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是指发生在腰椎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腰椎结核也被称作龟背炎,发病率比较高,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常见患病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腰椎结核可以表现为腰痛、四肢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预后良好。
结核杆菌主要侵入感染第1、2、3腰椎,主要表现为大腿疼痛。
结核杆菌主要侵入感染第4、5腰椎,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腰椎结核通常继发于肺结核,结核杆菌随着血液流传到骨组织,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开始定植感染,造成骨质破坏,继而发展成为腰椎结核。当免疫力低下、精神高度紧张时,容易诱发。
腰椎结核多继发于肺部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原发病灶到达腰椎,绝大多数是通过血液,少数通过淋巴管,或由胸膜或淋巴结病灶直接蔓延到椎体边缘、肋骨或胸骨等处,而引起继发性感染。
免疫力低下时,隐藏在体内的结核杆菌在机体免疫力低时重新出来定植感染骨组织。
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此时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易感染结核杆菌。
腰椎结核发病率比较高,发病数量可达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是最常见的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约占结核病患者总数的5%~10%,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累及所有脊柱,以腰椎结核最多,椎体结核占绝大多数,单纯附件结核比较少见。
青少年、儿童这类群体体质较弱,免疫力低,容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感染原发性肺结核,又因为不自知而未按规律、长期、足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从而导致结核杆菌隐藏在体内,待机体免疫力低时定植感染骨组织。
腰椎结核总的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但总体差别不大。
腰椎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除了结核病低烧、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之外,还表现为腰部的疼痛,疼痛性质为钝痛或酸痛,伴有明显的压痛、叩击痛。腰椎结核的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脊髓与神经根受压、继发性感染窦道形成等并发症。
为一般症状,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症状,儿童常有夜啼、呆滞或性情急躁等。
多为轻微钝痛,休息后可减轻,劳累后则加重,咳嗽、打喷嚏或持重物时加重,与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夜间患者多能较好睡眠。
腰椎结核患者站立或走路时,会尽量将头与躯干后仰,坐时喜用手扶椅,以减轻体重对受累椎体的压力。
以后凸畸形最常见,多为角形后凸,侧弯不常见,也不严重。
腰椎结核的患者还会出现腰椎活动受限、压痛、叩击痛、寒性脓肿、脊髓受压现象等。
结核病为高消耗型疾病,摄入不足时易引起贫血症状。
结核杆菌寒性脓肿广泛流注会导致继发性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此时需要考虑手术切开消除脓肿。
由于椎体的严重破坏,椎体塌陷形成后凸畸形,该后凸畸形可以使脊髓紧张,而且腰椎结核病变产物可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症状。
多见于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晚期,继发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应尽早进行病灶清除术。
受累关节因长期处于非功能位,加上长期保护性肌肉痉挛,身体可产生各种畸形与骨性强直。
腰椎结核通常关节肿胀略早于疼痛症状,若患者出现持续性低热、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关节肿胀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骨科、普外科就医,并且遵医嘱进行CT、MRI、X线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早确诊早治疗。本病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持续性低热、消瘦、关节肿胀、腰部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伴随有贫血时及时就医。
继发性感染,全身中度症状明显时,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需要手术时去普外科。
体重有没有明显变化?
有没有低烧?烧到多少摄氏度?持续多久了?
腰部是哪种疼痛?刺痛还是钝痛?
腰部疼痛什么时候会更痛?
以前有没有诊断出来过肺结核?规范治疗过吗?
