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主要指长期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改变,少数亦可供血正常。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导致心肌受损。引起心肌劳损的主要病因包括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本身可症状不明显,也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气喘,这些症状有些人也可是劳累后出现,休息后缓解。治疗时要找到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要积极进行治疗,以免恶化导致性心功能不全。
心肌劳损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劳累过度、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肥胖等都有不可避免的关系。
高血压会造成心脏后负荷过重,导致心脏生理性代偿,使得心室壁代偿性增厚,冠状动脉是垂直插入心肌间进行供血,当心室壁增厚到一定程度,而冠状动脉的分支并没有增多,导致了部分心肌会出现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了失代偿,出现了劳累后心悸、胸闷等症状,出现了所谓的心肌劳损。
肥胖患者血管内脂质物质较多,脂质物质沉积在冠状动脉会诱发慢性免疫原性疾病和纤维增生性疾病、血栓堵塞性疾病,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的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血管内皮和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作息所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平滑肌高敏感等都可使冠状动脉痉挛,会使心肌供血严重不足,引起严重的心肌劳损。
吸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或精神激动均可诱发心肌劳损。
心肌劳损主要发病于工作强度大、锻炼较少、年龄较大的人,好发于饮食习惯重油盐的地区,如东北地区发病率稍高。
此病不具传染性,亦没有传播途径。
生活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肥胖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
高血压患者。
老年人及缺乏锻炼者。
心肌劳损多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多于劳累、活动或精神紧张时出现。
主要为胸闷、心悸、气喘、心前区疼痛,多数患者发生于劳动后、情绪激动后及爬楼梯过后,休息、情绪平复及汉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少数患者无诱因突然发作。
若患者起病急,情况严重,会有急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剧烈胸疼、虚弱乏力,甚至意识模糊等,往往出现这些情况时,代表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需要及时就医。
心肌劳损此时心肌可能缺血,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等情况。
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所以发现身体不适时需要及时就诊。
反复发作胸闷、心悸、乏力、气喘,及时就医。
劳动耐力下降,有时轻微活动即触发以上表现,及时就医。
伴双下肢水肿、颈部青筋隆起及时就医。
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近期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及时就医。
胸闷、心悸不严重情况下建议心血管外科。
病情严重有心肌梗死情况时请到急诊科立即就医。
您主要症状有哪些?
您的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您是否就医检查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您是否治疗过、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怎么样?
您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您是否有高血压、多久了、血压控制得如何?
请问您家族里有没有心脏病患者?
您是否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
主要包括心前区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主要观察是否存在心尖搏动异常、震颤、 摩擦感、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脉搏的异常变化、皮肤苍白、颈静脉怒张、水肿等情况。
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心率、节律、各传导时间、波形振幅、波形形态等,了解是否存在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房室肥大或电解质紊乱等。
又称Holter 监测,可连续记录24~72小时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及短暂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可实时观察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对心包积液、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心肌劳损根据详细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患者多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疼痛,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可缓解。部分患者症状持续无缓解,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主要有原发性心脏停搏、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可以辅助诊断。
主要通过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检查、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明确诊断。
发生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心肌劳损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可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等,如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改变工作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节制饮食、控制血脂、减轻体重。
心肌劳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主要是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配合可以使用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同时监测血压;高血脂患者可以使用降脂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未查明病因时,此笼统概念心肌劳损无需手术治疗。如冠心病较严重者可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或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劳损对因治疗完成后,预后良好。如不积极治疗,并发心肌梗死则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若心肌没有坏死,可治愈;若心肌有小部分坏死,也可治愈,但是心脏功能不能再重新恢复至受伤之前。
心肌劳损治愈后一般不影响患者自然寿命。如若迁延不治,会越发严重,直至引起心功能衰竭,会严重影响自然寿命,发现此病应及时就医。
心肌劳损者建议三个月至半年复诊一次,特殊情况谨遵医嘱。
心肌劳损患者平时要节制饮食,控制标准体重,控制好钠盐的摄入,高脂肪类食物要少吃。
食物以少盐为主,每日饮食中钠盐供应量以低于3克为宜,咸菜、榨菜、酱豆腐等过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为佳。
尽量避免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
忌食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戒掉烟酒,不喝浓茶、浓咖啡等,避免心脏受到刺激,减少心脏的负担力。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经常食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此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些患者症状轻微,自己会掉以轻心。医护人员应着重向患者普及该病知识,教导患者回归正常健康的生活状态。
患者熟悉硝酸酯类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用药。
督促患者按时休息,避免熬夜,日常降低劳动强度,可选择中低等强度的运动。
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水平。
冠心病患者需要关注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减轻工作压力,降低精神负担,避免劳累过度,低盐低脂饮食,健康作息时间都可有效预防心肌劳损。
如进行中低等强度运动,或不进行运动就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口唇发绀、胸前区疼痛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史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压、心电图等检查。
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饮食,保持体重合理。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进行散步、太极拳、慢跑等,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肥胖患者应积极减肥,高血压、肺部及气管支气管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治疗自身疾病,以免日后引起心脏疾病。
4920点赞
[1]葛金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6-176.
[2]杨宝峰,陈建国主编.药理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