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系结核分枝杆菌由肺部等原发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肾脏所引起。儿童肾结核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为结核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腰部肿块、低热、盗汗、消瘦等,可导致膀胱挛缩、肾积水、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等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部分严重患者可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预后尚可。
儿童肾结核主要病因为结核杆菌感染,由肺结核血源性播散引起,好发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者、有肺结核病史者等。此外,服用免疫抑制剂、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都能诱发儿童肾结核。
肾结核的主要原发病灶为肺结核,少数来自于骨、关节、肠、淋巴结的结核病灶,偶有从生殖道蔓延到肾脏。肾脏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形成。结核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周围为类上皮细胞及laugharis巨细胞,外围为淋巴细胞及纤维组织。结核杆菌经血路侵入双肾,先在双侧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微结核病灶(病理性肾结核),在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微结核病灶可痊愈或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未痊愈的微结核病灶可引起结核菌尿。 初起病变是一个肾小球结核结节,以后可发生坏死性损害,并且蔓延到小管。大多数病例从隐匿到再活动10~40年,一旦形成干酪样坏死损害,极少能自愈。发生坏死性乳头炎到肾实质空洞形成、钙沉积;感染继续播散,肾盂炎症到纤维化,影响集合系统,形成狭窄和肾盂积水。如果实质纤维化进展,肾内血管狭窄,致纤维化,最终肾结构破坏。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抵御结核杆菌侵犯,诱发儿童肾结核。
卫生条件脏乱差地区易出现结核传播,诱发儿童肾结核。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诱发儿童肾结核。
儿童肾结核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肺外结核的15%,男性多于女性。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糖尿病患者,受到结核杆菌感染时,免疫吞噬系统不能有效杀灭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可导致儿童肾结核。
儿童肾结核可由肺结核血行传播导致。
母亲是肺结核患者,将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给胎儿,所以出生即患有肺结核。
儿童肾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低热等,病程长的患者腰部可触及肿块,出现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常见并发症有膀胱挛缩、肾积水、生殖系统结核等。
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典型而突出的临床症状,尿频常最早出现,初发病时尿频可不伴尿痛,应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的患者可发生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夜尿,这与膀胱受累有关。
肾、输尿管或膀胱结核病变都可导致血尿。由膀胱三角区结核性溃疡所致者,多为终末血尿。全程血尿多数由于膀胱以上尿路血管损伤所致。
镜下有大量脓细胞,有时可发现坏死组织。严重的患者尿液可呈“米汤样”。
肾结核局部症状不明显,压痛及肾肿块(积水)较少见。结核性脓肾继发感染(多数为大肠埃希杆菌)时,或肾周围寒性脓肿时可有局部叩压痛,甚至出现腰部窦道。因结石、凝块、碎屑可引起尿路绞痛。
严重患者或有其他器官结核时,可出现消瘦、乏力、潮热、盗汗、食欲减退也是常见的。双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可出现尿毒症。
病程长的患者腰部可触及肿块,出现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
当膀胱发生挛缩时,出现尿频严重,每次尿量极少(容量<50ml),甚至尿失禁。
双肾结核或一侧肾结核导致膀胱、输尿管病变出现排尿困难,并发对侧肾严重积水。
男性肾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可由后尿道进入生殖器官(精囊、输精管、附睾和前列腺),50%~70%并发生殖系结核。女性患者可伴发输卵管结核或盆腔结核。
若肾结核病情不断加重,还可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导致肾功能严重损害引起肾衰竭,最后转变为尿毒症。
当儿童出现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低热应及时就诊肾内科,行体格检查、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尿结核杆菌培养等明确诊断,注意儿童肾结核和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结石伴积水鉴别。
当儿童出现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低热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儿童血尿、脓尿症状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确诊的儿童结核患者出现严重肾绞痛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肾内科就诊。
年龄过小的儿童去儿科就诊。
经临床检测为结核病的患儿需送往结核病防治中心或传染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低热)
一般在什么时间发热,温度是多少?
