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病是由曲霉属真菌,如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和黑曲霉,引起的一组疾病,常侵犯皮肤、脑、眼、耳、副鼻窦等部位,可引起急性炎症和慢性肉芽肿改变。这些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外,曲霉病还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曲霉病孢子或菌丝片段引起变态反应。本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起败血症,病死率高。
曲霉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肺曲霉病、变态反应性曲霉病、全身性曲霉病三种。
属于最常见类型,多发生在慢性肺病基础上,有两种类型曲霉性支气管肺炎、球型肺曲霉病。
过敏体质者吸入大量含有曲霉孢子的尘埃,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
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由肺部病灶进入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多个器官,累及心内膜、心包、耳、鼻、眼、皮肤、消化系统等。
曲霉病是由条件致病菌如烟曲霉素等感染引起,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呼吸道进入鼻、肺部,侵入到人体组织引起病变,好发于接触农作物及生活环境不佳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曲霉属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有200多个种,其中少数可以致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烟曲霉,其次是黄曲霉和黑曲霉,95%以上的曲霉病由这三种致病菌所致。曲霉属于条件致病菌,发病主要与曲霉和宿主之间存在的免疫反应状态相关。
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等,容易诱发感染。
阴暗潮湿的环境,如牛栏、马棚、谷仓等,以及野生动物、家禽的皮毛中存在曲霉,接触人体皮肤和上呼吸道成为致病菌。
曲霉病近几年发病率增加,目前没有流行病学数据,曲霉广泛存在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下降,接触曲霉菌较多时即会发病。
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空气传播,经过呼吸道进入鼻、肺部,侵入到人体组织引起病变。
曲霉病好发于接触农作物、生活环境阴暗潮湿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曲霉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与感染部位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绿色脓痰、喘息等。病情较重也可引起咯血、胸痛、皮肤红斑、头痛、昏迷等全身感染症状。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支气管扩张、败血症等,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死亡。
曲霉菌侵犯不同部位引起的症状不同。
患者主要可出现干咳、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咯血,呼吸困难。
患者可有皮肤丘疹、红斑、脓肿、溃疡等皮损表现。
患者可出现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可伴有血尿、发热等症状。
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发热、食欲减退、柏油样大便等。
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患者具体可表现为怕光、流泪、眼痛,严重者失明;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局部酸痛等。
累及肝脏可出现右上腹疼痛、饱胀不适等症状,还可伴发热、食欲减退。
累及胃肠道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可出现柏油样大便或血便等。
随病情发展,曲霉菌侵袭支气管,导致支气管扩张,出现咳嗽、咯血。
病情进展快,表现为高热、昏迷等全身症状,引起败血症。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绿色脓痰、喘息等需要及时就医,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如真菌培养、涂片镜检、病理组织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为曲霉病,并与肺癌、肺脓肿等疾病鉴别。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绿色脓痰、喘息等需要及时就医。
病情较重也可引起咯血、胸痛、皮肤红斑、头痛、昏迷等全身感染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发热、咯血等就诊呼吸内科,全身感染症状就诊感染科或是急诊科。
出现症状多长时间?(如咳嗽、发热、胸痛等)
居住环境是否潮湿?
做什么职业?
长期是否服用某种药物?
有无其他慢性病?
是否就诊过?病情有无逐渐加重?
采用分泌物、痰、血、尿等直接培养,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可快速发现曲霉孢子或菌丝,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有助于明确诊断发现曲霉菌丝,也可为诊断提高依据。
胸部X线检查或者是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和协助诊断。
直视下观察支气管病变,还可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同时支气管肺泡灌洗还可清除支气管肺泡分泌物减轻症状。
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可明确是否感染及程度,还能评估各脏器功能。
曲霉病侵犯不同脏器引起的症状差异较大,以肺部最为常见。通过临床表现、询问患者病史,结合体格检查,考虑是曲霉菌感染者,需要多次真菌培养,必要时组织病理性发现曲霉菌丝可以明确诊断。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症状是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和消瘦等。胸部X线或CT表现肺癌肿块呈分叶状,有毛刺、切迹。病理学检查组织或胸液中发现癌细胞,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急性发作,畏寒、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显着增高。X胸片显示大片炎性阴影中有脓腔及液平面,可以明确诊断。
曲霉病患者的治疗以抗真菌治疗为基础,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艾沙康唑、两性霉素B等,结合患者其他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内科治疗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可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周期约为2~4周。
抗真菌药物属于基础治疗,目的是杀灭感染人体的真菌。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艾沙康唑等。服药期间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头痛、高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无法应用三唑类药物时,两性霉素B属于较好的补救药。不良反应是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眩晕、呕吐等。
作为联合用药治疗,有提高疗效的作用,一般不单独用药治疗。不良反应是腹痛、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阵发性咳嗽常较剧烈,可使用复方甘草合剂、可待因镇咳以减轻症状。脑曲霉病合并颅内高压,可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和头痛症状。
内科治疗难以奏效的病灶,需要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是切除病灶,根据曲霉菌侵犯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内科治疗无效的病灶,可给予手术摘除,目的是切除病灶,同时病理学诊断。
清除鼻窦黏膜病灶,有利于治疗效果。
局部清创术可以去除病灶并加快身体恢复。
颅脑病灶清除术或脓肿引流术,用于病情较重,有脓肿形成者,以达去除病灶的目的。
曲霉病患者经过治后,可以治愈,一般不影响患者自然寿命,若合并基础疾病,病情较重者,可能会出现死亡,建议患者治疗后1~2周及时复诊一次,查看病情是否复发。
曲霉病能够治愈。
曲霉病一般不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曲霉病患者治疗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1~2周及时复诊。肺部感染者可做胸片、血常规、痰培养等。复查的目的是查看病情是否复发。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曲霉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同时要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若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及时告知医生,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改善生活环境,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注意打扫卫生,室内陈旧的衣物、家具等需要用湿布擦拭,尽量减少抖动,避免曲霉孢子飞扬污染空气。
曲霉病患者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药物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如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
注意日常生活、工作环境的卫生,避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抗生素等,以及平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对于曲霉病的预防有一定帮助。
注意日常生活环境卫生和工作环境卫生,室内堆放杂物要定期清理,打扫时用湿布擦拭。对怀疑有曲霉感染的环境工作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抗生素等,可做鼻拭子、痰等多途径真菌培养。
尽量不要在室内饲养鸟类,以免导致环境污染。
平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270点赞
[1]曾秋琼,王逢源,张征,陈培英,桑红.曲霉病诊疗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17,34(05):594-603+8.
[2]王卫平.儿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0,201,202.
[3]吴志华.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1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