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免疫因素、遗传学背景、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在接触危险因素后容易诱发。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病情较重者伴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确诊后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目的是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或甚至无症状,积极治疗儿童的哮喘预后较成人好。
主要是吸入或是食入引起的过敏性哮喘。
主要是肥胖导致运动后哮喘,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因剧烈运动导致的哮喘。
多数患者存在家族遗传病史。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闷,憋气,没有反复喘息。
可能与精神、神经等有一定关系。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与免疫因素、遗传学背景、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好发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在接触危险因素后容易诱发,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室内的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室外花粉等。
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无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患者均存在气道慢性炎症改变。
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庭成员患过敏性疾病,患儿发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患儿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同时伴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反应性增强,因此出现气道高反应性。
研究发现哮喘患者体内存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参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
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的常有尘螨、动物毛屑、真菌,室外主要花粉、真菌等。
从口进入到过敏原,常见的有牛奶、鱼虾、花生,鸡蛋以及某些水果等。
常见的有病毒及支原体。
剧烈运动后过度通气导致哮喘发作。
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导致过敏。
在工作过程中接触高浓度的粉尘及有毒气体,可诱发哮喘。
突然受凉导致支气管痉挛收缩,诱发哮喘。
强烈的情绪变化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可能诱发哮喘或加重哮喘病情。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70%~80%发病于5岁以前。1990年我国患病率1.09%,2000年患病率1.97%,2010年患病率3.02%。
小儿支气管哮喘好发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强烈情绪变化的儿童、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的儿童。
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喘息,呈阵发性发作,发作前可有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等表现,发作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灰、呼气延长,伴有喘鸣音。情况严重可并发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湿疹。
多数阵发性咳嗽,主要是干咳,因为气道受到刺激引起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是喘息,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发作前有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眼睛痒,呼气延长,伴有喘鸣音。
胸闷变异性哮喘的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并无咳嗽、喘息等症状。
多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情况严重者可出现恐惧不安、大汗淋漓、端坐卧位、面色青灰、意识障碍等。
慢性刺激性变态反应,导致鼻黏膜充血、扩张出现过敏性鼻炎。
变态反应同时可能引起皮肤发生改变,引起过敏性湿疹。
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喘息、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眼睛痒、胸闷,伴有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到儿科、急诊科就医,并进行肺通气功能、胸部X线检查等检查来确诊,注意与气道异物、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和喘息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出现打喷嚏、流鼻涕、胸闷伴有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大汗淋漓、面色青灰、端坐呼吸,需要立即就医,情况严重可以拨打120。
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和喘息需要就诊儿科。
情况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可以就诊急诊科。
咳嗽喘息多长时间?有没有反复发作?
平时对狗毛、花粉、尘螨有无过敏?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某些东西或者是食用过某些食物?
家中其他成员是否有过敏史?
以往采取过什么治疗方案?
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5岁以上患儿,过小的患儿监测阳性率较低,呼气峰流速的日间变异率是诊断哮喘和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胸部X线检查主要排除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结核、气管,支气管异物等。
也称作过敏原测试,主要查找引起本病的诱因,可以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法和皮内试验法。
反复喘息、咳嗽的患儿经治疗无效者需做支气管镜检查,排除气道异物、气道内膜结核、先天性呼吸系统畸形等。
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患者需要检查诱导痰技术、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主要是评估治疗效果,改善治疗方案。
小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喘息、咳嗽、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物理或化学刺激,冷空气、感染以及运动有关,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经过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过敏原测试呈阳性可以明确诊断。
有气道突然吸入异物或疑似吸入异物过程,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结合X线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鉴别。
持续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通过血常规、X线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胆碱能药物。慢性持续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治疗的同时,并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辅助治疗。
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病程较重的急性期可使用泼尼松或甲泼尼龙短期治疗,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可舒张气道平滑肌,增加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采取吸入或口服的方式给药,起效快,用量少,副作用少。
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铵,起效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不良反应少。
作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通过吸入给药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副作用较小,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
多用于5岁以上儿童,常用药物有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
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
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使细胞内环一磷酸腺苷含量提高,从而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色甘酸钠,常用于预防运动及其他刺激诱发的哮喘。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所有患儿均存在低氧血症,需密闭面罩或双鼻导管提供湿化氧气。
患儿出现持续的严重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烦躁或抑制,甚至昏迷。吸氧状态下发绀进行性加重,呼吸音减低或几乎听不到呼吸音,过度通气或呼吸机疲劳而是辛苦运动受限等。
小儿支气管哮喘大多数经过正规治疗可以缓解,但是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反复发作,及时治疗不影响患儿的生存期,治疗后定期复查,尽量降低复发率。
小儿支气管哮喘大多数可以缓解症状,但是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反复发作。
小儿支气管哮喘预后良好,及时治疗可不影响生存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期间2~3周到医院复查,检查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治疗效果,以免病情加重。
小儿支气管哮喘要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急性期增加营养,避免食用鱼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蛋白质类饮食。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建议喝温水,不要喝饮料,以免刺激。
急性期增加营养,避免食用鱼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蛋白质类饮食,已知过敏性食物不要给宝宝食用。
饮食易清淡,但要有营养,多吃点新鲜蔬菜、瓜果,如西兰花、甘蓝、冬瓜等。
不能吃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充血,诱发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急性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温度过高。
遵医嘱使用药物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急性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恢复期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多户外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给予家长健康教育指导和患儿的心理疏导,改善生活护理方式,促进身体恢复。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及时告知医生。
遵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药物过敏及时复诊和更换药物,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及时就诊。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复杂,难以预防,主要是发作时及时进行缓解,平时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发病几率。
过敏体质者可进行过敏原测定,避免在生活中再次接触,2~3年根据病情变化再复查。
密切关注引起哮喘的诱因,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外出时戴口罩。
家中尽量不要养狗、猫等宠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变化,如不要过于兴奋、恐惧、焦虑、愤怒等。
平时注意多户外运动,晒太阳,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肥胖者需要控制体重增长。
服用药物引起的患者,避免再次服用该药物。
4015点赞
[1]王卫平.儿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5-251.
[2]韦少玲,唐露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03):293-29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