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盆腔内脏器,有骨盆和腹腔脏器保护。膀胱空虚时很少被外界暴力损伤,因而在泌尿系统损伤中较肾、尿道损伤少见。膀胱充盈时,膀胱壁紧张而菲薄,高出耻骨联合,伸展至下腹部。当下腹部遭受到撞击、挤压后,膀胱易遭受损伤。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尿,根据损伤部位不同,症状往往不同。膀胱损伤处理应遵循修复和充分引流的原则,尽可能修复损伤,以恢复膀胱的完整性。
在膀胱损伤中较为常见,主要是膀胱壁完全破裂,腹膜完整,常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尿液外渗、排尿困难、血尿。
在膀胱损伤中较为少见,主要是膀胱壁完全破裂,腹膜完全破裂,常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尿液进入腹腔,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急性腹膜炎等。
通常为散发,发生频率相对较低,损伤仅累及黏膜或浅肌层,常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偶可伴有血尿。
膀胱损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低,多为合并创伤。以下腹部撞击伤、挤压伤、骨盆骨折刺破膀胱较为常见,也见于战时的弹片、子弹、锐器刺伤等。目前多见于医源性膀胱损伤,约占膀胱损伤83%左右。
当膀胱充盈时,下腹部受到暴力损伤,以撞击伤、挤压伤、骨盆骨折刺破膀胱较为常见;多见于过量饮酒后,会产生大量尿液,使膀胱过度充盈,并由于酒精蓄积,使大脑中枢对膀胱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产生障碍或反应迟钝。此时,出现咳嗽、跌倒等腹压增高,可致膀胱破裂。
开放性损伤多见于战时的弹片、子弹、锐器刺伤等,平时则多为刀刺伤,常并存腹腔其他脏器损伤。
医源性膀胱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如膀胱颈部、前列腺癌、膀胱癌等电切术,还有盆腔手术等,均有可能损伤膀胱,医源性膀胱损伤的发生率为83%。
有病变的膀胱,如膀胱结核、放射治疗后的膀胱,由于其肌层结构组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当膀胱充盈时腹压增大,易致膀胱破裂。
如骨盆骨折,骨折断端可刺破膀胱,进而导致膀胱破裂。
如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检查、腔内碎石等器械操作,均可造成膀胱损伤。
如输卵管结扎及疝修补术,均有误伤膀胱可能。难产时,胎头的压迫,亦可造成膀胱阴道瘘。
国外资料显示,膀胱损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低,且多为合并创伤。膀胱损伤可分为三类,即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和医源性损伤。医源性膀胱损伤的发生率为83%,主要原因是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腔镜操作经验不足、对设备器械性能了解不够、操作不熟练、紧急情况处理慌乱等。
酒后膀胱充盈者。
膀胱病变者。
膀胱壁挫伤时,患者仅有下腹疼痛及少量终末血象,并经过休息,在短期内会自行消失。膀胱全层破裂时,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尿、尿瘘。合并骨折严重时,还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可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其中肉眼血尿最具有提示意义。有时伴有血凝块,大量血尿者少见。
多为下腹部或耻骨后的疼痛,伴有骨盆骨折时,疼痛较剧。腹膜外破裂者,疼痛主要位于盆腔及下腹部,可有放射痛,如放射至会阴部、下肢等。膀胱破裂至腹腔者表现为腹膜炎的症状及体征,出现全腹疼痛、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膀胱发生破裂,尿液外渗,表现为无尿或尿量减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与疼痛、恐惧或卧床排尿不习惯等有关。
常见于严重损伤者,由创伤及大出血所致,如腹膜炎或骨盆骨折。
如患者遭受明显外伤后,通常会出现受伤部位肿胀、瘀斑等。
部分患者出现膀胱损伤后,未及时就诊,也未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而出现感染。
由于患者合并骨折,导致血管的损伤,出现盆腔血肿。
患者发生可以诱发膀胱破裂的诱因后,需密切监测。如发生症状加重或持续性不缓解,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膀胱损伤的程度,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出现以下情况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明确的盆腔外伤史,合并下腹部疼痛以及排尿困难的患者。
战时弹片、子弹或锐器贯通下腹部,并出现尿液外漏至体表时。
外伤史明确,所受外力不大,仅出现轻微终末血尿,可经休息后好转,但若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加重。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若患者合并骨折大出血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创伤骨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下腹部有无撞击、暴力外伤史?外伤史多长时间了?
