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中有多种制剂,为外用药,苯酚包括酚、石炭酸、羟基苯等,甲酚包括煤酚、甲苯酚等,甲酚皂溶液,如来苏尔、煤焦油、间苯二酚、三氯苯酚等。酚类制剂都具有腐蚀与轻度的麻醉作用,能使细胞蛋白质变性沉淀,对各种细胞均有直接毒害作用,主要抑制呼吸、血管运动中枢与体温中枢。发现疾病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清除体内的酚类,并去医院就诊,治疗及时预后较好,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
酚类品种众多,但毒性作用基本相似,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和沉淀,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并可吸收入血,对全身各组织细胞产生毒害。
酚类毒效应与血中含大量的游离酚有关,各脏器损害的时间通常在酚污染皮肤48小时内,中枢损害可在数秒内发生,均表明脏器损害为酚的直接作用,与酚吸收后血液中酚含量迅速升高有关。
环境因素:在酚类化合物装卸或生产过程中泄露喷溅至皮肤引起中毒。意外口服酚类导致中毒。医疗上使用过量或由于自杀吸入过多酚类化合物也可导致中毒。
酚类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酚类中毒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酚的伤害以皮肤灼伤为多见,且多为意外喷溅。
多为工作中因酚类化合物泄露喷溅导致烧伤进而中毒。
可因医疗服用过量、自杀、误服等原因摄入过多酚类化合物导致中毒。
酚类中毒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和反复抽搐,如眩晕、无力、头痛、欣快感、麻痹、惊厥等,以及灼烧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肾脏、心血管和肝脏亦有损伤。
误服后,立即出现口腔和咽喉烧灼感、腹痛、呼出气中带酚味、脸色苍白,伴冷汗、瞳孔扩大或缩小,并可有明显发绀。
皮肤接触后,局部出现红斑或呈无痛性苍白色,严重病例皮肤被腐浊和坏死。较大面积皮肤污染时,可经皮吸收引起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室上性或室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
吸入高浓度酚类蒸气,可迅速出现头晕、头痛、无力、视物模糊、体温、脉搏和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肺水肿和呼吸衰竭,并发肝、肾损害。
意识障碍和反复抽搐:是酚类中毒的主要表现,最快可在酚污染皮肤后数秒钟发生,经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清醒。
消化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腹泻、腹痛等症状。
溶血:是酚类中毒早期的重要表现,多在伤后两小时内出现,2~10天可恢复,酚进入红细胞后内致使红细胞膜破裂造成溶血。
肾脏损害:损害可在24小时内出现,灼伤面积>50%者几乎100%有肾脏损害,中小面积灼伤者也常发生,酚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尿少,呈深绿色,渐变黑色,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生率较高,但损害程度较轻,早期血压升高,后期中枢抑制而致血压下降。
发生最迟,发生率最低,伤后24~48小时出现黄疸。
中毒一小时后血压开始降低,最低者可能测不到血压。
酚类中毒可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严重可并发尿毒症。
酚类中毒发病较快,当发现误服酚类时要及时就诊,通过洗胃等方式清除酚类,如皮肤或眼部接触中毒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
当误服了石炭酸、羟基苯、煤酚、甲苯酚、来苏尔、煤焦油、间苯二酚、三氯苯酚等酚类化合物时,应及时就诊。
当有酚类喷溅至皮肤或眼部时先用大量清水清洗15分钟以上,随后及时就诊治疗。
酚类中毒患者应在急诊科治疗。
摄入多少酚类化合物?接触酚类物质的方式是什么?能否获得接触物质?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灼烧感等)
就诊前有无采取措施解毒?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血和尿大概是什么颜色的?
近期尿量多少?
