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是雄激素在靶细胞作用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发生异常,都可引起雄激素的作用不能完全表达和男性假两性畸形。男性婴儿具有阴蒂样小阴茎,并向下弯曲,会阴型尿道下裂,阴道口与尿道口分开。睾丸分化正常,位于腹股沟管或阴唇阴囊褶内。到了青春期,血清睾酮达到正常成年男子水平,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特征。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症的基因分析显示有突变,本病好发于有家族史的男婴和发生基因突变的男婴。当新生儿所处环境不干净也可能诱发本病。
基因突变使酶与辅酶的亲和力或与睾酮的结合能力减低,从而导致男婴具有阴蒂样小阴茎,并向下弯曲的情况。
胎儿时期受到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可诱发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的发生。
本病患者多是男婴,发病率为0.001%。
存在该突变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新生儿出生后因为后天环境问题产生基因突变,从而患病。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男性婴儿可出现阴蒂样小阴茎、会阴型尿道下裂等症状,此外,还可出现盲袋阴道、无阴毛、腋毛的生长等。
阴蒂样小阴茎:长得像阴蒂的阴茎,不好区分。
会阴型尿道下裂:这种类型的尿道下裂就是尿道开口,开口在会阴部。这种类型的尿道下裂,不可能站立排尿,需要坐位排尿,长期坐位排尿,容易导致阴囊感染。
其他:患者还可出现盲袋阴道以及色素沉着等症状。
青春期可出现变声、肌肉容量增加以及生殖器增大等男性化特征,但不会出现腋毛、阴毛以及胡须,也无痤疮出现。
患者有睾丸,无苗勒管和午菲管衍化器官发育,尿生殖窦分化为完全女性型,青春期可有正常乳房发育。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治疗,当患者出现阴蒂样小阴茎、会阴型尿道下裂等情况应立即就诊,进行相关检查确诊,本病还应与尿道下裂相鉴别。
观察到患者出现阴茎短小、会阴型尿道下裂以及盲肠阴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可就诊于儿科或内分泌科。
出现了什么症状?(如阴蒂样小阴茎)
什么时候出生的?
有没有尿道下裂的情况?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过同种症状?
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超声、CT和MRI可用于鉴定腹股沟区或腹腔内是否存在睾丸,用腹腔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可以确定是否为卵睾、条索状性腺,或发育不良的睾丸,可以既进一步明确诊断。
染色体核型检查,46,XY核型。
激素水平测定,血清睾酮水平正常或升高、DHT水平降低,睾酮/DHT比值增高。LH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FSH半数患者升高。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青春期前患儿疑有5α-还原酶缺乏症时,应用HCG兴奋试验HCG1500U隔日肌注1次,连续3次,揭示T/DHT比值逐渐升高。HCG激发试验后T/DHT比值大于35有助于诊断。
尿睾酮代谢物检测,患者尿5α-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醇、5α-四氢皮质酮/四氢皮质酮、雄酮/本胆烷醇酮、11-羟基雄甾酮/11-羟基本胆烷醇酮低于正常。5α-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醇的诊断意义更大。尿睾酮代谢物检测目前在临床还没有广泛开展。
生殖器皮肤成纤维细胞SRD5A2活性测定,分离培养患者生殖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测定加入睾酮后DHT的含量,可以评价SRD5A2活性。活性显著减低的病理情况除了本病外,还有完全型睾丸女性化、神经性厌食、卟啉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库欣综合征等。
SRD5A2基因分析,该检查可证明存在酶基因突变,具有病征性或诊断性意义。
当双侧触不到睾丸、尿道下裂并单侧或双侧触不到睾丸、阴蒂肥大、阴茎缩短伴单一泌尿生殖道开口(也被称为泌尿生殖窦)、表型为女孩的婴儿出现腹股沟疝,且可及性腺需高度怀疑本病。
实验室检查患者的睾酮水平与DHT(双氢睾酮)水平不成比例的升高,以及遗传基因检查患者携带致病基因即可确诊。
部分性雄激素抵抗,由于雄激素受体缺陷在外生殖器部位可间接影响DHT(双氢睾酮)的合成。该病患者多有男子乳房发育、外生殖器畸形多为轻度尿道下裂,可由此鉴别。
17β-类固醇脱氢酶3型缺陷使雄烯二酮不能转化为睾酮,患者多表现为完全的女性表型。由于该酶表现为多种同功酶的表达,青春期睾酮可出现正常或在正常低值,少数患者可出现男性化表现,伴或不伴乳腺发育。HCG兴奋试验后睾酮升高不明显。
即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由于睾酮作用缺陷,体内促黄体生成素及睾酮高于正常,但缺乏相应的男性化临床表现。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儿促性腺激素水平多在正常范围,且多无男性乳腺发育,可以跟完全性雄激素抵抗区分,但不易与部分雄激素抵抗相鉴别,故常需要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暂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采取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4~12个月,也可以采用手术修补尿道下裂。
用2%DHT乳膏涂布于腹部,同时应进行阴茎尿道成形术或尿道下裂修补术,但是DHT(双氢睾酮)治疗仍在试验阶段,尚无正式商品上市,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确定。
超生理剂量肌注可使血清DHT(双氢睾酮)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并有部分性增强男性化的效果。同时进行外生殖器男性方向的整形。
经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阴经阴道成形术或尿道下裂修补术。
若想要保留女性特征,需进行睾丸切除术,并调整外生殖器。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可过正常人的生活,该疾病也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治疗后定期复查即可。
本病可以治愈,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取向明确,生理器官等恢复正常,成年后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本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本病需每半年复诊一次,检查睾酮与DHT(双氢睾酮)的水平。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无特殊饮食指导,保持正常饮食即可。
生活中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的患者要注意生活细节,加强体育锻炼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要注意生活细节,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术后注意好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以免影响恢复。
本病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要放松心情,树立信心。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医护人员以及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发现患者情绪低落的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平时注意多陪伴、关心患者。
由于该疾病的成年患者需要超生理剂量注射庚酸睾酮、十一酸睾酮等药物,使血清二氢睾固酮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因此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状态,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家族里有人患过类固醇5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疾病者,要加强预防措施,如婚前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等,防止患儿出生。
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综合征暂无有效预防措施,生活中尤其女性在怀孕期间应注意远离辐射,有助于预防该病的发生。
4985点赞
[1]申昆玲,黄国英.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7-132.
[2]Kasper DL,Fauci AS,Hauser SL,etal.哈里森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分册[M].第19版.纪立农,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43-55.
[3]刘玉村,朱正纲.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7-102.
[4]陈艳.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的临床研究热点[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8,45(11):860-8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