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坏死性龈口炎主要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龈的非特异性急性坏死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牙龈乳头充血,个别牙龈乳头溃疡坏死,是一种急性腐败性坏死性疾病。本病没有自限性,如果延误治疗很可能发展为坏疽性口炎,治愈后遗留面部畸形,影响患儿颌面部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如果能控制病情局限在牙龈和口腔内,一般预后较好。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由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与细菌混合感染双重作用因素下引起,本病的致病病菌是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当机体健康状况良好时,并不会发病,但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就会大量的繁殖,迅速引发病变。
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机会性感染,要求有局部抵抗力降低的组织和宿主,才能使这些微生物的毒力造成本病的发生。本病常见是复杂的混合性细菌感染,可合并其他细菌,如链球菌、丝状菌、黑色素类杆菌等。
患儿已存在的慢性龈炎或者慢性牙周炎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红肿的牙龈袋非常适合螺旋体和厌氧菌的繁殖,当患儿存在某些局部组织的创伤或全身因素,如急性传染病时,细菌大量繁殖并侵入牙龈组织,发生小儿坏死性龈口炎。
当患儿休息不好、疲累或者患某些疾病时,免疫力会出现下降,口腔黏膜抵御细菌、毒素能力下降,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小儿虽然很少有吸烟的情况,但是如果长期被动吸二手烟,也会引起牙龈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出现供血不足,易患本病。
当患儿受到惊吓或者休息不好时,通过增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而改变牙龈的正常血液循环,使免疫力下降等,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而引发本病。
由于患儿和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导致患儿不刷牙或者刷牙达不到清洁的标准,导致口腔内牙菌斑的大量堆积,引起细菌大量滋生,也会诱发本病。
由于小儿挑食或者喂养时营养不均衡,不吃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全身抵抗力下降,也会诱发本病。
如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麻疹、重度贫血、肾衰和严重的消化系统紊乱等疾病时,机体免疫系统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易诱发本病。
如艾滋病,小儿患上本病多是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本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下降,可引起较多的口腔损害,其中就包括本病。
随着国内家庭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近年来本病已极少见,发病率极低。只有贫困地区儿童才偶有发病,也好发于营养极度缺乏或急性传染病后期患者。
营养极度缺乏的儿童,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引起本病。
免疫缺陷儿童,可能在口腔内积累过多毒素时发病。
急性传染病后期儿童,此时患儿全身状况较差,易引起本病。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起病急,病程较短,以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为其特征性损害,尤以下前牙多见。病变可继续蔓延至口腔其他部位黏膜,引起腐败性溃烂,若延误治疗,病变可继续侵袭周围软组织间隙和邻近器官。患儿常啼哭不止、拒绝进食,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提示有全身感染出现。
由于病原体引发的坏死性炎症侵犯到牙龈组织,会引起患儿牙龈部位的疼痛、肿胀,患儿可出现哭闹、抗拒饮食等表现。
由于患儿牙龈受病原体侵犯引起炎症反应,使血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出现牙龈红肿,同时由于血管壁的变薄,轻微触碰即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自发出血,如在吃一些质地较硬的水果时或清晨给患儿刷牙时发现有出血现象。
由于病原体的侵犯和患儿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导致患儿容易发生口腔溃疡,该病引起的口腔溃疡还有其特殊性,好发于牙龈和颊黏膜,溃疡面覆盖灰白色苔膜,擦去此苔膜时,可出现溢血的溃疡面,但不久又再被覆以同样的苔膜,同时唇、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也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
因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为菌群的繁衍提供了合适条件,再加上患儿的牙龈出血和溃疡面,三者互相在患儿口腔中混合,会散发出一种腐臭味道的口气。
为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的特征性表现,患儿可于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牙龈乳头破坏严重,牙龈失去正常外形,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
急性期如果延误治疗,随着病损范围的扩大,可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病情恶化,导致患儿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患儿因为病损区疼痛或者黏膜坏死刺激唾液分泌,常伴有流涎。
因为口腔中蕴含丰富的淋巴管,所以当患儿出现感染症状时,会引起颌下淋巴结的肿胀。
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且患儿抵抗力低时,还可波及与牙龈病损相对应的唇、颊侧黏膜,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坏死,甚至穿孔,称为走马牙疳,即坏疽性口炎。目前,走马牙疳在我国已经基本绝迹。
