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蛔虫病即蛔蚴性肺炎,蛔虫蚴自血循环移行至肺脏,所引起的以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发热、喘息、胸骨后不适和血痰,部分病例出现荨麻疹。相关症状通常在5~10天内消退,这一综合征预后良好,很少致命。
肺蛔虫病可分为三大类
蛔虫幼虫在肠道内孵化后,会钻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移行至各种脏器,可造成相应器官组织的损伤,而引发相应疾病症状。在蛔虫感染早期阶段,蛔虫幼虫通过肺部迁移会造成肺部的损伤,与其相关的肺部受累被称为Loeffier综合征。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会吸附于肠壁,夺取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会对人体肠黏膜正常结构造成损伤,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导致人体营养不良、消瘦。
雌虫所产的卵同样能引起疾病,常见的疾病为蛔虫卵性肉芽肿。由于雌虫能够在肝脏、肺部或腹腔中游走,它们可能会在这些部位遗留下虫卵。遗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虫卵会引发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为蛔虫卵周围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蛔虫卵性肉芽肿。
肺蛔虫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超敏反应和机械性损害所引起。该病情可通过粪-口传播,如食用受蛔虫感染的食物以及饮用受感染的水。该病情好发于农村12岁以下儿童,可由季节的因素诱发。
患者因不洁饮食,进食了含有蛔虫卵的食物或水,蛔虫自血循环移行至肺胜,从而引起一系列损害。
一般该病情好发于夏季,夏季的环境适合蛔虫卵生存。
人群感染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农村12岁以下儿童为高感染人群。粪便内含受精蛔虫卵者为传染源。
蛔虫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可感染人体的蛔虫卵主要来自蛔虫病感染者、受到感染性虫卵(晚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患病者多为学龄儿童,我国农村儿童的蛔虫感染率甚至高达60%。人群感染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农村12岁以下儿童为高感染人群。
肺蛔虫病患者可有咳嗽、喘息、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发热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同时可存在蛔虫感染的特点,如形体消瘦、荨麻疹发作、鼻孔发痒等症状。该病情可有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等并发症。
咳嗽无痰或痰少,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甚至超过1年。
严重者可有胸痛、咯血或痰中带血。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控制或无效。
部分病人可有顽固性喘息。
可有蛔虫感染的一般特点,如形体消瘦、食纳欠佳,常有荨麻疹发作、鼻孔发痒、皮肤瘙痒、烦燥易怒、夜卧不安、睡中磨牙。
因蛔虫具有钻孔习性,故可钻入开口于肠腔的各种管道(如胆管、胰腺管和阑尾),甚至钻入肝,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以及肝蛔虫病,甚至可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也可引起尿道和生殖器官蛔虫病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蛔虫卵肉芽肿。
如患者出现蛔虫感染早期阶段的症状以及并发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要及时到呼吸科、感染科或相应科室进行就诊,做肺部检查、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胸部X线等方式进行确诊。
如患者在蛔虫感染早期阶段出现干咳、呼吸困难、发热、喘息、胸骨后不适和血痰需要及时就诊。
如患者确诊为肺蛔虫病,并发了严重的病情时需要及时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科就诊,合并严重蛔虫症可去感染科。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胆绞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普通外科等;病情严重可去急诊科。
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蔬菜接触史?
家里人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血痰或者上腹部疼痛)
自己用过药吗?用了什么药?有没有到别的医院就诊过?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蛔虫感染史?
