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扩张病一般是指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的弥漫性扩张,超过邻近正常节段的1.5倍,超过2倍以上的局限性扩张一般被称作冠状动脉瘤。本病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冠状动脉扩张病目前还无法治愈,及时发现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总体预后恢复较好。
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分型,常见的分型有以下几种:
Dajani根据扩张段血管直径将冠状动脉扩张病分成三型,扩张段的冠状动脉直径<5mm为小型,5~8mm为中型,>8mm为大型。
Aqel等根据扩张动脉的几何形态将扩张动脉横径大于纵向长度的称为囊性扩张,而将纵向长度大于横径的称为梭型扩张。
Giannoglou等根据扩张动脉血管壁的完整性将冠状动脉扩张病分成真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
Markis根据扩张动脉的分布将冠状动脉扩张病分成4型,1型为2-3支冠状动脉弥漫性扩张;2型为1支冠状动脉弥漫性扩张,另1支冠状动脉节段性扩张;3型为1支冠状动脉弥漫性扩张;4型为局限性或节段性冠状动脉扩张。
Aparici根据冠状动脉扩张病形态将病变分为5型,Ⅰ型为梭形扩张;Ⅱ型为囊样扩张;Ⅲ型为球形扩张;Ⅳ型为弥漫性扩张;Ⅴ型为混合型扩张。
虽然有上述多种分型,但无论哪种分型均存在不足,无法同时阐明扩张病变形态、分布,是否同时合并狭窄等。
冠状动脉扩张病的病因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理表现主要为冠状动脉血管壁中层结构的破坏,弹力纤维降解,可能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或者炎症反应、血管感染性疾病、基因易感性过度表达等。本病好发于有自身免疫疾病或儿童时期患有川崎病的患者、血脂异常的男性,高血压、长期吸烟的男性,可由感染与自身免疫异常、情绪激动诱发。
动脉粥样硬化:有学者认为冠状动脉扩张病是阻塞性冠脉疾病的一种变异型。
自身免疫或者炎症反应:儿童和青少年的冠状动脉扩张病通常为川崎病的晚期并发症,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动脉炎和马凡综合征均可以导致冠状动脉扩张病。
血管感染性疾病:如真菌性或脓毒性栓子、梅毒、疏螺旋体病等感染可损伤冠脉血管,导致冠状动脉扩张。
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基因易感性(如特殊HLAⅡ类基因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变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过度表达等相关。
感染与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冠状动脉。
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后可诱发本病,出现胸闷痛不适。
此外,吸烟、高血压、吸食可卡因等可诱发本病。
冠状动脉扩张病的发病率在0.2%~4.9%,某些国家的文献报道甚至高达10%,其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5%,其中亚洲、南欧发病率比北欧高。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占多数,40岁及以上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率为22%。
自身免疫疾病好发动脉炎,当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炎时容易导致冠状动脉扩张。
梅毒、疏螺旋体病等感染可损伤冠脉血管,导致冠状动脉扩张。
此类病人容易多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中层结构的破坏,弹力纤维降解而出现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扩张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甚至发生稳定性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慌。本病可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栓塞形成或栓塞、猝死。
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由于冠脉扩张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痉挛,扩张冠脉后血流减慢使心肌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氧减少。少数可发生自发性夹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
少数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心脏压塞,症状为呼吸困难,严重危及生命。
少数患者可以合并心律失常、心慌。
冠脉扩张后,冠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容易在慢血流处出现冠脉血栓。
冠脉扩张后慢血流现象增多,心肌缺氧明显减少,当出现血栓或者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会猝死。
当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可到急诊科或者心内科就诊,就诊时可行冠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
患者出现胸部闷痛、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诊。
患者确诊冠状动脉扩张病,目前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出现鼻出血、肉眼血尿、便血及皮肤青紫等及时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就诊。
若患者左主干动脉瘤过大,有外科治疗指征时去心胸外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发病时有无诱因?(如排便、情绪激动、饮酒、剧烈活动等)
做过什么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血管造影或者冠脉造影)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
是否治疗过?目前服用什么药物?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最有价值的有创检查手段,可以直观了解扩体形状、异常血流、病变部位和数目等情况。
能显示血管的大小、扩张的程度。
在条件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其诊断准确性可达到90%以上,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
可同时获得心脏解剖、心肌灌注与代谢、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成像的信息,但由于心脏运动及冠脉的弯曲导致信号失落较多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这些缺陷限制了临床应用。
正常冠状动脉内径无扩大,巨大冠状动脉瘤直径>8mm,或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之比≥0.6。