本病如果延误治疗,可引起病损迅速侵袭颊部黏膜,引发黏膜-皮肤贯通性坏死性病变,引起面部畸形。
当本病未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时,口腔内病损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会释放大量毒素,毒素会顺着病损黏膜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此时患儿可有全身中毒症状,稍有不慎可导致死亡。
当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未能接受治疗,任由病情继续恶化,炎症反应扩大到整个牙周组织时,可发展为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患儿因口腔溃疡和牙周剧烈疼痛出现拒绝进食、哭闹不安等情况。
由于小儿体质的特殊性,当发现患儿出现牙龈或者黏膜坏死时,应及时到儿童牙科就医,一般预后良好,就医较晚则有可能出现全身并发症,就诊时需要与其他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性口炎相鉴别。
当患儿出现拒绝饮食和牙龈出血情况应及时就诊检查。
当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口腔内黏膜组织出现变黑或者变灰等坏死性情况时,需要立即就诊。
当患儿不仅出现口腔黏膜坏死性损害,同时伴有发热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多科室会诊。
患儿应考虑到儿童口腔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何时发病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牙龈坏死、牙龈出血、口臭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绝食、嗜睡、发热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因为儿童的特殊性,往往检查时更不配合,应注意动作轻柔,给予言语性鼓励。可使用口镜轻轻拉开嘴角,通过视诊观察牙龈乳头黏膜颜色、形态的异常,以及有无坏死趋势,使用探针探查邻间隙是否存在龈乳头的缺失,同时观察患儿颊侧皮肤和黏膜有无红肿发亮或者发灰,同时可通过触诊检查患者颌下淋巴结有无肿痛,以此明确疾病的侵袭范围和蔓延情况。
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全身情况,有无全身感染发生,同时可以进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测定,及时了解营养因素缺乏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上皮破坏,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坏死上皮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多种细菌和纤维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基层水肿变性,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扩张。
可见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结合临床表现、口腔检查、涂片检查即可诊断。
早期可见龈乳头出现红肿、出血症状,查及龈乳头中央有坏死黏膜,口腔内有特殊腐败性臭味。
病损区涂片可见螺旋体和梭形杆菌等病原微生物。
该病也多见于婴幼儿,也会引发患儿哭闹和牙痛,易与本病相混淆,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患儿高热,体温超过38℃,充血范围波及全口牙龈及口腔黏膜。与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最明显的鉴别点在于,虽然早期也有溃疡面,但是无坏死,黏膜不会出现变灰变黑,通过这些特点可与之鉴别。
本病与小儿坏死性龈口炎都可引起小儿的牙龈出血和溃疡,但球菌性口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血,牙龈虽有血肿、出血,但龈缘无坏死,在颊、舌、唇等部位可见表浅、平坦的糜烂面,上覆黄色假膜,并且口中无恶臭及腐败性气味。临床上可通过涂片镜下检查进行鉴别,涂片上可见多种球菌,如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的发病早期应接受合理的抗感染治疗,一般患儿修复能力较强,所以应尽早诊断,尽早进行治疗。一旦出现全身症状,则需要抗感染治疗和支持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损蔓延。
对于病情较严重,如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全身感染性症状,尽早静脉输液,可给予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或者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同时给予维生素C、蛋白质等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营养输液,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避免电解质紊乱引起机体全身状况快速下降。但应注意的是儿童在药物使用剂量上,因儿童代谢能力较弱,而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肝脏、肾脏负担较重,容易出现胃肠道刺激征,所以建议小剂量使用。
主要是口腔手术,目的是清除牙石和感染物,同时可治疗本病和本病引发的慢性牙周疾病。
用超声洁治仪清理掉可视的龈上牙结石。
使用专用牙周器械刮除龈下牙石,同时对牙根表面进行平整,光滑根面,以避免牙菌斑再次附着,利于牙周支持组织重新附着根面。
对于急性期后,患儿仍存在较深的真性牙周袋,且用以上方法疗效不明显患儿,可通过牙周手术,彻底清除深部软组织内的细菌,防止复发,但是小儿患者很少用本法治疗,因牙冠萌出不全,手术选择应慎重,最好在成年后进行。
中药治疗主要是清热、解毒、祛腐。
症状较轻者,可用银花、甘草煎水,清洗口腔,并用人中白散局部涂搽。
症状较重岀现黏膜溃烂、坏死者,应先清除坏死物,然后应用牛黄生肌散或者金黄散涂布创面。因为小儿体质特殊,建议具体咨询专科医生。
通过手术治疗将患者牙龈结石和坏死组织清除之后,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局部的冲洗,并在术后叮嘱患者用氯己定溶液含漱,以达到清洁口腔和预防术后感染的目的。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如果出现全身并发症,往往留有面部畸形等后遗症,或者存在咀嚼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病症可以治愈,出现并发症或者疾病转为慢性,可能需要终身间歇治疗。
