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新生淋巴管组成的良性病变,多发生于软组织,而骨淋巴管瘤则极少见。淋巴管存在于骨膜中,当骨髓附近有淋巴管瘤样囊肿时,则于骨内可显出与囊肿相交通的异常扩张的淋巴管,或者当先天性淋巴水肿时,患肢的骨内可见扩张的淋巴管。骨淋巴管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及淋巴回流受阻有关。临床多表现为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溶骨性破坏和病理性骨折,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骨淋巴管瘤具体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多认为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累及骨骼导致。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淋巴管继发性损伤的人群好发此病。
骨淋巴管瘤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及淋巴回流受阻有关。本病也可能起源于骨内淋巴通道的异常扩张,扩张的结果形成囊状腔隙,并不断增大,造成邻近骨质的进行性糜烂。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骨淋巴管瘤比较罕见,在原发性骨肿瘤中仅占比0.03%,在良性骨肿瘤中仅占比0.06%,发病年龄多见10~20岁。
由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全导致的淋巴管堵塞,或有先天性淋巴水肿,易发生本病。
如肿瘤、炎症、肿瘤等因素,导致淋巴管继发性损伤,压迫骨组织,患有本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
骨淋巴管瘤患者出现的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最开始是轻微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感会加剧,病变部位受到叩压或者按压时也会感到疼痛,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之后会出现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少数病人缺乏自觉症状,多数病人起病缓悛,常有轻微疼痛或剧痛。
患部叩压痛,活动受限。病灶穿剌可抽出浅褐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
骨破坏严重时常发生病理性肖折,患肢功能丧失。发生于四肢者,还可因淋巴水肿,致肢体肥大、弥漫性水肿、皮下脂肪增多而肌肉蒌缩。
局部肿胀,皮肤无红热和静脉怒张。发生于脊柱者可有脊髄神经受压的症状。
骨与软组织常同时受累,当其他脏器亦有多发病变时,则常有乳糜胸。
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溶骨性破坏,病变时骨干会出现轻微弯曲和粗细不均匀等症状。
病理性骨折是骨骼因病变导致骨强度降低,在无外力或者轻微的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骨折。该病并不常见,一般都看作是原发病变的并发症,多以治疗原发病变为主。临床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畸形等,会对运动功能造成损伤,一般采用放化疗和手术进行治疗。
乳糜胸大多被认为和胸导管的损伤、闭塞是有关系的。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气短、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身体消瘦。保守治疗一般对本病无效,一般需要采用手术治疗进行根治。
当患者出现身体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明确是否为骨淋巴管瘤,并注意与骨巨细胞瘤和骨血管瘤进行鉴别。
当患者出现长期疼痛、局部肿胀、行走时疼痛加重甚至骨折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无法自主活动、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出现疼痛肿胀症状多久了?
身体是否还出现了其他的症状?
之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平时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运动剧烈吗?
家族中有骨淋巴管瘤的患者吗?
病变位于骨干、干骺端或扁骨,呈不同程度的溶骨性破坏,皮质膨胀变薄,甚至消失或仅有疏松样残留,皮质边缘不规则不整齐。骨松质和骨髓腔呈多囊状骨破坏,边缘清晰。破坏区内有较多类似网状的骨性间隔。病变广泛时骨干可较度弯曲或粗细不等。
显示患肢淋巴回流时间延长,可见部分性或完全性淋巴管阻塞,出现侧支循环。造影24~48 h,可见骨内囊状腔隙中有造影剂充盈。造影剂停留于骨内病灶中可达数月,并可发现异常扩大的淋巴管。
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无完整包膜,切面呈海绵状,为内皮细胞形成的扩张血管腔,腔内充满浅黄色液休,扩张的脊腔对周围骨组织产生压迫性萎缩。
肿瘤由许多内皮细胞形成的扩张淋巴管组成,管内为淋巴液, 内有少量淋巴细胞。
任何年龄的病人,若起病缓慢,病程长,无自觉症状或轻微疼痛、肿胀、肿块、压痛,特别是肢体增粗,弥漫性水肿。X线片发现病变位于骨干或干骺端或扁骨呈溶骨性破坏,皮质膨胀变薄,髄腔呈多囊状骨破坏,边界淸楚,临床应考虑骨淋巴管瘤的诊断,并结合下述检查进行确诊。
穿刺抽出浅黄色液体,实验室检査为淋巴液时,除外骨囊肿。
镜下见到肿瘤由许多内皮细胞形成的扩张淋巴管组成,管内为淋巴液。
淋巴造影对本病有确诊意义。若造影显示淋巴管阻塞,骨内囊腔中有造影剂充盈和停留,即可确诊为骨淋巴管瘤。
骨血管瘤和骨淋巴管瘤患者最典型的症状都是疼痛、活动受限和病理性骨折,但是骨血管瘤多发于脊柱和颅骨,骨淋巴管瘤多发于骨组织。
骨巨细胞瘤和骨淋巴管瘤患者最典型的症状都是疼痛、活动受限和病理性骨折,但是进行影像学鉴别,出现淋巴管堵塞现象的为骨淋巴管瘤。
骨淋巴管瘤一旦诊断明确,即可开始治疗,该病一般为长期持续性治疗。可使用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用刮除术、内固定植骨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放射治疗、动脉栓塞治疗也可以治疗此病。
化学治疗药物,如门冬酰胺酶、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对于几个解剖部位的多发性病变和不能手术切除这,在选择放疗的同时,可积极配合多药性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
对于患者病灶比较小的情况,可以彻底刮除,尽可能多的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患者脊柱或者四肢发生病变,利用内固定植骨术恢复脊柱或者四肢的正常功能。
对于患者病变部位切除后对自身影响不大的情况,可以通过节段切除术或边缘切除术,彻底清除掉病变组织,可以减小手术后复发的概率。
针对体积大的骨淋巴管瘤,适当的放疗可以减小体积,减小细胞的活性,消除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为手术前的治疗方式,减少手术出血的可能性,减轻手术时可能出现的症状。
接受规范治疗后,单发性骨淋巴管瘤患者可以延长生命,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复发。多发性骨淋巴管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部分可以自行痊愈,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本病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手术后3个月应该遵医嘱去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复发。
骨淋巴管瘤患者应注意遵守医嘱进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手术患者由流食过渡至半流食、普食,便于咀嚼和消化,一般在2周之后正常饮食,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提升营养。
宜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等。
宜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提高营养的摄入。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保证身体健康。
骨淋巴管瘤患者在用药时应注意不良反应,平时多注意休息,注意伤口的情况,避免出现发红、疼痛的症状。
患者在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若不良反应程度较重,可及时反馈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康复性锻炼,尽快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患者需要管理好个人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术后治疗。
患者平时多注意休息,注意伤口的情况,避免出现发红、疼痛的症状,当出现不适反应时,及时向医生反馈。
如果进行化学药物治疗,要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血小板过低导致的出血。
由于骨淋巴管瘤病因不完全确定,目前还没有非常特殊有效的预防方法,注意定期体检。
4115点赞
[1]曾益新.肿瘤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4-128.
[2]黄俊辉,钟美佐,曹培国.临床肿瘤诊断与治疗学[M].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159-16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