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癌以恶性为主,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软腭、腭扁桃体、舌根、会厌周围及咽壁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各部发病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且多数分化较差,其他如低分化癌、未分化癌也常见,偶有小涎腺起源的癌。口咽癌易向周围扩展,常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位于中线部的舌根癌、软腭癌等常发生双颈淋巴结转移。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口咽部黏膜溃烂、口臭、呼吸不畅等。
肿瘤集中于舌根,容易导致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以及吞咽食物困难。
肿瘤集中于舌咽腭弓,容易导致张口困难。
肿瘤集中于扁桃体处,容易导致发声困难。
口咽癌的病因主要包括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和生物致癌因素,多发于50~70岁的男性,主要是嗜酒吸烟的中老年人。除此之外,口腔中长期含有尖锐物品的人群,如佩戴不良修复体、矫正器等人群,长期的不良刺激也可以导致癌变。另有资料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一些类型与口咽癌发生有关。
口咽癌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如烟草导致。烟草的化学物是苯芘,是本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尖锐的假牙、不合口腔的假牙、烂掉没有及时处理的坏牙等,长期在口腔内与舌头两侧、颊部黏膜发生摩擦,导致溃烂,加上如果口腔有慢性炎症的存在,可能发生致癌因素,是本病的第二大发病因。
资料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一些类型与口咽癌发生有关。
吸烟、喝酒都会导致口腔癌,烟含有数十种致癌因素,直接导致口腔细胞的癌变,酒水是一些致癌物质的溶剂,接触口腔时会溶入口腔内壁致使口腔细胞的癌变。
长期嚼槟榔,戴假牙也容易引起口腔细胞的癌变,口腔含有尖锐厉物时,容易引发口腔溃疡,多次的溃疡导致口腔细胞癌变。
资料显示,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群容易引发口腔炎症从而引起口腔癌。吸烟者患上口腔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5倍左右。长期不清洁口腔的人也更加容易引起口腔炎症。据统计,口咽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2%,发生于50~70岁的男性。口咽癌是一种常发生于舌根、会厌、腭扁桃体等地的恶性肿瘤,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发病率高达40%~50%,且男性患者较多。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吸烟人群在吸烟的过程中口腔直接与致癌物质相接触,导致口腔细胞癌变。
酒水本身并不致癌,但是过量饮酒会引起肝功能的异常,导致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酒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会将一些致癌物直接带入口腔中,引起口腔细胞的病变。
嚼槟榔、佩戴不良修复体、正畸矫正器的人群,由于口腔中经常含有尖锐的异物,导致口腔黏膜溃疡引起炎症反应,过多的炎症反应容易引起口腔细胞的癌变。
口咽癌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咽部异物感、溃疡、咽痛。同时可能有牙齿松动、面瘫、舌癌、口腔黏膜溃烂、口臭、呼吸不畅等其他症状出现。并发有肿瘤向淋巴结转移、软腭癌瘤向咽侧及硬腭蔓延、呼吸功能障碍症状。
有异物感在咽喉内,这是口咽癌早期症状,但是由于症状较轻,常常与口咽炎诊断而耽误病情。
当口咽癌发生到一定阶段时,患者会出现咽痛症状,尤其是在进食的时候,症状明显加重,口咽部疼痛并可放射至耳部,进食或饮水时疼痛加重,是舌根癌和扁桃体癌的常见症状。
口腔癌发生到晚期时,溃疡渗血导致唾液中带血。
口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发音困难等,均为局部晚期病变的表现。
20%~30%的病人首先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医,通过口腔、口咽检查而发现原发肿瘤。
癌细胞扩散时会引起骨组织的损伤从而导致牙齿松动、牙龈肿痛等情况。
口咽癌还可能会损伤面部神经,严重时会导致面瘫。
癌细胞容易扩散,最直接的容易扩散至舌部,导致舌体细胞的癌变。
大量的细胞癌变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正常细胞逐渐坏死,口咽部表面最终会形成溃烂状。
化学因素导致的咽炎通常是由于口腔有异物,引发口臭;肿瘤逐渐增大会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不畅。
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且该转移方式是不可逆的。
软腭癌瘤可向咽侧及硬腭蔓延、咽侧癌瘤可向咽后及舌根蔓延,并向深部侵犯咽旁间隙。
由于异物出现,使呼吸通道狭窄,导致呼吸功能出现障碍。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瘫等严重问题时,到肿瘤科就诊,及时进行X线检查、MRI检查、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与舌根淋巴增生、慢性扁桃体炎、会厌囊肿等症状鉴别,在口腔内找到肿瘤即可确诊。
口咽部溃疡经久不愈,口咽周围的舌体牙龈经常引发炎症反应,肿痛不舒适需要及时就医。
口咽部肿大,内部大片溃烂,有强烈的口臭,并且伴随着呼吸困难,牙龈肿痛,张口困难等危险症状需要立马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口腔科、耳鼻喉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呼吸苦难、面瘫、牙龈肿痛等症状时,建议前往肿瘤科就诊。
出现溃疡时间有多久?
