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是泌尿系结核的一部分,多由肾结核、尿污染以及从黏膜上沿输尿管蔓延继发所致,少数由前列腺结核蔓延而来,故膀胱结核与泌尿生殖系结核同时存在,病变轻重关系到泌尿系结核的预后。本病早期病变为炎症、水肿、充血和溃疡,病变严重时导致广泛纤维化,可形成挛缩膀胱,容量不足50ml。多数患者的最初症状为尿频,以后尿频逐渐加重并伴有尿急、尿痛、血尿、脓尿等,需要严格进行抗结核治疗。
膀胱结核多来自肾结核,由于结核尿的污染以及从黏膜下沿输尿管蔓延所致。少数由前列腺结核蔓延而来,与泌尿生殖系结核可同时存在。
肾结核的尿液污染,以及输尿管结核沿黏膜下蔓延,使膀胱三角区充血、水肿,逐渐出现结节,并很快蔓延到膀胱全壁,结核结节融合,豆渣化,形成溃疡,即导致膀胱结核。另外,如果患有前列腺结核,结核分支杆菌经血行传播,也可导致膀胱结核。
临床上膀胱结核比较少见,近年来因结核杆菌耐药性增高,人口流动性大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等原因,全球结核病疫情又有所上升,所以膀胱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居住环境不良、营养不良者。另外,肾结核患者也是膀胱结核的高发人群。
多数膀胱结核患者的最初症状为尿频,以后尿频逐渐加重并伴有尿急、尿痛、血尿、脓尿等。膀胱挛缩时,除尿频、尿失禁,常无尿痛、脓尿、血尿等。早期终末血尿,严重时全程血尿。有肺结核或其他泌尿系结核病灶者,大部分病人还可伴有疲乏无力,有低热。
膀胱结核的主要症状和早期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一般以尿频为初发症状,患者排尿次数逐渐增加,以夜间为甚,夜尿可由每晚3~5次逐渐增多到10~20次及以上。在尿频的同时亦有尿急,必须立即排尿,否则难以忍受。尿频、尿急症状的发生早期主要是由于患肾侧的输尿管口或三角区有轻度的结核病变,以及由患肾排出带有结核分枝杆菌或脓细胞的尿液刺激膀胱所致。随着病变逐渐加重,如广泛形成黏膜溃疡、结核结节形成等时,尿频也随之加重,有时每小时需排尿数次,排尿终末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热感或疼痛感,以及排尿不尽感。
血尿一般发生于尿频、尿急、尿痛之后,主要是由于膀胱收缩排尿引起黏膜溃疡出血所致。多为镜下血尿或隐约可见的肉眼血尿,严重肉眼血尿并混有大量血凝块者比较少见。终末血尿多见,有时亦可表现为全程血尿。
尿液镜检可见大量的脓细胞。严重者尿液中可混有干酪样物质,呈现米汤样浑浊,有时还可混有血丝或脓血尿。
全身症状,当伴有全身性活动结核时,可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如乏力、低热、盗汗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若病情发展到一侧肾结核和对侧肾严重积水时,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比如水肿、贫血、恶心、呕吐、少尿甚至突然无尿。
膀胱壁的结核溃疡向邻近器官穿透可形成结核性膀胱结、直肠瘘或膀胱阴道瘘,瘘道穿通进入腹腔时尿液流入腹腔出现急腹症的临床表现。
严重膀胱结核的并发症包括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结核性膀胱瘘(膀胱结、直肠瘘、膀胱阴道瘘)以及尿道狭窄或尿道瘘。50%~80%男性患者可能合并生殖系统结核。
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有血尿、脓尿、尿失禁、背痛、下腹痛等异常情况,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泌尿外科就诊,进行尿液检查、X线检查等进行诊断。
如有结核病史,在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时需考虑膀胱结核的可能,应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
出现尿里有血的症状,有的肉眼可以发现,或者尿液呈米汤样浑浊,应考虑膀胱结核的可能,需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
出现腰部疼痛,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肾脏时,应考虑膀胱结核的可能,需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
如出现尿频、尿失禁的症状,也应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
如膀胱结核患者突发腹痛,应考虑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的可能,需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泌尿外科就诊。
发生急腹症患者可以去急诊科就医。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是否进行过抗生素治疗?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有无肺结核、骨关节结核或肠结核等结核病史)
有无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尿检查对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尿一般呈酸性,如果尿存放过久,则由于尿素分解,尿可转为碱性。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尿沉渣涂片做Ziehl-Neelsem抗酸染色,50%~70%的患者可查到结核杆菌,如用结核菌培养,则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可达90%。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提高检查阳性率且快速。
该检查可以观察膀胱黏膜的病变程度,测量膀胱容积,发现膀胱挛缩的情况,是确诊膀胱镜的重要方法。
排泄性尿路造影,部分病例显示一侧肾脏结核病变。晚期病例有对侧肾积水,肾功能减退。膀胱造影见膀胱边缘毛糙,不光滑。膀胱造影见膀胱容量缩小在50ml以下,部分患者对侧有膀胱输尿管回流。
近年来,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结核的诊断,其优点是对钙化、肾脏的功能性异常和肾周扩张较为敏感,还能显示实质瘢痕和表现为低密度的干酪样坏死灶。晚期肾脏病变均可显示肾积水,肾萎缩和肾钙化。
明显的尿频,伴有尿痛、脓尿、血尿等症状,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应考虑膀胱结核。
有肺结核或其他泌尿系以外结核病灶,检查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如无混合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培养60%阳性。
CT或MRI示膀胱容量缩小,呈圆形,边缘不规则,膀胱壁增厚,可见钙化,造影剂可经输尿管口反流到输尿管和肾盂。
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或溃疡形成;活检可证实为结核。
非特异性膀胱炎常见于女性,特别是新婚妇女,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脓尿等症状或表现。排泄性尿路造影示肾脏及输尿管无破坏性病变。抗生素治疗后有明显效果,据此可以鉴别。
尿道综合征见于女性,除有尿频、尿急、尿痛外,多伴有下腹部或耻骨上区疼痛、外阴痒,常由于劳累、饮水少或同房后,导致急性发作。排泄性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査肾脏及输尿管多无异常。确诊有待膀胱镜检查,据此可以鉴别。
