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开放性损伤是由不同原因利器或外力作用于颈部,导致颈部脏器损伤,通过皮肤与外界相通的疾病。尽管颈部有下颌骨、胸骨、锁骨、肩、颈部大群肌肉和颈椎的保护,但是颈部开放性损伤临床较为多见。颈部开放性损伤一般可分为切伤和穿入伤,平时多为锐器伤(自伤和他伤),战时多为火器伤(弹伤和弹片伤)。颈部切伤以甲环区为最多,穿入伤则以颈侧为最多。对颈部开放性损伤应有足够认识,如穿入伤虽伤口不大,似乎很轻微,但颈内深在重要结构常有严重损伤,切不可认为伤情轻而忽视。对于头面、胸腹等合并损伤的患者,亦不可只注意到颈部开放性损伤,而忽视其他合并损伤。
以甲环区为最多,切伤是指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或深层组织受到玻片、刀刃等锐器划割而发生破损裂伤,特点是伤口比较整齐,面积小,但出血较多,少数伤口边缘组织破碎而比较粗糙,严重者可切断肌肉、神经、大血管等。
以颈侧为最多,系指创口穿入颈阔肌深层的损伤,颈部穿入伤以血管伤居首位,主要症状是大出血,合并气管、食管损伤,可见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皮下气肿等。
弹片伤、枪伤、刀伤、锐器伤及钝性挫伤都能损伤颈部血管,刀伤及枪伤为颈部穿入伤常见的原因。平时多为锐器伤(自伤和他伤),战时多为火器仿(弹伤和弹片伤等)。
战争、斗殴、机动车肇事、高空作业为诱发颈部开放性损伤的因素。
颈部开放性损伤暂无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士兵、警察、司机、高空作业者等特殊职业者容易高发颈部开放性损伤。
颈部开放性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是逸气、失声、吞咽困难、转头受限等,病情严重情况下,可引发颈部气肿、气胸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可引发血胸、心包积血、颈深部组织和器官及全身感染,最终导致大出血、呼吸衰竭而死亡。
所有颈前中线或靠近中线的开放性损伤,都有损伤喉气管的可能性,患者常有气泡逸出、声嘶或失声、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的表现。逸出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或气体部分进入颈部组织间隙可形成皮下组织,甚至扩展形成纵隔气肿。当喉软骨骨折移位时喉前后径变短,可立即发生声嘶或失声。由于骨折片重叠,声带被移向外侧,声门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致大量空气漏失,失去声门下足够气压,此时只能发出气息性语音。血流、呕吐物、唾液等吸入气管内引起刺激性咳嗽。气管损伤后局部肿胀、血凝块、分泌物、异物阻塞气管等均可引起呼吸困难。
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受损处出血或血肿形成,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特别注意的是表面伤口小的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内出血,这种情况容易被忽视。
脑神经受损:症状常伴有第Ⅶ、Ⅸ、Ⅹ、Ⅺ、Ⅻ脑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症状如声嘶、伸舌偏斜、呛咳、面瘫等。
脑缺血症状:颈动脉损伤后可引起受伤侧脑缺血,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
呼吸困难:是伴有喉气管损伤的症状,另外出现血肿也可压迫喉、气管,加重呼吸困难。
空气栓塞:见于颈内静脉损伤后,当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作用,空气通过破损的静脉进入静脉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重要器官引起空气栓塞,导致功能损害。
血肿形成:血管损伤可引起颈部血肿。动脉损伤引起的血肿多在伤后第2日出现,并可引起假性动脉瘤。其特征为搏动明显,并可听到收缩期杂音。颈内动脉血肿则有患侧视盘水肿、充血、静脉扩张和视力下降。
患者有吐血、呕血、吞咽疼痛和困难,吞咽时唾液、食物或空气可自咽、食管破口处漏出,亦可出现颈部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伤口易并发颈深部或纵隔感染。
轻者可无症状,或诉轻微颈痛,头颈保持固定位置,运动受障碍,颈椎可能有压痛、叩痛或畸形。颈椎损伤较重者,可出现高位截瘫(四肢瘫痪)或在损伤以下脊神经分布区有感觉障碍。
在切伤患者中易于查出,甲状腺血管丰富,受伤后失血较多,且容易形成血肿,甚至引起窒息。
可伤及颌下腺或腮腺,伤口内有涎液,但无泡沫。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通畅,但患者有呼吸困难,检查即可发现气胸或血气胸。
有局部肿胀、淤血或畸形等,扪之有压痛,有骨磨擦音或骨折重叠现象,X线照片即可以确诊。
患者可无症状,发生于左颈根部损伤,伤口内流出乳糜液,或在胸膜穿刺时抽出乳糜液才确诊,或在颈部切开探查术时才发现有胸导管损伤。
颈部开放性损伤患者可由于胸膜受损或者颈部血肿等原因引起呼吸不畅,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神志改变、昏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颈部损伤处大量血液进入胸腔和心包,导致肺部和心脏受压,患者会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减慢等症状。
咽和食管受损易引发细菌毒素侵入血液,严重患者可引发败血症。
出现颈部外伤的患者,不论是否有声嘶、呛咳、失语、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应及时就诊,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和预防感染,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颈部外伤,不论是否有声嘶、呛咳、失语、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患者出现颈部外伤,伴有声嘶、呛咳、失语、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患者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颈部外伤的时间?