口腔溃疡出现的频率?
是否有呼吸困难、张口困难的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是否有长期抽烟酗酒?
X线检查及CBCT在口咽癌侵犯上、下颌骨及鼻腔副鼻窦时能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MRI可以获取软组织侵犯信息。
适用于病变浅表的,无明显症状的癌前病变或病变范围不清的早期癌的筛选,对阳性及可疑病例再作进一步活检确诊。
活组织检查能明确诊断,活检应在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采取,避开坏死、角化组织。对黏膜完整的黏膜下肿块可采用细针及取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与临床治疗的间隔时间应越短越好,减少因活检引起的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
PET和CT检查把肿瘤生理学与解剖学信息相结合,目前常规推荐用于口咽癌患者的初始分期。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基于PET的成像不仅可以评估疾病的局部区域肿瘤负荷,而且可以检测远处转移。
原发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咽异物感,疼痛、溃疡、出血。检查可见口咽部有新生物,触诊质硬;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明确原发肿瘤的部位和黏膜侵犯范围,这是MRI等检查不能取代的。口咽癌具有沿软腭及咽侧壁黏膜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并向深层浸润的特性,黏膜表面浸润范围往往超出MRI所见,而深部浸润往往超出内镜下所见。要重视简单的手指触诊,往往可明确肿瘤的大致侵犯范围。
口咽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当多见,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对提示原发灶具有指导意义。
初步诊断是在在口腔内部找到肿瘤细胞。
实验室检查
可用来检查肿瘤是否侵犯了上、下颌骨,是否侵犯了鼻腔副鼻窦。一旦侵害这些部位,即可确诊。
适用于病变浅表的,无明显症状的癌前病变或病变范围不清的早期癌的筛选,对阳性及可疑病例再作进一步活检确诊,对一些癌前期病变者可进行脱落细胞随访。
从患病部位取下小块组织,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口腔内是否真实存在肿瘤。
正常人都存在舌根部淋巴滤泡,但症状严重的舌根淋巴增生,甚至会影响人的呼吸和吞咽,可进行治疗恢复。口咽癌也会引起人的呼吸和吞咽困难,但口咽癌主要是由于呼吸通道狭窄和咽喉内有异物引起的,通常为恶性病理。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导致细菌、病毒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而口咽癌是一种发生在软腭、腭扁桃体、舌根、会厌周围及咽壁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会厌囊肿是发生在会厌黏膜下的囊肿,属于喉囊肿的特殊类型。多发生于会厌谷、会厌舌面和会厌游离缘。而口咽癌多由于遗传、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造成组织癌变。
口咽癌通常进行放疗、手术、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搭配药物治疗使预后恢复良好。手术治疗以切除发病部位的肿瘤治疗为主,防止肿瘤进一步扩散。其他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采用医学专用的放射线进行照射治疗。
由杉树树皮及树脂中提取,可拮抗肿瘤细胞的生长。
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奈达铂等,可抑制肿瘤细胞分裂。
适合中晚期的口咽癌患者使用,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本品使用安全、毒副作用极低。个别病人如用量过大或两次用药间隔不足6~8小时,用药后30分钟左右,可能出现发冷发热现象,10分钟后即恢复正常;少数患者长期静滴后有局部刺激感或静脉炎,致使滴速减慢,极个别病人还可能出现荨麻疹、皮炎等,停药后反应消失,仍可正常用药。避免与剧烈兴奋心脏药物。
当咽部、舌根、牙龈等部位出现疼痛时,可服用该药物缓解疼痛,不良反应为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病情较轻,肿瘤较小,尚未向其他部位转移时,及时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将发病部位的肿瘤切除,是一种见效较快的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后病人的免疫力会减弱,所以术后可以对患者进行免疫功能恢复治疗。
口咽癌的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常用的外照射手段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
近距离放疗则是将放射性粒子放置在肿瘤病灶旁,或植入病灶内,杀死癌细胞。
外放射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口咽癌病灶较小,可通过放疗照射直接杀死癌细胞。病灶较大的口腔癌患者,需要放疗联合;手术切除,或是放疗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对于病灶较大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在术前放疗尽量缩小病灶,有利于手术切除;对于手术没能完全切干净病灶的患者,可在术后放疗进一步杀死癌细胞;)姑息放疗:放疗还可以用于骨转移患者的止痛。