膀胱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膀胱病变较局限,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不伴膀胱体积缩小,无肾内及输尿管的广泛病变,据此可以鉴别。
尿道炎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疼痛会放射到阴茎头,但尿道炎为尿初血尿。严重者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以晨起时明显。膀胱镜检査示膀胱内无炎症改变,无结核结节。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据此可以鉴别。
膀胱结石多见于小儿,由于结石的刺激和损伤,有尿频、尿急和尿痛。但膀胱结石有排尿困难,其特点是突然尿中断,改变体位后排尿困难及疼痛可以缓解。膀胱区Ⅹ线平片显示不透光阴影,膀胱镜检査可以直接看到结石,据此可以鉴别。
对于明确诊断为膀胱结核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的治疗常需手术。膀胱结核是肾结核的一部分,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中还必须注意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如增加营养、适当休息等。
药物治疗是膀胱结核的基本治疗方法,需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足疗程用药。常用抗结核药物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和链霉素(SM)、力克肺疾等,全为杀菌药。抑菌药物为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和环丝氨酸等,还有卡那霉素和氨硫脲。后两类药物均为抑菌药,且不良反应大,仅在第一线药物耐药时应用。药物治疗期间,应每隔3个月定期复查尿常规,连续3次晨尿找抗酸杆菌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査,观察疗效。
如治疗3~9个月无效果或肾脏有严重破坏者,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去除不可修复的破坏病灶,解除梗阻,抢救肾功能。
如尿道无狭窄,病情允许,应采用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经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如有尿道狭窄则应选择尿流改道术,如回肠膀胱。如由于病情严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时,可采用永久性肾造口术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早晚,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休克纠正后应及早施行手术,修补膀胱穿孔,并做膀胱造瘘术。术后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以后再根据肾结核的情况进一步治疗。
膀胱结核如果5年内不复发即可认为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患者经治愈后一般无后遗症,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要重视尿液检查和泌尿系造影的变化,术后要每月进行检查。
膀胱结核患者如严格按照疗程进行抗结核治疗,5年不复发可认为是治愈。
膀胱结核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单纯药物治疗者必须重视尿液检查和泌尿系造影的变化,术后也应每月检查尿常规和尿结核杆菌,以方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多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膳食,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多饮水。
多摄入牛奶、蛋黄、豆类、瘦肉、鱼等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加强营养。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物,调节胃肠神经,促进渗出病灶的吸收,增进食欲,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不宜食用油煎炸和不易消化食物。
膳食应少刺激,少用或不用辛辣食品和调味品。
禁烟和禁酒。
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3~6个月,以防结核复发。用药要坚持联合、规律、全程,不能感觉自己症状消失了就自行间断或减量、减药,否则容易导致复发甚至产生结核耐药的症状。
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每晚持续睡眠不少于8小时。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及轻度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及其他并发症,戒烟、禁酒。
患者需要观察自己排尿是否正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有无改善,记录每次尿量,每月复查尿常规和尿结核杆菌,定期检查肝功能。
注意患者的服药情况,熟悉用药方法,如抗结核药物要求一次顿服,以提高血液内的杀菌浓度,再如利福平需在早饭前1小时空腹服用,否则将会影响疗效等。若发现用药时产生了不良反应,应报告医生调整用药,避免对患者再次造成伤害。
用药期间必须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测听力、视力等。尽量慎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以保护对侧肾脏。
若出现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就诊。
膀胱结核是泌尿系统结核的一部分,多来自肾结核,而泌尿系统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预防泌尿生殖系结核的根本措施是预防肺结核。
避免与结核病病人接触,应保持距离,避免被结核菌感染。
患有肾结核、前列腺结核等结核病时,应规范进行抗结核治疗,避免其发展为膀胱结核。
4102点赞
[1]耿道颖编.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影像与核医学科分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7:273-274.
[2]许传亮,曹洁,陆小英编.膀胱疾病漫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3:57-59.
[3]丁淑贞,姜秋红主编.泌尿外科临床护理[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7:184-188.
[4]赵卫华.膀胱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78-17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