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皮下气肿是指气体进入胸壁皮下软组织,触之有捻发感或握雪感,其主要病因包括医源性因素、气胸、纵隔气肿的蔓延,好发于有气胸发生、纵隔气肿蔓延的群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可以去除病因后自行吸收,重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胸壁皮下气肿的主要病因为外伤、肿瘤侵犯、针灸、术中医源性的肺损伤或机械辅助呼吸导致肺泡破裂引起术后气胸,且同时伴有壁层胸膜受损,则空气可通过受损部位进入胸腔,使得胸腔压力大,继而空气通过壁层胸膜破损部位进入胸壁的皮下组织,或者气管、支气管或者食管损伤导致的纵隔气肿直接蔓延到皮下。好发于有因为胸部外伤、呼吸系统疾病、医源性损伤而出现气胸的群体和有纵隔气肿的群体,本病无确切的诱发因素。
因针灸、术中医源性的肺损伤或机械辅助呼吸导致肺泡破裂引起术后气胸,且同时伴有壁层胸膜受损,则空气可通过受损部位进入胸腔,使得胸腔压力大,继而空气通过壁层胸膜破损部位进入胸壁的皮下组织。或者气管镜或者食管镜、胃镜等导致气管、支气管或者食管损伤导致的纵隔气肿直接蔓延到皮下。
气胸患者气体可蔓延至胸壁皮下然阻止,如果出现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出现的迅速而严重。
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外伤或者手术导致的纵隔气肿患者,气体可通过颈前扩散到头面部和胸部的皮下组织中,引起皮下气肿。
同时侵及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可使气体逸出进入胸壁皮下组织。
较少见产气荚膜梭菌对胸壁的感染,这类细菌可产生气体积于胸壁皮下组织。
如胸骨骨折、肋骨骨折或胸壁外伤伴气胸损伤胸壁膜时可导致胸腔内空气从损伤部位进入胸壁皮下组织,引发该病。
气管、支气管发生破裂之后气体外溢可通过颈部组织、胸膜腔等蔓延至胸壁皮下,引发该病。
胸壁皮下气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缺乏流行病学相关发病率的统计。
胸壁皮下气肿往往继发于有壁层胸膜损伤的气胸。
纵隔气肿可以蔓延引发皮下气肿。
胸壁皮下气肿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肿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患者还可有声音嘶哑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并发呼吸衰竭等。
出现皮下气肿的部位可有明显的肿胀。
患者可有胸骨后的疼痛、气肿压迫正常的肺部可引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部闷胀感。
当气肿逐渐蔓延、压迫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重者气体还可扩散到腹部、四肢软组织中,引起患者出现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等表现。患者还常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症状。
胸壁皮下气肿均继发于气胸或纵隔气肿,而气胸或者纵隔气肿可压迫肺部,限制肺扩张,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因为胸壁皮下气肿均继发于气胸或纵隔气肿,而气胸或者纵隔气肿可压迫肺部,可引起肺通气不足,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患者常因出现突发的胸部肿胀、呼吸困难而就医。需要行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胸部CT检查来辅助诊断。胸壁皮下气肿通常需与胸腔积液相鉴别诊断。
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应注意及时就医。
患者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患者可就诊于胸外科或是普外科,若出现急性的胸部肿胀、呼吸困难等较为紧急的症状,可就诊于急诊科。
因为出现什么不适来就医?
有无胸部外伤史?或者进食骨头、鱼刺等可能损伤食管的病史?有无剧烈呕吐病史?
有无进行针灸等?
发病前有没有做过胸部的手术?
既往还有什么肺部的病史?
有没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皮下气肿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即听诊的捻发音和触诊的握雪感。
通过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气肿的来源,是本病的首选检查。
较X线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应用于X线检查难以判断病因的情况。
患者有胸部损伤、手术、感染等相关病史。
患者的胸壁皮肤出现肿胀,用手指轻压若触到海绵感觉和捻发音。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到病灶存在即可确诊。
胸腔积液同样可以引发胸部膨隆,但经胸部CT以及胸腔穿刺等检查发现积液的存在即可与胸壁皮下气肿相鉴别。
轻症的皮下气肿通常无需治疗可自行吸收,重症的群体需要进行纵隔切开引流术、气胸引流术等治疗。胸壁皮下气肿无特效治疗药物,通常短期治疗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胸壁皮下气肿无特效药物治疗。
一旦纵隔内压力明显增高,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和颈部静脉淤血表现,则应及时做纵隔切开引流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做胸骨切迹上缘的颈部横切口,分离肌肉、筋膜、暴露气管前壁,用食指紧贴气管壁向下做钝性分离,直至主动脉弓平面,然后放置一根粗而不易塌陷、末端管旁多孔的引流管,最后疏松缝合颈部皮肤切口。
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或皮下切开引流来引流皮下气体,积极进行病因治疗。适用于由气胸引起胸壁皮下气肿的患者,如有单侧或双侧自发性气胸或液气胸、CT扫描提示气胸和同侧肺大疱存在的患者。
胸壁皮下气肿可以治愈,但未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因对肺部和心脏的压迫而危及生命,经过及时治疗的患者通常无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复诊。
轻症患者解除病因后皮下气肿可以自行吸收,重症患者可通过及时的引流治疗治愈。
本病的轻症患者治愈后不影响寿命,未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因对肺部和心脏的压迫而危及生命。
本病经过及时治疗的患者通常无后遗症。
建议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复诊一次,复诊项目主要为体格检查、胸部CT、心电图等,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原发病的治疗情况,此后每半年到一年复诊一次即可。
胸壁皮下气肿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胸壁皮下气肿的患者日常应注意多休息,在气肿消退的至少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并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家属应注意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多与患者沟通。患者出院后应特别注意如果再发胸痛和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
患者应当注意卧床休息直至解除气肿对肺部的压迫,然后可以开始适当的恢复运动,并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或吹气球,有利于促进肺组织的扩张。
在气肿消退的至少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剧烈咳嗽、屏气等。
日常要注意保暖,出行到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要注意佩戴口罩,避免感染。
家属应注意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观察患者有无突发的气促、胸痛,如有出现此类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此外出院后要注意定期复查。
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患者共同学习本病相关知识,解除患者的顾虑。
可以引发胸壁皮下气肿的气胸可以再发,患者出院后若再出现急性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胸壁皮下气肿的预防在于日常生活中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外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群体日常应注意积极治疗,本病尚无早期筛查手段。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自身防护,保护自身安全,尽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外伤。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群体日常应注意遵医嘱积极服药治疗,如果发生气胸应注意及时就医。
发生胸壁外伤之后应注意及时就医,注意好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等。
恶性肿瘤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选择手术或是放化疗的手段限制肿瘤的发展。
4302点赞
[1]施建新,叶波著,普胸外科医师手册[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02,155.
[2]郭海华副主编,实用临床心胸外科手术学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284.
[3]李书军,陈彦亮,牛敬宪主编,胸外科并发症诊疗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06,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