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性不孕症是指因卵巢不排卵而造成的不孕症。排卵障碍是构成不孕的原因之一,是指育龄期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卵巢自分泌或旁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卵巢卵泡不发育、发育迟缓、闭锁、不排卵等,最终引起不孕。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等,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无排卵性不孕症排卵障碍的原因多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任何一环存在病理障碍所致,但也能受身体其他内分泌腺疾病因素所影响。无排卵性不孕症主要病因可能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卵巢肿瘤等。
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高催乳素血症等疾病。因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之间存在着正、负反馈的相互作用,从而支配着育龄妇女的排卵及月经来潮。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轴功能发生失调就会阻碍排卵,引起月经失调,以致闭经。
主要包括卵巢病变,如腮腺炎后并发卵巢炎、卵巢衰竭;卵巢手术史、放化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放射线破坏了卵巢血供,损伤了卵母细胞,导致卵巢间质纤维化或坏死,进而引起卵巢功能减退。
异常激素分泌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调节关系,干扰正常排卵导致不孕等。
排卵障碍是构成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的25%~30%。该病目前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卵泡不发育或发育迟缓或卵泡发育不良,尚缺受精能力以及成熟卵泡不排卵等。
内分泌疾病患者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者,可影响卵巢功能的调节而导致排卵障碍。
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月经紊乱及闭经。月经周期、月经量均可发生改变,有时可因原发疾病表现出相应症状,如多毛、痤疮、头痛、眼花等。
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月经周期不是提前就是后错,甚至闭经,多年不孕。
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多,周期规则,经期延长(>7日)或经量过多(>80ml);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延长(>35天);月经过频,月经周期缩短(<21天)。
闭经表现为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患有原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患者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可有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患有原发疾病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泌乳素水平上升,可有溢乳、头痛、眼花、视觉障碍、性功能改变。
无排卵性不孕症常见的症状是不排卵,大多数因月经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闭经就诊,通过行B超检查、基础激素水平测定、输卵管通畅度检查、宫腹腔镜检查确诊。
女性无避孕,规律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者需要及时就诊。
当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时需要立即就诊。
优先考虑至妇科就诊。
内分泌异常者需至内分泌科就诊。
平素饮食、生活习惯、性生活如何?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不孕、月经紊乱、闭经)
是否还有以下症状?(头晕乏力、眼花等贫血症状)
既往疾病病史及其治疗经过?
可以了解女性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需连测2~3个周期,可以了解有无排卵。
月经第2~3天检测,了解女性卵巢基础功能状况。
一般于月经第12天开始B超监测双侧卵巢有无排卵。
该项检查可以评估输卵管有无堵塞,包括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可以在直视下了解宫腔、双侧输卵管及盆腔、腹腔情况。
通过临床表现有不排卵、不孕、月经紊乱、闭经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激素测定水平异常者,B超检查和监测排卵多无卵泡发育或发育不良、不排卵可明确诊断。
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调节月经,部分患者需要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促使排卵,有原发疾病者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有男方不孕因素者,男方应先至男科就诊,如精液异常者需给予中药治疗,以提高精子活力。
女性排卵障碍可通过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从而恢复排卵。
适量服用一些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绒促性素、尿促性素,通过不同的机理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从而使卵巢达到正常排卵的目的。
对于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不孕者应该按内分泌失调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以口服溴隐亭治疗,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一般于用药后6~9周可出现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通过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促使排卵。卵巢打孔可以破坏产生雄激素的卵巢间质,间接调节垂体-卵巢轴,使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睾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机会。
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可影响排卵,应予手术切除肿瘤。
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症状,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排卵,月经规律,并且能够成功受孕,预后较好。
大部分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可以治愈,恢复排卵并且成功受孕。
无排卵性不孕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治疗刚开始,至少每1月定期至医院就诊,主要检查项目是激素水平检测、B超监测排卵情况。
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无需特殊饮食调理,健康、均衡饮食即可。
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患者需要注意日常护理,保持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心情,规律作息。
女性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规律锻炼,避免熬夜,提高身体抵抗力。
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副作用,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学会调节心情。
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使用药物促排卵后,需定期监测每天基础体温的变化,了解有无排卵,确定同房时间。一般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度,临床上可以以此来判断排卵日期。
准备怀孕的女性应避免接触酒精和使用药物,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无排卵性不孕症的预防,需从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原发疾病的治疗方面入手,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烟酒、毒品。
戒烟、戒酒、戒毒,避免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这些会影响卵子质量。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影响卵巢功能。
规律作息,不可熬夜,日常可增加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4453点赞
[1]李俊莹,姜丽丽,冯子懿.影响女性不孕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024):4858-4863.
[2]屈兴玲.实用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8):48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