展外旋受限明显,其并发症主要为肩袖损伤、复发性肩关节后脱位、肱骨近端骨折。
肩部变平,肩关节前方空虚(肩后方饱满)肩后侧压痛。
喙突明显突出(两侧对比)。
上肢呈内收、内旋位;外展、外旋受限。
上臂外展,外旋时肩部疼痛加重。
由于患肢保留部分内收、内旋活动,因此弹性固定不明显。
活动受限不如前脱位明显。
与前脱位不同的是Dugas征阴性,因此易漏诊。
无方肩畸形。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复位后,仍然存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须高度警惕其可能伴随的肩袖损伤。与肩关节前脱位相比,肩关节后脱位伴随的肩袖损伤,处于被疏忽的状态。大多数肩袖损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肩袖切开修补术为主,手术治疗可以确切缓解患肩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少数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则行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的疗效尚不肯定。
存在复发性肩关节后脱位的患者是由于严重的创伤或反复的微创伤导致肩关节后方盂唇关节囊结构的损伤而造成的。由于反复微创伤所造成后方不稳定的患者,症状发作较隐匿,并且通常存在下方不稳定的组成部分。患者的症状多为松动/不稳定的感觉,或上肢处于屈曲、内收、内旋时感觉肩关节出现后脱位。投掷棒球、俯卧撑、划桨以及游泳等活动常可导致症状的出现。若存在后方脱位的患者继续从事可引发症状的活动,症状可进一步发展恶化。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后脱位的发生率较低。其治疗方案与患者的年龄、手术耐受性、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和依从性,从骨折发生到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肱骨近端骨折粉碎程度、肱骨头是否出现创伤性坏死、是否合并肩胛盂磨损等因素有关。
臂丛神经损伤可表现为肩外展、屈肘功能障碍及相应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域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性质、部位、程度而定。
如果普通人群在肩部外伤或者电击等后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正常外展等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骨科就诊,通过检查明确诊断为肩关节后脱位,注意与肩关节前脱位、肱骨近端骨折相鉴别。
若普通人群出现肩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普通人群出现电击伤、癫痫发作、高处坠落后肩部剧痛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般会因为肩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选择骨科就诊。
如果出现癫痫发作、电击伤、车祸伴肩关节剧烈疼痛等其他紧急情况,可到急诊科就诊。
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持续时间有多长?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症状?
之前有没有高血压、肠胃炎等疾病病史?
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以前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有没有服用过什么药物?
体格检查可见肩关节前方平坦,而在后方可触及甚至观察到肱骨头的圆形凸起。由前方观察,常可发现患侧喙突较明显。肩关节外旋明显受限,通常不能达到中立位。另外Dugas征阴性。
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半月形重叠影消失(肱骨头内旋引起);肱骨颈正常形态消失,大小结节不显影;盂肱关系增宽;典型表现:“灯泡征”;多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
肱骨头内旋、内后移位;肱骨头位于肩胛盂后外侧、肩峰下;肩胛盂后唇嵌插于肱骨头前内侧,造成肱骨头前方压缩性骨折,关节面缺损,缺损区位于小结节内侧,即反Hill-Sachs损伤。
近年来核磁共振在肩关节损伤的诊断方面进展迅速,尤其是在诊断关节囊、盂唇、韧带等软组织结构时具有独到的优势。
根据典型体征、X线片可诊断为肩关节后脱位:
典型体征为喙突和肩峰较正常明显,从伤侧侧面观察,肩前方变平,肩后方较为突出,肩部前侧空虚,患肩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X线片:可见肱骨颈不同程度地"变短"或"消失",肱骨头与肩盂重叠影像部分减小,肱骨小结节影像突向内侧,与盂前缘弧度失去平衡关系。
肩关节前脱位时,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前脱位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后脱位类似,但是,前脱位Dugas征阳性,而且有方肩畸形,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鉴别。
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外科颈三个重要的解剖部位。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该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接处,易发生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为多。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由于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肢体的位置及病人的骨质量等,可发生不同类型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表现为肩部的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肩关节后脱位相鉴别。
属于肩周炎的一种类型,多发于中年女性,虽然临床表现与肩关节后脱位相似,但是,X线检查结果一般为阴性,可以此与肩关节脱位相鉴别。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的治疗方案,要根据后脱位的具体类型、脱位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来决定,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肩关节后脱位患者的治疗周期在3个月左右。
对于肩关节后脱位发生在3周内的患者,应予以及时复位。
一般疼痛较为轻微,除了外旋活动受限外,肩关节可能保留程度不一的上举和内旋活动,这可满足部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如果患者对肩关节功能恢复要求不高,接受手术的意愿薄弱;手术耐受性较差;不能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塞来昔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由于关节脱位产生的疼痛感。