冠状动脉扩张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管腔的扩张程度达到冠状动脉扩张病标准,合并或者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血栓。同时不伴随川崎病、系统性血管炎,如红斑狼疮、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白塞病、梅毒以及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并发症等情况。
冠状动脉扩张病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相似,部分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可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也可表现为胸闷痛不适,CT血管造影可发现主动脉有双腔室,可以鉴别。
因为该病发病率低、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最佳或者公认的冠状动脉扩张病治疗,现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目前无法治愈,因此,需要进行终身间歇性治疗。
由于冠状动脉扩张病病理学特征是血流缓慢、内皮及血管壁损伤、易痉挛和血栓形成,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应该合理有效,经验用药方案为华法林、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扩张病同时合并冠脉痉挛患者可以使用地尔硫䓬、曲美他嗪,可通过增加血浆腺苷水平改善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的冠脉血流,双嘧达莫(潘生丁)可能同样有效。
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应避免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免加重心外膜血管扩张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由于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故也推荐使用他汀类药,如阿托伐他汀。
对于感染或者结缔组织病所致冠状动脉扩张病,需要进行抗感染和免疫抑制治疗。
左主干动脉瘤病变,瘤体直径>10mm,或者内径>3~4倍起源血管的冠状动脉扩张病首选外科手术。根据瘤体大小、侧支分布和狭窄程度采用冠脉旁路手术,同时结扎或切除血管瘤。
对于并发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如瘤体有破裂的危险、瘤体内巨大的血栓形成、合并冠状动脉瘘、合并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瘤体巨大产生心脏压迫症状时,应考虑紧急外科手术处理,预后良好。
冠状动脉扩张病相关的心肌梗死通常考虑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扩张的冠状动脉扩张病瘤体内植入覆膜支架,可使瘤体减小,甚至消失,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扩张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症状,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扩张病为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
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应至少6个月复查一次心脏彩超、冠脉CT血管造影、冠脉造影等。
冠状动脉扩张病患者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否则会加重心脏负荷。
不宜食用过多含维生素K的食物,因其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减弱抗凝效果,如菠菜、青菜、白菜、番茄、菜花、豌豆、猪肝等。
宜清淡饮食,大部分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清淡饮食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类食物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心肌的正常性功能。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该低盐饮食,限液体入量,减少水钠潴留。
忌酒、烟,长期酗酒可以直接损伤心肌,使心肌变性、功能减退。吸氧可使全身血管收缩、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致使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肌缺血、缺氧加重。
冠状动脉扩张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目前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护理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护理目的是为了促进疾病恢复,减少疾病不良反应,患者需要增强战疾病的信心,遵医嘱用药。针对该疾病,必要的心理护理对预后也有一定效果。
遵医嘱给患者服药,不可随意加药或减药或停药。
保持情绪稳定与平和心态,避免劳累。
由于冠状动脉扩张患者需长期抗栓治疗,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及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详细讲解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抗凝治疗的原因、必要性、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应用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鼻出血、肉眼血尿、便血,不明原因的皮肤青紫、瘀斑等。
由于冠状动脉扩张病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对长期吸烟、喝酒,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冠脉CT血管造影或者冠脉造影检查,如果没有胸部闷痛发作,可每年行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冠脉扩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鼓励患者进行一定量的有氧、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
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及精神紧张引起心肌缺血。
4213点赞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冠状动脉扩张诊治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9):7-8.
[2]陈宇,张凤鸣,李静竹等.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应用抗栓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大理大学学报,2016,1(10):85-87.
[3]蒋秋琼,宋卫华.冠状动脉扩张性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55-59.
[4]翁王龙,曹雪滨,张晓颖.冠状动脉扩张(上)[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189-19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