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全球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常伴随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等疾病发生,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主要是外源性补充α1-抗胰蛋白酶以及对其并发症进行针对治疗,预后一般。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血中抗蛋白酶成份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病,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本病好发于有家族史的新生婴儿,暂无明确诱发因素。
基因突变导致α1-抗胰蛋白酶分泌不足或分泌异常导致积存在肝细胞内引起本病。
本病暂无明确诱发因素。
本病在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生,青少年时期发生得更多,该疾病西方人多发,中国人中少。
因本病属于先天性代谢病,遗传引起,故有本病家族史的新生儿好发。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普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儿食欲不振,有时恶心呕吐、嗜睡、易激惹,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亦有患者会出现呼吸短促、咳嗽、常伴有腹胀、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本病患儿不及时治疗可合并出现肝癌、肝硬化、肺气肿。
主要为肝损害患儿常可在出生1周发生非外科胆汁淤积型肝炎。患儿食欲不振,有时恶心呕吐、嗜睡、易激惹,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尿色深黄,大便呈白陶土色。黄疸可持续2~4个月后渐消退。此类患儿初生体重多低于正常,但非早产。临床所见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胆道闭锁。
肺部综合征在儿童肺气肿很少见,但可有慢性肺部综合征,但多发生于30~40岁的成人。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咳喘、弥漫性肺气肿及桶状胸。叩诊为过清音,重者出现杵状指(趾),生长发育障碍等。
其他很多凝血异常伴有α1-AT缺乏,包括血小板功能不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婴儿凝血系统障碍,可表现关节症状和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呼吸短促、咳嗽、常伴有腹胀、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
肝α1-抗胰蛋白酶细菌毒素的白细胞崩解出的蛋白酶对肝脏及其他脏器有破坏作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时对该类酶抵抗作用减弱,其更容易入侵损害肝细胞。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该并发症引发原因同上述肝癌。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在感染等情况下,体内蛋白酶活性增高。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肺气肿。
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展的新生儿以及出现原因不明的肝病,脂膜炎等症状都可以考虑α1-抗胰蛋白酶缺陷,可以做A1血清蛋白酶的血型测定、电泳表型测定、基因测定来诊断。
若出现呼吸障碍,应立即就医。
若出现腹胀、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巩膜呈黄色、皮肤非正常性发黄、尿色深等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通常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择到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进行就诊。
患者目前的症状是什么?(如呼吸短促、咳嗽、腹胀、体重减轻、全身无力)
病人发病多久了?
病人所在当前家族还有没有人患有这种病?
患者的母亲产前是否按时检查?
患者以及家族成员目前有没有做基因检测相关的项目?
方法简便低廉但不能用来排除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因为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血清a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通常采用火箭免疫电泳、放射免疫扩散和浊度测定法。
对定量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异常的患者可进行蛋白表型检测,根据各种突变蛋白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法检测。因为表型分析太主观且变化较大,因此不建议用于诊断有肝脏疾病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
基因分析可以做出最后的诊断,确定特异性的表型变化。基因分子水平的检测是从全血细胞中提取DNA,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的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来分析已知突变类型。
首先应该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肝活检并不是诊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特异方法,但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并且可以评估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α1-抗胰蛋白酶表型分析
是诊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金标准。
本病诊断依据家族史及临床症状,如新生儿出现胆汁淤积,并伴发肺气肿或反复肺部感染,结合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充满大小不等球形红色小体,PAS染色呈阳性反应或α1-抗胰蛋白酶表型分析提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确诊。
本病诊断较明确,无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儿主要的病理改变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所以可通过静脉注射人α1-抗胰蛋白酶或雾化吸入α1-抗胰蛋白酶进行长期持续性治疗,但当患儿合并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时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治疗。
通过外源输入方式补充人体α1-抗胰蛋白酶,但此治疗方法对患者出现肺部病变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于本病引起的肝脏病变无效。
通过特殊装置讲α1-抗胰蛋白酶雾化,通过鼻腔吸入肺部,但如今该类型的药物仍处于临床阶段。
此病无特异有效的药物治疗。
当本病患者肝硬化发展至肝功能几乎丧失时可考虑。移植成功后,患者新的肝脏可正常分泌α1-抗胰蛋白酶。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故无法完全治愈,预后一般,合并有严重肝脏并发症是可影响自然寿命,患儿根据治疗手段需遵医嘱定期复诊,明确预后情况。
本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
患者如没出现肝癌等严重肝脏病变,寿命和正常人一样,但合并严重的肝功能下降或肝癌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患有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多为新生儿,故母乳喂养即可,无需进行特殊饮食调理。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儿日常要注意保证休息,减轻肝脏、肺部负担,同时可针对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患者遵医嘱应用软化大便的药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儿要及时接种肝炎疫苗。
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机体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肺部的生理负担。
患儿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
因本病常引起肝脏损伤,因此患儿要接种甲型或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肝炎,避免引起肝脏进一步损伤。
在怀孕期间,孕妇定期进行宫内取胎儿血检测,基因定型等基因检测筛查措施进行预防,发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
新生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属于遗传性疾病,无有效的预防方式,但孕妇产前可到医院做好充分产前检查准备,如发现异样可选择终止妊娠。
4834点赞
[1]郭玉婷.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与治疗[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72-75.
[2]王方.重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15:10-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