对于特殊情况:闭合复位失败、陈旧性脱位、肱骨头缺损严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
通过抬高肱骨头压缩性骨折或对肱骨头压缩性骨折处植骨以恢复肱骨头正常的弧线结构;适用于骨量较好的脱位时间较短的年轻患者,肱骨头软骨面保存较为完整,尚未发展至盂肱关节炎改变。
Neer手术的优点是小结节移位能更多的填补肱骨头缺失,且带骨性止点的肩胛下肌转位,能与受区骨床可靠愈合。但小结节截骨破坏了肱骨头的解剖,其最大的缺点是在改善肩关节外旋的同时,也减少了肩关节的内旋活动。
通过改变肱骨头和肩胛盂间的相对关系,限制肱骨头的活动范围,避免肱骨头的缺失部位在肩关节活动时,与肩胛盂发生再次啮合来达到盂肱关节稳定。一般作为年轻患者,在其它非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失败后的挽救性手段。
对于肱骨头缺失面积较大的老年患者可以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根据术前评估肩胛盂磨损程度和肩袖功能,选择肩关节假体的类型。
肩关节后脱位的手术治疗可分为开放手术和关节镜下手术。经三角肌胸大肌切口是经典的治疗陈旧性肩关节后脱位手术入路,也可附加后方切口,对后肩胛盂缺失或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同时进行修补。
肩关节后脱位预后通常比较好,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能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患者在痊愈出院后要随访一年左右,观察身体恢复情况。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一般在确诊之后,经过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等措施能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一般治愈后不影响自然寿命。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在痊愈出院后要随访一年左右,评估肩关节恢复情况,防止复发。
对于肩关节后脱位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增强营养,多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促进骨关节的恢复,对手术患者尤其重要。
术后患者应加强营养,多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如蒸鸡蛋、瘦肉、牛奶、牛肉等。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促进术口愈合,高钙、高铁食物有利于促进骨质生长。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粗纤维的新鲜蔬果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预防便秘。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以防尿路感染。
对于肩关节后脱位的患者,在闭合复位或者手术治疗之后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还可以避免关节脱位复发的可能,同时家属需要耐心细致的给予心理疏导,患者也要按时复诊并注意用药安全。
复位后的制动有利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修复,能避免其后发生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目前建议患肩在轻度外展外旋位固定4~6周,以利于撕裂的后关节囊复合体愈合,外旋位固定可以避免肱骨头前内侧缺失部位与关节盂发生再次嵌插,导致后脱位复发。
在恢复初期,进行手指与腕部的活动,如用力张开手臂保持2秒后大力握拳,持续2秒后放松。并且配合进行上臂、前臂、肩关节肌群的收缩运动以及肘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在恢复中期阶段,进行肩关节多个方向的活动,确保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如爬墙上举法、弯腰垂臂旋转法等,最大活动范围不得超过90°,每组进行20~30次动作,每天完成1~2组。在恢复后期阶段,则可以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并加大肩关节活动角度,促使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以上训练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肩关节后脱位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做X线等相关检查,观察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及时根据治疗效果调整肩关节功能训练计划。
肩关节后脱位多由突发外伤性引起,患者有时难以一下子承受,所造成的心理落差,恐惧、焦虑等情绪,加之肩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疼痛、活动障碍,加剧情绪落差的产生,家属需要耐心细致的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恢复心里平静和治疗信心,缓解内心压力。
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有胃肠道风险等不良反应,对于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严禁服用。
由于肩关节后脱位主要与高能量损伤等有关,所以要想预防肩关节后脱位,我们平时要注意适当增强体育锻炼,但是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避免撞伤。
在参加一些激烈碰撞比赛时,戴好护具,提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发生摔倒等情况。
日常出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出现车祸等。
中老年人群适当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4883点赞
[1]吕良友,洪启东,林志宏.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1例[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05):97-99.
[2]周贇.护理干预在肩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20,27(16):132-133.
[3]吴晓明,蔡明,东靖明,等.肩关节后脱位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08(08):610-616.
[4]郑阳,段向东,齐尚锋.肩关节后脱位3例报告及其诊断治疗策略[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07):643-646.
[5]朱佳.肩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47):178-17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