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弓形虫寄生于人体,进入血液后散布全身,病变的好发部位首先为中枢神经系统,肺部亦常受累,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干咳、淋巴结肿大等,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预后情况取决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妊娠期妇女感染弓形虫又未治疗者,其胎儿被感染的可能性为50%。先天性弓形虫病在妊娠期可表现为早产、流产或死产。出生后,先天性肺弓形虫病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并出现发热、肺炎等临床表现。
病情的严重性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健全有关。少量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多出现一过性肺炎,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弓形虫性脑病的表现。
肺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弓形虫主要由消化道侵入人体,如患者免疫功能缺损,则弓形虫大量繁殖,侵袭各种脏器与组织,肺部为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
弓形虫侵入人体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多呈慢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感染的弓形虫可在体内形成包囊,长期潜伏,然而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如艾滋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患者等感染后,弓形虫可大量繁殖,引起全身脏器及组织的感染,若累及肺部,则为肺弓形虫病。
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往往免疫功能较为低下,此时受体体内的弓形虫活化,或供体器官或者血液内存在弓形虫,均可导致肺弓形体病的发生。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对肿瘤患者,特别是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应考虑患弓形虫病的可能。
本病分布遍及全球,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国内弓形虫在家畜中流行很普遍。发展中国家约2.5亿人感染,但多数为隐形感染或原虫携带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如艾滋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患者等感染后易发为弓形虫病,脑外弓形虫病中,肺弓形虫病的发生率为第二或第三位。
有先天和获得性两种传播途径,前者指胎儿在母体经胎盘而感染,后者包括经口传播、接触传播、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其中以食物传播最为广泛,如食用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蛋、奶类品;节肢动物携带的卵囊也有一定传播意义。
弓形虫病为机会性感染性疾病,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形感染或原虫携带状态。其中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患者等感染后,易发为弓形虫病。
肺弓形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呼吸困难和干咳,患者早期可出现胸腔积液。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患此病时,可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与其他肺部感染疾病类似,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以干咳为主。少数咳黏液或脓血痰,肺部听诊可闻及啰音,胸片显示炎症浸润灶。
以颌下和颈后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亦可见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腹痛。
肺弓形病患者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寒战、高热,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若累及全身,则可致视网膜脉络膜炎、脑积水、心肌炎等。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但仅有少数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当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干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
近距离接触过猫狗等动物,或食用过未煮熟的肉、蛋、奶类品,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若孕妇在任何一次产检中发现弓形虫抗体阳性,均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指导,进行下一步检查或治疗。
多就诊于呼吸内科。
目前有哪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了多长时间?
以前是否密切接触过猫狗等动物,或吃了未煮熟的肉、蛋、奶类食品?
既往身体情况如何,有哪些慢性疾病病史,是否接受过输血或器官移植手术?
就医之前是否使用过药物,使用了什么药物,是否有效?
若为孕妇,孕检是否检测到弓形虫抗体阳性?
痰涂片检查弓形虫速殖子是比较传统的方法,简单、快速且价廉,对诊断肺弓形虫病以及评价其轻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当侵入性操作不允许的情况下,但该法假阴性率较高。
诊断弓形虫病最常用的实验室技术,包括检查特异性弓形虫抗体(IgM、IgG)。
应用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弓形虫DNA,对肺弓形虫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存在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啰音等症状体征。
有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史,或有食用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蛋、奶类史,以及器官移植、输血史、免疫功能低下、存在缺陷史、母亲妊娠期有上述暴露史等。
结合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若检测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弓形虫DNA阳性,即可确诊。
肺弓形虫病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相鉴别,两者均可见发热、咳嗽等肺部感染症状,后者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可通过流行病学史、血清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相鉴别。
两者临床症状十分类似,但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胸片可见粟粒样阴影或空洞,可通过流行病学史、血清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影像学等相鉴别。
肺弓形虫病的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可以抑制弓形虫滋养体,但难以有效消灭其包囊。故近期疗效较好,但复发者较多,使用最多的药物为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但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故孕妇应选择其他药物。
目前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案,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但乙胺嘧啶有致畸可能,故孕妇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目前是治疗妊娠期弓形虫病的首选药物;阿奇霉素具有明显的杀灭速殖子的作用,但细胞毒性大。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可给予支持治疗,加强免疫功能,如给予胸腺肽等药物。
肺弓形虫病难以彻底治愈,其预后情况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受累的器官。孕期感染时,可致妊娠异常或胎儿先天畸形。
难以治愈,易复发。
先天性肺弓形虫病的预后较差,未治疗者病死率约1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患此病若发生全身性播散则病死率较高,而免疫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好。若在妊娠前期或孕期感染,则胎儿有较高的流产率。
若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或全身乏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复诊。
肺弓形虫病的患者多为免疫功能缺陷人群,宜坚持清淡营养饮食的原则,多食用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食物,提高免疫力,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忌食未煮熟的肉、蛋、未消毒的奶等,以免误食弓形虫虫卵。
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海鲜等发物,以免其中的组织胺致使原有炎症进一步加重。
忌烟酒,吸烟对呼吸道危害作用大,会加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饮酒会致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
做好个人卫生,饭前洗手,避免吃未煮熟的肉、蛋、奶类制品,孕妇避免接触猫粪。
接触生肉、泥土或猫狗等动物后应彻底洗手。
食物尽量避免被猫粪污染,肉、蛋奶类食物应彻底煮熟。
孕妇应避免与猫接触。如果接触不可避免,孕妇应该至少避免清洁猫砂或戴上手套。
治疗后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进行复查,确定有无好转。
女性治疗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怀孕,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开展卫生宣教,提高医务人员和群众对肺弓形虫病的认识,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妇女妊娠期定期检查血清抗体,有利于本病的预防。
易感人群,如动物饲养员、屠宰场工作人员等,应定期检测血清抗体。
孕妇应定期检测血清抗体,首次检测的孕期为第10~12周,阴性者需在第20~22周复查,不论首次检测还是复查,如能确定有孕期感染,均应考虑治疗性人工流产。复查阴性者,应于足月时进行第3次检测。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水源、粪便及禽畜管理,不吃生肉及不熟的肉、蛋及乳类。
接触猫、狗等动物后及时洗手,对于易感人群,要做好个人卫生。
4553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严晓岚.《弓形虫病的诊断》(WS/T 486-2015)标准解读[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