受伤的原因?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呼吸困难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观察是切伤还是穿入伤。如为切伤,对伤口的位置、大小、深浅和颈部重要结构(血管、神经、喉气管和咽、食管等)有无损伤,必须检査清楚。如为穿入伤检查伤道入口位置、大小、大致方向和深度,有无颈部气肿、血肿、颈椎损伤等。
纵隔气肿时,胸骨侧位X线片可见胸骨后有空气存在。
可以协助排除有否颈椎移位和骨折等情况。
疑有舌骨骨折时头颈X线片可协助诊断。
必要时作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血管损伤情况。
咽、食管损伤时可行纤维食管镜检查,直接观察咽、食管损伤情况。
疑有喉、气管断裂,喉软骨骨折和皮下气肿等情况,可进行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气管镜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有助于颈部血肿的诊断。
检查白细胞计数,判定有无细菌感染。
颈部有开放性外伤史。
局部有出血或血肿形成,患者可出现声嘶、呛咳、失语、呼吸困难等症状,辅助检查可明确损伤部位。
本病有明确的颈部开放性外伤史,一般无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颈部开放性损伤的主要危险为出血、休克、窒息、截瘫及昏迷等,应及时就诊,迅速给予正确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治疗原则是立即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体征。紧急处理后可使用青霉素、头孢哌酮、罗红霉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颈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如果症状较轻,经检查未出现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进行颈部的清创缝合即可。如果症状严重,患者出现大出血,需要在现场进行紧急止血以及抗休克治疗,及时送往医院。
在患者清创后或者手术后,可使用青霉素、头孢哌酮、罗红霉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未伤及颈部重要结构者,主要是进行清创缝合术,即用无菌纱布塞住伤口,用无菌肥皂水及生理盐水洗涤伤口周围皮肤,洗后更换手套和无菌布单。经创缘外皮肤注射1%普鲁卡因溶液作浸润麻醉,取出伤口内纱布,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伤口并仔细检查伤口。如有丧失活力的组织,可予切除。但颈部组织,尤其是重要结构组织的切除,应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
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探查,明确颈内结构的损伤,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由于颈部有很多重要结构,因此颈部开放性损伤比较严重,如损伤较大血管可发生大出血而死亡,因此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轻伤者可治愈,重者有生命危险。
颈部开放性损伤轻者一般可以治愈,部分严重患者可遗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颈部开放性损伤及时治疗,无并发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治疗不及时的严重患者可出现死亡。
患者一般1个月后复诊,复诊时需注意颈部恢复情况,检查颈部X线以及B超等。
对于咽喉、食管损伤的患者,术后初期可能无法进食,可以进行静脉营养,注意手术后饮食调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待可以进食时先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注意高维生素、高蛋白,避免辛辣刺激,戒烟戒酒。
颈部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注意、日常护理等。患者注意遵医嘱用药,避免创口感染,平时多关注自身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患者和家属平时多注意关注创口情况,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遵医嘱按时应用治疗药物,注意用药后反应。
术后初期避免过度活动颈部,以免创口难以愈合。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尿量等,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颈部开放性损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主要是病因的预防,尽量避免颈部的创伤,注意个人防护。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在施工时注意个人防护。
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行车安全,减少交通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4521点赞
[1]汤福广,董向让,王淑荣,张艳丽.大内科临床诊断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70.
[2]方祝平,王健,马锦祥.临床常见急症手册[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27.
[3]龚树生.“十三五”规划教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2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