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扭伤是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软、硬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包括腰骶部韧带、肌腱、腱膜、筋膜、椎间盘及椎骨关节的劳损,以及骶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积累性损伤。 成年人的腰骶角约为120°左右,如此角过大,容易使腰骶部受伤,通过药物和理疗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好。
多为腰骶关节突然遭到暴力,或躯体突然失去平衡将要滑倒,而机体自发的努力恢复平衡所致。
慢性腰骶关节损伤常起病隐匿,也可以是急性损伤未能治逾所产生的后遗症,常发生在背部肌肉薄弱、腰椎前突增加的病人,女性多见。
腰骶部扭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持重时姿势不当、不慎跌仆、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导致,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腰骶关节突然遭到暴力,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或在受到重物打击时保护性肌肉收缩所致。也可以由于躯体突然失去平衡将要滑倒,而机体自发的努力恢复平衡所致。因这时肌肉尚未来得及产生收缩反应来保护脊柱关节,使暴力全部作用到关节韧带上。
慢性腰骶关节损伤常起病隐匿,也可以是急性损伤未能治逾所产生的后遗症。常发生在背部肌肉薄弱,腰椎前突增加的病人。
因近年来体重增加而产生了悬垂腹,为使腰椎前突得到平衡,必然会造成腰骶关节受到的应力大大增加。
有些病人是由于创伤性关节炎而表现为腰骶椎间隙变狭窄。由于椎体间接近,可使椎间孔变狭而造成神经根在出口处受压。
腰骶部扭伤最常见于35岁~55岁。但这一年龄组的患者大多数在35岁之前就曾有过腰痛的发作。大多数下腰椎退变手术患者的年龄为35~55岁之间,年轻患者手术节段多为L5-S1,而年龄大一些的患者多为L4-L5髓核脱出多见于30~40岁的患者 ,此时椎间盘因为含水量下降而开始发生退变。低于30岁的患者椎间盘的弹性可以保护其不发生突出,大于40岁的患者椎间盘肿胀减轻纤维化一定程度上稳定性获得重建。然而有很多例外情况,并不遵循这些年龄的规律。
在身体受力的情况下,由于姿势或者负重太大,易导致腰骶部扭伤。
由于运动前不热身,或者运动姿势不对也易导致腰骶部扭伤。
此类人群易出现腰椎的慢性劳损,导致腰骶关节的应力增加,发生腰骶部扭伤的风险增高。
腰骶部扭伤的典型症状是疼痛、腰部僵硬、活动受限等,劳动或者外力作用后加重,患者大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
疼痛及压痛在腰骶关节处,腰部各方面的活动均受限。
症状多种多样,部分仅诉腰背无力,易感劳累,部分患者经常有非常剧烈的疼痛发作及明显的功能障碍。往往时轻时重,病程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发作次数越来越频繁,疼痛变为持续。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患者大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急性腰骶部扭伤可由于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骶部在创伤或外力作用下,出现疼痛、压痛或明显的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等,明确是否为腰骶部扭伤,并注意与关节囊损伤等进行鉴别。
腰骶部在创伤或外力作用后,出现疼痛、压痛或明显的功能障碍,有慢性腰椎病史者出现腰背无力、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疼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是否有外伤史?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放射性核牵扯性神经痛、肢体麻木、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见腰骶角增大,腰骶关节间隙狭窄以及椎体周围有唇状骨质增生等,有时可见横突肥大假关节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
如果有神经根受压表现,则可以有坐骨神经痛及坐骨神经痛性脊柱侧弯,但神经系统体征一般不明显。
急性腰骶部扭伤患者有近期的外伤史,疼痛及压痛在腰骶关节处,腰部各方面的活动均受限。慢性腰骶部扭伤部分仅诉腰背无力,易感劳累,部分患者经常有非常剧烈的疼痛发作及明显的功能障碍,往时轻时重,病程达数年。
X线检查可见腰骶角增大,腰骶关节间隙狭窄以及椎体周围有唇状骨质增生等,有时可见横突肥大假关节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可确诊为腰骶部扭伤。
关节囊损伤是在外力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时造成的局部肿胀、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腰骶部扭伤急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及压痛在腰骶关节处,腰部各方面的活动均受限等表现,可进行鉴别。
腰骶部扭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卧硬板床、理疗、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症状。
疼痛剧烈者可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或外用止痛药物。如无法缓解,也可进行局麻药局部注射封闭治疗,如普鲁卡因。
极少数病人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可考虑。但固定后在被固定椎体的上部,受到的应力可能会增加而再产生上述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宜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在急性阶段应卧硬板床1~2周,并于膝下垫枕,使腰骶角度减小。在急性症状缓解后,做理疗或针灸、推拿等。
加强背肌锻炼,进行使腰骶角减小的体操,可减少或阻止复发。
慢性腰骶关节扭伤可进行体疗,但必须坚持,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气功等,均有取得效果的报告。一般不主张用支架等,但可以用宽的腰围在发作期过后起支持作用。
有明显悬垂腹的病人最好用紧身衣,但腰围及紧身衣不能代替体疗,否则肌肉会进一步的萎缩,反而更易受到损伤。
腰骶部扭伤通过药物和理疗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可以治愈,后期不影响生活质量,也不影响寿命,一般有腰部感觉后复诊,没有症状不需要复诊。
本病能治愈。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本病没有症状者不需要复诊,当有腰部疼痛时再到医院复诊,如需复诊需要到医院做X片检查。
腰骶部扭伤患者的饮食一般无特殊禁忌,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即可,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腰骶部扭伤患者的护理以缓解症状为主,遵医嘱进行药物使用,坚持进行背肌锻炼,以促进恢复。
日常应注意休息,尽可能减少扭伤的部位,短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慢性损伤患者注意坚持进行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气功等,有助于改善腰骶部力量。
肥胖人群注意控制体重,尽量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应用止痛药物的患者严格遵医嘱进行服药,避免长期服药。
当感觉腰部还有酸痛、隐痛等感觉,但比原先时有好转,说明治疗效果很好。但当腰部疼痛持续不能缓解,须到医院就诊。
患者在扭伤48小时后可以使用一些膏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须注意个别人群对于膏药过敏,如有过敏者应立即停止使用。
腰骶部扭伤的预防应注意预防外伤,避免剧烈运动,调整自己的运动量,保持合理范围内的体重。
重体力劳动者注意适当调整工作,避免腰椎的过度劳损。
经常进行运动的人群注意合理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降至正常范围内。
如有创伤性关节炎等关节基础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
4807点赞
[1]刘淑如,李长辉.推拿联合拔罐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验案一则[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010(006):45-46.
[2]张远.正脊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9,024(001):77-7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