X线片上呈现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骨质破坏主要体现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严重者可侵犯至椎间盘,表现为椎体终板的破坏和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可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CT检查显示病灶部位比X线更加清楚,还可以清晰检查出有无空洞和死骨形成和有无椎旁脓肿。
MRI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腰椎结核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曾感染结核,不一定现在患病。因此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能轻易用于确诊或否定结核,即试验阳性不能一概确诊为结核病,而试验阴性同样也不能一概否定结核病。
血沉虽不能作为诊断之用,但定期反复检查血沉,常可帮助推断某种疾病的发展情況。
在化疗之前先行细菌学检查,可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通过以下表现可以确诊为腰椎结核:
腰部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持续性低热、消瘦。
X线片上呈现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CT显示清晰的局部病灶。
腰椎间盘突出无低热、消瘦等,有下肢神经根受压放射痛症状,X线片上无骨质破坏,CT检查可发现突出的髓核。
强直性脊柱炎通常有骶髂关节炎症状,X线检查看不到骨质破坏与死骨。
化脓性脊柱炎通常发病急,进展快,有高热及明显疼痛症状,血培养可检出化脓性致病菌。
腰椎结核病情轻者可多卧床休息,严格按照剂量要求服用抗结核药物,注意营养支持疗法。严重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仍然需要严格服用抗结核药物,预后一般较好。
抗结核药物目前主张三联用药,以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为首选药物,三联用药是为了防止长期单联抗结核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以及提高作用疗效。因为腰椎结核病灶处血供差,药物渗入慢,因此用药时间不宜过短,需严格长期服药。异烟肼需严格服用2年,利福平需服用3个月。利福平对肝有毒副作用,乙胺丁醇对视神经有毒副作用,所以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视神经。
腰椎结核出现继发性感染症状,如寒性脓肿广泛流注导致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可以考虑手术切开排脓肿。
如果患者的年龄以及耐受能力可以接受病灶清除术,可以行后路脊柱融合术或前路脊柱融合术联合病灶清除术,可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仍然需要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制动。
若腰椎结核导致脊柱畸形,可考虑矫形手术纠正脊柱畸形。
腰椎结核属于消耗型疾病,患者应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类、高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休息,平时多卧床休息,必要时睡特制的石膏床固定。腰椎结核易引起贫血,平时应该多食含铁类食物。
腰椎结核预后一般较好,临床上可达完全治愈,一般经术前、术后的严格的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手术病灶清除术和局部制动,病灶处可完全愈合,对患者的寿命没有影响。
腰椎结核患者经治疗后能治愈。
腰椎结核一般可治愈,对寿命没有影响。
腰椎结核可能会导致脊柱畸形,一般为成角后凸畸形,可考虑矫形手术进行纠正。
腰椎结核患者遵医嘱出院后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来复诊。
腰椎结核属于消耗型疾病,所以应该注意加强营养,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患者因疾病过度消耗而造成机体营养不良,继而免疫力低下。
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增加可直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每天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如瘦肉、家禽乳类、蛋类等。
要食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的食物,每天进食新鲜、蔬菜,如青菜、油菜、芹菜、西红柿、胡萝卜等,可再适当吃些水果,如苹果、梨、杏。
忌辛辣、刺激食物,比如辣椒、麻椒等辛香料,腰椎结核患者饮食应清淡而富含营养。
腰椎结核患者有明显的腰部,以及四肢关节疼痛,患者因疼痛而长期卧病在床,此时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医院护理,更需要心灵上的安慰呵护以及开导。
保持室内常通风,空气质量好。
常卧床休息,必要时局部制动,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还应该尽量不要提重物,以免发生腰椎骨折。
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随地吐痰。
患者应养成分食制习惯,食具、器皿均应与家人或朋友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
服用抗结核药物对机体肝功能、视力等有毒副作用,所以服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视力,从而及时更改服药方案。
腰椎结核患者需长期卧病在床,长期的疼痛以及隔离在床,使得内心极度自卑和敏感,医护工作人员以及家属应该多注意与患者心灵上的交流沟通,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腰椎结核患者通常继发于肺结核,需检查检测患者的肺结核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需要隔离。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飞沫可随着气流漂浮,引起肺结核的传染。所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要有效隔离,并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与消毒。
卡介苗接种对预防儿童结核有较好作用,有效降低了继发性结核病如腰椎结核的发生。对肺结核高危人群或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个人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入学或者上班人员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如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建议及时治疗。
大力推广卡介苗,增强抗结核抗体。
控制传染源,出门戴口罩,避免与结核病人相接触。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注意消毒,勤洗手。
4541点赞
[1]Pelosi L,Jardine A,WebbJK.Neurologicalcomplications of anterior spinal surgery for kyphosis with norm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9,66:662-666.
[2]吴孟超,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74-783.
[3]田伟.积水潭骨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9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