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既往有无结核病史?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有无营养不良,检查腰部有无肿块,前列腺、附睾有无结核结节。
合并感染者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晚期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常伴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早期尿常规异常可为无菌性脓尿和镜下血尿,分别可达46%~89%和12%~77%。蛋白尿(±~+)见于13%~80%。
取晨尿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间歇性向尿中排出,治疗前至少留3次晨尿作检查,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可达80%~90%。传统结核培养需时4~6周。
对于包括肾结核在内的肺外结核有诊断价值,但只能诊断有无结核感染,不能作为确诊活动性结核的依据。
由于泌尿系统结核中结核菌从尿液中的排泄相对较多,因此,当前包括XpertMTB/RIF技术在内的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尝试用于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但尿液检测尚缺乏可靠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X线片的诊断价值较小,约50%的患者可见肺结核,其中约5%为活动性。腹部X线片可见肾实质钙化,呈斑点状、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的钙化,晚期可见整个肾脏钙化。全肾广泛钙化时可诊断为肾结核,局限的钙化灶应与结石和肿瘤钙化相鉴别。
CT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可发现肾盏肾盂结构改变、空洞或者钙化。
肾结核累及膀胱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及结核结节,病变多在患侧输尿管口周围,并向三角区和其部位蔓延。
在肾实质有明显破坏时才出现改变。肾盏改变(边缘不整、扩大、变形甚至消失)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至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输尿管狭窄,呈“腊肠样”或“串珠样”改变;晚期可见多个肾盏不显影或呈大空洞。静脉肾盂造影显示空洞形成和尿路狭窄为诊断本病的有力依据。显影不佳或有可疑病变时,进行逆行肾盂造影有助于诊断。
根据儿童的典型症状,影像学、尿结核杆菌培养结果可诊断为儿童肾结核:
儿童肾结核典型症状,尿路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低热。
影像学可见肾实质钙化,呈斑点状、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的钙化。
尿结核杆菌培养呈阳性。
表现为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常伴有下腹部及会阴部坠胀不适感,且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经抗生素治疗6天通常症状可以消失。而儿童肾结核抗炎治疗无效可以鉴别。
表现为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伴有发热、腰痛。但无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症状。尿的普通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尿中无抗酸杆菌可与儿童肾结核鉴别。
肾结石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发热、腰痛。但无持续性低热,有时可发生剧烈的肾绞痛。腹部平片可发现不透光影。红细胞沉降率一般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尿中无抗酸杆菌可与儿童肾结核鉴别。
儿童肾结核患者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尽量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并发症,对于肾功能缺失者可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6~9个月。
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强,能抑制和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穿透性好,易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用于各型肺结核,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炎、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适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对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肝损害,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适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经一线抗结核药治疗无效的结核病,在酸碱值在5~5.5时抗菌活性最强。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发热、异常乏力或软弱、眼或皮肤黄染。
适于曾接受抗结核药的患者,应至少与一种二线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多者为视力模糊、眼痛、视力减退、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等。
全肾切除术适用于一侧肾病变严重,而对侧肾功能无明显损害者;或一侧肾病变严重,并发膀胱挛缩及对侧肾盂积水,若肾功能正常,仍可先行肾切除;对于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患者先行切除结核肾后,应待膀胱结核愈合后再处理对侧肾积水;若有肾功能不全或继发感染,甚至发生急性无尿时,可先行尿引流手术使肾功能有所恢复,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肾切除术。
对局限于肾脏一部分且与肾盂相沟通的病变或病灶在双肾盂之一时可行肾部分切除术,但手术复杂且易发生并发症,故已很少应用。
适用于肾结核的闭合性脓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性肾组织。
如经化疗梗阻持续,可行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等。
对严重膀胱结核、愈合过程中缩小而引起明显尿频和夜尿者,可行回肠、盲肠或结肠膀胱成形术。
适于双侧肾结核、剩余肾组织已不能维持生命,并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进行肾移植手术。
如果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达到透析指征时,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维持生命、赢得治疗时间。如果疾病已进入不可逆性终末期肾衰竭,则应予病人长期维持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儿童肾结核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都能治愈,预后较好,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对于治疗不及时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后遗症,患者治疗期间每月需要复诊一次。
儿童肾结核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都能治愈。
儿童肾结核患者若无并发症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儿童肾结核患者治疗不及时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的后遗症。
儿童肾结核患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B超,治愈后每半年复查尿结核杆菌培养、尿常规、肾功能、B超,直至成年。
患者的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因肾结核属于一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对人体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适当的补充能量、营养,对肾结核的治疗有所帮助。
结核病人常会厌食,食欲不佳,故烹制饮食时,应以少油(油食品)饮食为宜,如米粉、麦片、红豆、绿豆、鱼类、蜂蜜等。
以高蛋白质饮为主,以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多选用牛奶、奶制品,因牛奶中酪蛋白和钙含量丰富,能促进结核病灶钙(钙食品)化,有利于机体恢复。限制植物蛋白质,因植物蛋白质中含大量的膘吟碱,能加重肾脏的中间代谢,故不宜用豆类及豆制品作为营养补充。
补充含钙、铁丰富的食物。钙可促进结核病灶的钙化愈合,故应常吃牛奶、奶渣、虾皮、豆腐、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儿童肾结核患者的护理以避免感染、适度运动为主,家属平时观察患者尿液颜色、尿量变化,并定期复诊,注意服药、手术等相关注意事项。
患者抵抗力低易出现感染,平时注意室内消毒通风。日常注意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状态好的患者可以下地适度活动。
家属平时要观察儿童肾结核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变化,每月去医院复查尿常规、肾功能、B超。
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不可私自调整药物剂量和停药。
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有利于手术伤口的恢复。
儿童肾结核的预防主要在于避免结核杆菌的感染,如平时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及早接种疫苗等,都有助于儿童肾结核的预防,对儿童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是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对儿童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是针对儿童肾结核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避免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人员密集地区注意佩戴口罩。
患有其他部位结核者应早期治疗,避免累及肾脏出现肾脏结核。
及早接种结核疫苗,即卡介苗。
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饮食营养丰富、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母亲有肺结核需要积极治疗,在结核感染期时应避孕。
4171点赞
[1]崔焱,仰曙芬.儿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