早期治疗一般不影响患儿自然寿命,预后较好,如果拖延治疗,疾病可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可能出现面部塌陷、黏膜及皮肤贯通性瘢痕,也可能引起颌骨缺损,导致牙列的缺失,影响功能。
治疗期间可每日复诊,观察疾病进展,病症得到缓解以后可隔天复查,或者病情变化时复查。
局部症状加重时,需要随时复诊。
伴有面部畸形患者,可以考虑半年后复诊手术修复面容,儿童修复手术不可操之过急。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的饮食应以积极补充营养为主,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帮助,儿童自我更新能力强,一旦得到营养支持,往往有比成人更佳的效果。
发病早期就应给予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末等,加强营养,及时纠正机体营养不足等情况。
及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将蔬菜和水果榨汁给患儿服用,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家长喂食时需要注意食物的温度,尽量将食物晾温或者晾凉,少食用过烫食物,可减少口腔黏膜的疼痛感,避免继发感染出现。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的护理难度较大,因为孩子往往因为身体不舒服而不配合治疗,甚至用手触碰病损引发感染,护理工作应该有耐心和细心,控制患儿口腔黏膜感染,及时清理坏死、脱落组织,应动作轻柔,一旦引起疼痛导致患儿恐惧加重,对后续治疗皆不利。积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减少细菌繁殖,促进病损的愈合。
患儿病症严重时应尽量卧床休息,保存体力。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患儿身体营养情况,不可过分溺爱,任由孩子长时间挑食。
家长日常应教会孩子如何清理牙齿,锻炼孩子自立性,但是同时也需要亲自帮助孩子清洁口腔,不能完全任由孩子自行解决。
因为小儿的不配合,家长无法自行监测病情,需要专业医生通过血液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监测全身感染症状和细菌繁殖情况。
因本病从口腔发病,病变隐匿,且部分患儿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感受,易导致患儿家长忽视病情,一旦患儿抗拒饮食,应注意查看口腔是否异常,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由于患儿年幼体弱,代谢能力差,在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此时应立即停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是否由药物引起,若由药物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换药治疗;若不是,也应查明病因并加以干预。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和诱发条件,目前国内非常重视,已经将发病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只要积极预防,即可收获显著,而且预防方法简单,只有患儿处于比较极端情况才会发病,主要发病原因还是家长健康意识缺乏或者患儿家庭极度贫困所引起。
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免疫缺陷疾病的儿童,每年口腔筛查一次,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和全身营养状况。针对患传染病儿童,应于疾病早期尽早进行口腔筛查。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可以通过视诊、触诊以及微生物涂片检查进行全面筛查,方法简单易行,不难诊断。
由于儿童肺部功能、身体代谢能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空气质量不好或有二手烟存在的环境中,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容易让患儿发生感染和其他疾病,所以应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不要在孩子活动的场所抽烟。
当家族史中有某些遗传病史、孕妇为艾滋病患者时,应在婴儿出生后及早的进行疾病筛查,确保婴儿的身体健康状态。
当儿童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容易使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的疾病史,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并在预后给予营养饮食支持,使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尽快恢复到健康水平,避免出现一些病原体感染,引起患儿出现小儿坏死性龈口炎。
注意患儿口腔卫生,尤其高危人群要增加刷牙时间和刷牙次数,此方法是最简便也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而且经济成本低,所有家庭都可以普及。
调理患儿日常饮食,平衡蛋白质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时补充营养,鼓励患儿不要挑食。
鼓励患儿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4807点赞
[1]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
[2]华红,刘宏伟.口腔黏膜病学.第2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65.
[3]孟焕新.牙周病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2.
[4]冯冬菲,王宏梅,刘枫,等.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02):82-83.
[5]蔺以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015):171-172.
[6]王明宇.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v.11(14):82-8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