化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可以口服或者通过静脉使用。在口咽癌中,化疗主要用于以下情况,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辅助化疗)。
2.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晚期口腔癌,通常使用化疗进行系统治疗。常用来治疗口腔癌的化疗药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羟基脲。此外,甲氨蝶呤、博来霉素、卡培他滨等也可用作治疗。
靶向药物能够针对致癌突变进行治疗。目前在口腔癌的治疗中,主要应用的靶向药西妥昔单抗。西绥昔单抗针对的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口咽癌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术后需辅以提高技能免疫力的针对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患者的伤口和体力可康复。
分化较好的口咽癌预后良好,但多数分化较差,无法完全治愈。
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口咽癌生存率明显降低。
口咽癌的副作用大部分是由于放疗治疗后引起的,由于口咽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所以对放疗比较敏感,常见的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的损伤,放射性咽炎等。但相对于恶性肿瘤对健康的危害要小得多。
经过4~6周的手术治疗,再用放化疗配合治疗,定期来医院进行进行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复诊查看口腔内部是否有癌细胞增值以及是否有溃疡复发。
口咽癌患者宜多吃蔬菜水果,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梨、花椰菜、蛋黄、牛肉、牛奶等。忌刺激性食物,如火锅、麻辣等。
宜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梨、花椰菜等。提高身体维生素的含量,增强身体免疫力。
宜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蛋黄、牛肉、牛奶等。此类食物可以从食疗方面为患者辅助性恢复身体健康,提高身体免疫力。
忌刺激性食物,如火锅、麻辣等。由于口咽癌发病部位在咽喉部,刺激性食物会导致病发部位受刺,致使伤口受创、症状复发。
口咽癌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叮嘱患者尽可能戒烟酒,提高口腔内部的清洁度,防止口腔出现溃疡,防止刺激咽喉部出现不适。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每次刷牙起码三分钟,一日三次,注意不要刷太重导致口腔破损牙龈出血,从而引起口腔溃烂。
坚持服药,根据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防止病情复发。
观测患者是否出现咽喉痛、口腔异物、呼吸困难等问题,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复诊。
观测患者是否出现呼吸障碍、口腔溃烂、唾液出血等症状,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断,接受治疗。
由于放射性治疗是治愈本病的重要医治手段,但常常会伴有副作用的出现,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的损伤,放射性咽炎等。
术后患者免疫力会有所降低,日常护理应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机能。
患处疼痛时,可服用布洛芬缓解胶囊止痛,并及时到医院复诊。
烟龄较长的人群可尽早到医院筛查,辨别慢性口咽炎和口咽癌。及时忌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口腔卫生。
尤其是烟龄较长的人群可尽早到医院筛查,辨别慢性口腔炎和口咽癌。
细菌的滋生可能会引起口腔慢性炎症的发生,从而导致口咽炎,因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清洁,及时到医院诊断。
因定期到医院检查,避免由于口含异物不适感与颊部黏膜摩擦造成的口咽癌。
及时忌烟,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清理口腔的好习惯,杜绝慢性炎症的发生。
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患者要定期检查,避免口咽癌的发生。
4007点赞
[1]郑歆,陈晓品.我国口咽癌与HPV的关系[J].2020(3):8-13.
[2]程丹妮,任建君,许洋,宋瑶,严晓虹.人类乳头状病毒相关性口咽癌的研究进展[J].2020(4):1-7.
[3]蒋晨雪,许婷婷,王翠红,孙国华,王奇峰.HPV检测原发灶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作用初探[J].2020(4)10-15.
[4]李建成,宋培军,杨东昆,胡恺,陈默.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在晚期口咽癌术后缺损解剖重建中的临床效果.2020(6):1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