有无排尿困难和血尿?血尿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是否有直肠或阴道漏尿情况?
既往有无手术史及其他的病史?
患者下腹部或骨盆受外伤史明确,并出现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及血尿等症状。直肠指诊若触及直肠前壁饱满,提示腹膜外膀胱破裂。若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则提示腹膜内膀胱破裂。
怀疑有膀胱损伤患者需行导尿管试验,如引出3000ml以上清亮尿液,可排除膀胱破裂。若无尿液导出或有少量血尿,考虑膀胱破裂可能性较大。此时可向导尿管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200~300ml,片刻后在抽出。若抽出液体明显减少,则提示膀胱破裂。
骨盆X平片检查可明确有无骨盆骨折,膀胱造影检查向膀胱内注入15%泛影葡胺300ml后拍摄前后位片,抽出造影剂后再次摄片。如造影剂外漏,则可诊断膀胱破裂。
泌尿系彩超,可以明确有无泌尿系其他部位的损伤,还可明确膀胱损伤的位置、大小,诊断率较高。
可以直观的明确膀胱破口的位置、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膀胱损伤的病理类型关系到治疗效果,因而应尽量做出准确诊断。和其他疾病一样,需结合病史(如外伤、手术史等)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膀胱损伤常被腹部、骨盆外伤引起的症状干扰或被其所掩盖。结合以下几点即可确诊。
膀胱破裂典型症状,耻骨上区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尿、尿瘘、腹肌紧张、失血性休克。
膀胱镜检查,看到明确的膀胱破口。
导尿管试验,抽出液体明显减少。
膀胱造影检查,造影剂外漏。
多发生与骨盆骨折或骑跨伤,病人也可有休克、排尿困难和尿血。通常通过导尿实验鉴别二者,但导尿失败时两者鉴别困难。通过阴道或直肠的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前列腺向上移位,可与单纯的膀胱损伤鉴别。但尿道损伤同时合并膀胱损伤时,需手术探查才能确诊。
二者均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但该病多有急性盆腔器官炎病史,病人高烧、恶心、呕吐等不适。该病人通常没有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阴道双合诊,导尿或膀胱造影均可鉴别。
多发生于14~30岁之间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下腹痛伴尿频及里急后重感,甚至可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排卵前后,无停经史、无排尿困难和血尿等表现。经导尿、膀胱内注水试验或膀胱造影检查,可鉴别。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局限性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该疾病多由于体位改变或妊娠期子宫位置改变而引起,无外伤或手术史,无排尿困难和血尿表现。妇科检查可发现明显压痛、张力较大的肿块,经导尿或膀胱造影检查可鉴别。
膀胱破裂的早期阶段治疗包括综合治疗、休克的防治、外科手术治疗和感染的预防,而对于晚期治疗主要是膀胱瘘修补、感染的治疗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若患者合并失血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中心静脉压,可给予患者补充血容量,如输液、输血等治疗。
对于明确诊断为膀胱挫伤患者,可行导尿管置入膀胱,充分引流尿液。保持宫腔通畅,持续引流尿液约10天左右,破裂均可自愈。
氨基己酸,静脉使用药物。对于合并大出血患者应使用,减少出血,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应慎重用药。
膀胱损伤患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使用二代头孢、三代头孢等,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若已出现感染,应及抽血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
