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的外伤引起,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刺激,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肩峰下滑囊炎是由于肩部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及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滑囊壁充血、渗出、水肿及增厚等病变,主要与外伤和机体老化有关。
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肩关节滑囊的周围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包括外伤因素和退变因素、炎症因素等。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的外伤引起,肩部遭受明显的直接撞击伤或肩部外展时受间接暴力损伤,使三角肌下滑囊受损,造成急性的肩峰下滑囊炎。
肩关节退行性变可导致关节间隙发生异常,肩关节邻近结构发生损伤。
滑囊在肩峰下长期摩擦引起炎性渗出,滑囊周围邻近组织的损伤、劳损或退变,促使肩峰下滑囊产生水肿、增厚、囊内张力增高,或发生滑囊壁内互相粘连,从而限制了上臂外展和旋转肩关节的正常活动。
肩部受凉时可诱发肩峰下滑囊周围炎症,引起症状出现或者加重。
人体在疲劳、劳累时,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加速,滑囊周围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起相关症状出现。
肩峰下滑囊炎与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有密切相关性,故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该病的发病率13.8%~20.6%,并逐年增高。
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
北方发病率稍高于南方。
肩关节活动频繁的体力劳动者:此类人群肩关节活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磨损严重,故易出现此病。
有肩关节外伤史的中老年人。
肩峰下滑囊炎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为主,常伴夜间自发剧烈疼痛,可痛醒,临床症状非常明显。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6月至3年,平均病程1~2年,一般恢复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人无法完全恢复肩关节功能,遗留功能障碍。
肩峰下滑囊炎典型症状是肩关节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具体表现在:
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肩峰下滑囊炎活动受限表现在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肩外展外旋时明显。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
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刺激。
出现肩峰下滑囊炎时,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减少,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少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未规范治疗,最终会导致肩关节活动能力丧失。
肩峰下滑囊炎严重的情况下,肩关节活动能力丧失,肩关节周围炎性渗出、粘连等,最终会引起肩关节纤维性强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肩峰下滑囊与冈上肌腱位置毗邻,当肩峰下滑囊出现无菌性炎症时,可能累及冈上肌腱,长期退变导致冈上肌腱钙化。
当肩关节出现明显疼痛,伴有肩关节压痛以及活动受限时,要及时就诊,防止延误病情而引起并发症。
一旦出现肩关节疼痛剧烈,活动时加重或活动明显受限、自觉肩关节周围压痛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该病为慢性劳损性病变,一般可以骨科就诊。
如疼痛剧烈,可于疼痛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出现症状多久了,是否采取药物治疗?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是否有外伤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由于此病患者会出现肩关节疼痛以及局限性压痛,故可通过触诊确认此特征。
放射性肩关节X线片检查是肩关节滑囊炎的首选检查,X线摄片提示冈上肌的钙盐沉着。
肩关节核磁共振可提示肩峰下滑囊增厚,另外核磁共振可排除有没有肩袖损伤。
肩关节骨肌系统超声也可提示肩峰下滑囊增厚。
肩峰下滑囊炎临床特征明显,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很容易明确诊断,诊断标准如下:
急慢性劳损病史。
肩关节疼痛,活动后疼痛可加重。
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肩外展外旋时明显。
肩关节周围如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
肩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肩关节核磁共振提示肩峰下滑囊增厚。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急性和慢性期治疗不同,慢性期除了采用急性期疗法,还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而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此方法包括休息,给以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消炎镇痛药,还需采用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此外,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
患者除了应用塞来昔布、美洛昔康、依托考昔等消炎镇痛药治疗,还可使用活血止痛胶囊、活络丸等中药。
肿痛明显者可外敷消瘀止痛膏。
积液明显者可抽出囊内的积液,以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地塞米松5~10mg,多数患者症状可立即减轻。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成形手术等。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肩峰下滑囊炎,可以采用滑囊切除手术,滑囊切除后一般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手术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于合并有冈上肌腱钙化的滑囊炎患者,在进行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后,能够有效缓解肩峰下滑囊炎的症状。
对于肩峰和喙锁韧带反复摩擦,卡压肩峰下滑囊的病例,单纯滑囊切除不能完全消除症状,而且容易复发,这种情况需要肩峰和喙锁韧带切除成形手术,以彻底消除症状。
包括热疗、痛点阻滞、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可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加快病程恢复。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止痛的作用,配合理疗,对患者康复有一定作用。
局部穿刺注射类固醇激素可快速作用于病变部位,有效缓解疼痛,配合物理治疗、休息等常能够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因其确切的临床疗效,逐渐受到广泛的认可。
肩峰下滑囊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6月至3年,平均病程1~2年,一般恢复良好,但也有少数病人无法完全恢复肩关节功能,遗留功能障碍,在及时规律治疗时,一般1~2个月即可痊愈。
该病经规范治疗可以治愈,但少部分患者还是可能残留部分后遗症。
该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肩峰下滑囊炎患者在饮食上一般建议清淡饮食,宜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多食用奶、软骨、排骨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确保能够摄入足够的微量元素。
应增进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
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以保证机体的营养均衡。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病情。
肩峰下滑囊炎发病后要做好自身护理,护理要细心,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肩关节功能锻炼和休养,防止残留肩关节纤维性强直等并发症。
治疗期间适当锻炼肩关节,防止肩关节粘连。
做好肩关节保护,避免频繁负重状态下活动肩关节,以免劳损进一步加重,不利于肩关节恢复。
做好心理护理,放松心态,正确认识疾病本身,树立痊愈的信念。
出现肩峰下滑囊炎病情后,要注意做好自身的病情监测,观察症状有没有加重或者缓解,适当锻炼或者用药、物理治疗后有没有明显缓解,以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方便指导以后的治疗。
肩峰下滑囊炎多发生在肩关节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外伤史,以及肩关节劳损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时,所以避免肩关节外伤以及频繁负重活动,是预防肩峰下滑囊炎的关键。
受凉很容易诱发肩峰下滑囊炎,因此日常应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肩部受凉,如防止空调冷风直吹肩部等。
避免肩关节长期频繁负重活动,避免外伤可以减少肩峰下滑囊炎的发生几率。
避免肩关节外伤,或者出现肩关节外伤后要及时就医处理,防止慢性损伤诱发肩峰下滑囊炎。
4858点赞
[1]李共信,张锡三,陈淑彦等.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9):27-28.
[2]黄淑明,郑荣宗.肩峰下滑囊在肩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2):382-384.
[3]董庆鹏,郑婧,李圣洪等.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71-73.
[4]胡志俊,张宏主编.疼痛的康复治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41.
[5]杜培学等主编.临床常见病针灸推拿与康复治疗[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3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