定性及定量测定,有助于确诊。
尿液深绿色,尿酚含量大于20~50mg。
可以了解呼吸抑制的程度。
若患者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等数值的升高,多提示患者存在酚类中毒。
结合以下检查结果以及症状表现可确诊:
有酚类毒物吸入或口服史。
局部表现为皮肤接触致皮炎,口服者表现为口腔、咽喉、食管与胃部灼热感,并有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眼部溅入酚者,可致结膜炎、角膜炎、失明。
全身中毒表现(酚皮肤大面积烧伤>13%,吸入高浓度酚蒸气以及经口进入人体):头痛、眩晕、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呼吸节律改变、肺水肿、呼吸衰竭、脉搏细速、尿成棕色、尿少、无尿、体温下降、血压下降、抽搐、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24小时尿酚>20~50mg有助于诊断。
酚类中毒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如疾病发生在夏季,应与中暑和急性胃炎相鉴别。
头痛、眩晕、抽搐等症状,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暴露人群,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片状渗出,并有点状、片状出血。
酚类中毒治疗的原则是尽快清除毒性物质,酚类口服中毒患者应尽早实施洗胃治疗,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注意操作必须轻柔,洗后行胃肠黏膜的保护,皮肤黏膜中毒患者应立即用水清洗,急性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口服中毒者及时吞服食用醋中和,可用牛奶、蛋清或植物油灌洗,反复洗胃至酚味消失,并留植物油60ml或给予氢氧化铝凝胶30ml保护胃黏膜。积极补液支持治疗,防治休克及肾功能衰竭。有重度食管损伤者禁止洗胃、催吐等治疗,以免消化道穿孔,严重者早期应用透析治疗。
皮肤黏膜灼伤中毒者,立即脱离至新鲜空气处,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争取在现场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10~15分钟,面积小也可先用50%酒精擦拭创面,或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擦拭皮肤,然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碳酸氢钠等弱酸中和,中和剂切勿在冲洗前使用,否则将产生中和热量,加重灼伤。
急性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刺激性气体环境,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
眼中毒者需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清水至少冲洗15分钟,随后按照眼部灼伤处理方法处理,对症治疗。
纠正休克,维持血压稳定,洗胃后立即用多巴胺维持收缩压至90mmHg,及时补充血容量,酌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给予利多卡因加入50%葡萄糖静脉注射。
给予呋塞米静脉注射。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是出现意识丧失、脉搏微弱的情况,应及时予以吸氧治疗。
酚类中毒预后较好,但是酚类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酚中毒早期清除酚类是关键,同时需对症治疗。
酚类中毒患者及时就诊,抢救成功基本可以治愈,较少出现并发症。
酚类中毒治愈者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但是如果抢救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呼吸麻痹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患者由于消化道黏膜损伤,服药、进食困难时可采用鼻饲给予营养食物,每4小时一次,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量不得超过300ml,温度保持在34℃左右为宜,无菌喂食后要用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加凉开水冲洗胃管。
建议喂食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混合奶、果汁、鸡汤等。
建议食用利尿食物,如冬瓜,鼓励患者多饮水。
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物,如西瓜。
避免饮用生豆浆,饮用未煮熟的豆浆可能引起全身中毒,酚类可使豆浆产生苦味和腥味。
酚类中毒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通畅,观察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变化等,注意尿量、呕吐物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同时应做好生活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保持呼吸通畅,给予足够的氧气吸入,及时吸净痰液。
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每日两次用生理盐水常规清洗口腔。
加强眼部、皮肤创面的护理,如患者卧床时间长,应每日两次用5%红花酊按摩受压骨骼突出部位,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患者因心理障碍,情绪低沉,给予心理疏导,做好思想安慰工作,调畅情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忌用矿物油或乙醇洗胃。
皮肤接触导致中毒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弱酸中和。
洗胃的24小时内不能进食,避免食物对胃部产生刺激,引起呕吐等症状。
酚类中毒者多为酚生产工作员及医务人员,故其相关工作者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酚类喷溅至皮肤及眼部,其他人员减少接触酚类即可有效避免酚类中毒。
酚类中毒无明确的早期筛查措施,疑似误服了酚类药物,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对酚类过敏者或高度敏感者慎用。
家庭中的来苏尔消毒液等酚类产品浓度较低,不易中毒,使用后仍应该用大量清水洗手,以避免食入口中,同时应将此类物品存放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职业中经常接触酚类产品的人员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避免酚接触到皮肤和眼部。
4552点赞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李思惠,张宪华.酚类灼伤所致酚中毒的临床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1(03):121-123.
[3]张庆.不能生吃的十种常见食物[J].祝您健康,2010,(7):38.
[4]魏凤英.来苏儿中毒合并肾功能衰竭护理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4):51-52.
[5]张颖.来苏儿中毒的临床救治体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217-217.
[6]朱燕.来苏中毒5例抢救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3):167-16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