可给予患者输液(生理盐水、10%糖盐水等),输血(红细胞悬浮液、新鲜冰冻血浆等),避免患者由于失血导致休克,进而形成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行经腹膜外膀胱破裂修补术,在膀胱前间隙可见大量血液和尿液。吸干净后暴露膀胱前壁,去除骨折碎片或异物,术区充分止血。必要时切开膀胱前壁探查膀胱内部有无其他损伤。去除失活组织后,裂口内层黏膜必须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如裂口近膀胱颈部,而难以仔细缝合时,勿需勉强修补,作耻骨上膀胱造口术,并彻底引流膀胱前间隙后,裂口可自行愈合。膀胱裂口修复后,留置保留导尿管1周左右后,再拔除。
行经腹膀胱破裂修补术,切开腹膜,探查膀胱确定裂口。切开腹膜反折探查膀胱前壁,修复裂口,可留置导尿管或在耻骨联合上方做膀胱造瘘,持续临流尿液2周。另外,也可行腹腔镜下膀胱破裂修补术,腔镜手术创伤小,可以直观的看到手术部位及病变部位。
若合并骨盆骨折,可及时到骨科就诊,协助治疗等。
膀胱的自身愈合能力较强,膀胱损伤治疗后早期可能会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膀胱功能将会恢复正常。据报道膀胱损伤的病死率约为15.6%~22%,大多数主要是由并发症导致。
本病积极治疗后,能治愈。
本病患者在积极治疗,且无并发症出现,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膀胱挫伤患者一般10~14天后拔除尿管,应该间隔1个月复诊1次,避免尿道狭窄,以后间隔周期可延长。
膀胱破裂患者术后拔除膀胱造瘘管后,很少发生漏口不愈合。所以拔除造瘘管后,间隔1个月复诊。
对于膀胱损伤患者,目前无针对性饮食宜忌。平时可进食适量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预防感染即可。还要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还要慎食肥甘、油腻的食物。
宜清淡饮食,术后先进食流食。待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在进食半流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此类食物最好做成肉泥或者汤类,有利于肠道吸收,以促进伤口愈合。
宜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新鲜蔬菜,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避免腹压过大,导致病变加重。
忌喝酒,酒精蓄积会使大脑中枢,对膀胱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产生障碍或反应迟钝,可能加重病情。
膀胱损伤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情况,明确病情是否加重。要观察疼痛部位是否改变,还有注意阴茎卫生,手术切口卫生,避免形成感染。另外,注意保持尿管、造瘘管通畅。
未拔出尿管时,患者应遵医嘱口服头孢抗生素,避免出现导管引发感染。
手术切口禁忌沾水,避免引起感染。待结痂消退后,再行局部清洗,且尽量避免长时间憋尿。
可监测24小时尿量,尿液颜色;腹痛症状是否加重或缓解;监测血压有无进行性下降等。
加强营养,患者围手术期消耗较大,以防营养不良。
注意术区清洁,避免引起手术切口感染。
按规律及时给予手术切口换药及拆线,且进行复查。
如出现排尿困难或血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膀胱损伤主要见于外伤史,预防的关键是避免外伤,还有暴力损伤。另一方面就是避免战争导致的创伤,且需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大量饮酒,避免长时间憋尿等。
对与外伤史明确、排尿困难及血尿患者,应及时治疗。且注意复查,以防加重膀胱损伤。
避免外伤、打架斗殴以及暴力事件。
战时注意自我保护,如既往患有膀胱病史,应及时就诊检查及治疗。
合理饮食,避免大量饮酒、长期憋尿。
4611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余帆,郭文俊,杨慎柯.etal.膀胱损伤14例诊治分析[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4(01):35-36.
[3]李炎唐.泌尿和男子生殖系创伤[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4]王永总主编,王永,陆继明,马忠超,陈飞,黄耿等主编,周积美,胡延波,杨小波,彭璐等副主编.实用外科多发病诊疗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42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