肺部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干湿罗音及哮鸣音。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大便常规可见蛔虫卵。
痰液中可有嗜酸性细胞检出,并有可能找到蛔蚴,血IgE增高。
胸部X线检查双肺可有淡薄阴影,易变化,持续时间短。
咳嗽无痰或痰少,时间较长。严重者可有胸痛、咯血或痰中带血。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控制或无效。发病多见于儿童,尤以农村儿童发病较多。
肺部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干湿罗音及哮鸣音。
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便常规可见蛔虫卵;痰液找到蛔蚴;胸部X线检查双肺可有淡薄阴影。
起病即有恶寒、发热、病毒感染者周围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可不高,嗜酸性粒细胞亦不高,细菌感染或混合感染者则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肺部体征及X线变化少,持续时间较长。
病程较长亦有形体消瘦、盗汗、咳嗽、咯血等症状,但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检查可帮助鉴别。
该病情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驱虫、手术以及中医治疗进行改善,该病情一般属于短期治疗,但应用中药治疗周期可能会延长。
为广谱驱肠虫药,用于杀灭蛔、蛲、鞭、钩虫、对成虫、幼虫及虫卵均有作用。服药期间不忌饮食。
小于2岁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恶心、腹泻等,可自行消失。
适用于有并发症的患儿。本品毒性低,但有肝、肾功能不良及癫痫史患者禁用。
如果蛔虫病过于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即在内窥镜的帮助下深入胆总管内探测虫体,将其取出。然而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对人体造成伤害较大,且只能清除体内较大蛔虫个体,而幼虫和虫卵难以清除,复发率较高,所以一般在病情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专病专方治疗,拟用驱蛔止咳汤。药用乌梅、鱼腥草、百部、知母、连翘、紫苑。剂量宜小。加减变化:寒热较重加野菊花、败酱草、黄芩,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藕节。
本病若无继发感染,一般只须对症处理和驱蛔洽疗,于驱蛔后3~5天内可痊愈,预后较好,不会影响寿命。患者进行复诊时,可做腹部B超,明确病情预后效果。
该病情大部分患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较顽固。
该病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肺蛔虫病治疗结束,应该追踪治疗,尽早驱虫治疗,预防相应并发症,常规行腹部B超,看有无胆道蛔虫症。
肺蛔虫病患者的饮食主要是注意卫生,保证食物洁净,改变饮食习惯,不饮生水,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以防误食虫卵。
宜吃干净卫生的食物,一定要熟透。
忌吃生冷瓜果、喝冷水、吃生鱼片和剩饭剩菜。
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蝼蛄,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及其制品,不生吃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不吃未洗净的生蔬菜,不喝生水。
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它直接入口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该病情日常需要注意清洁以及遵医嘱用药,病情监测方面主要是通过腹部B超、大便常规以及痰培养明确有无感染。
了解各类驱虫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改变饮食习惯,不生食;不喝生水。刀和砧板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烹调加工要烧熟煮透。
驱虫药应空腹服用,保持大便畅通;接受驱虫药治疗者,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可适当服用护胃药,治疗时应监测肝肾功能。
肺蛔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预防可从传染病防治的三原则着手,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对初次发生肺蛔虫者应彻底治疗,检査有胆道蛔虫症,及时发现并治疗,及时做便常规以及腹部B超。
蛔虫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可感染人体的蛔虫卵主要来自蛔虫病感染者、受到感染性虫卵(晚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等,可在这些方面做好预防,不接触蛔虫病感染者,加强粪便和水源的管理。
除了注意环境卫生之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生活中,食用瓜果蔬菜前需要彻底洗净,尽量食用熟食,自来水需要烧开后再饮用,不要随地大小便,避免粪便的污染。
人类对蛔虫病没有先天和特异的免疫力,故由此看来,所有的人群都是易感人群。所以应针对广大人群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蛔虫病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500点赞
[1]张亚平.蛔蚴性肺炎56例治验[J].临床荟萃,1994(04):158-159.
[1]潘定发.蛔蚴性肺炎12例报告[J].中级医刊,1994(10):46-47.
[1]李新维,钟大瑞,王长浦.中西医结合诊治蛔蚴性肺炎[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01):81.
[1]孙婷怡,张海东,周兰,刘良.急性蛔蚴性肺炎致死法医学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04):331-333+351.
[1]李建疆,史颂明.蛔蚴性肺炎并休克1例[J].农垦医学,2000(03):203.
[1]任利伟.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1):72.
[2]高亦骁.人类蛔虫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分析[J].健康之友,2019,(3):47-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