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指女性妊娠前或妊娠期间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HIV,导致人体免疫不同程度缺陷。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AIDS,又称艾滋病。可以引发全身各系统疾病,本病危害极大,疾病晚期容易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主要好发于性生活混乱、有吸毒史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和共用注射用品为主要诱发因素,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CD4+T淋巴细胞,造成免疫功能明显受损,导致人体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患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风险大幅增高。
性伴侣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直接通过性行为传播。
吸毒者、多次输血者或不注重卫生条件共用注射器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而感染。
HIV是一种RNA逆转录病毒,经性交进入机体后,特异选择感染CD淋巴细胞借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从RNA合成DNA。使该细胞成为带有HⅣ遗传信息的感染细胞利用宿主细胞分裂繁殖产生大量新病毒,并不断攻击CD4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不断死亡,致使细胞免疫功能日趋低下,伴发条件感染和(或)恶性肿瘤而死亡。
如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
本身患有性病者生殖器有炎症或已患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感染风险增加。
目前缺少关于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
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经HIV感染者提供的全血、血细胞成分、血浆、凝血因子和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针头,以及移植感染者的组织器官,均可传播HV
胎儿在子宫内可经胎盘感染,也可以在分娩过程中吸入含HV的血液、羊水而被感染。在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HV,为产道感染提供证据。含有HV的母乳、母唾液及母血,均可传播给新生儿,母婴传播率为20%~60%,可见母婴垂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所以有不安全性行为的人群比较高发。
性伴侣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极易感染。
吸毒者会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会使血液传播人免疫缺陷病毒几率增加。
多次输血也会通过血液途径,增加感染可能。
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急性期最常见症状是发热,也可以从急性期症状直接进入无症状期,大多数未治疗的感染者会在8~10年内进入艾滋病期,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体重下降或其他感染表现。
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也有头痛,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皮疹、咽部疼痛、腹泻等。
急性期症状缓解后会进入无症状期,此时一般无症状,但是HIV会潜伏在体内,使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至200μl以下会进入艾滋病期。
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发热,体温常>38.0°C,持续超过一个月。每天大便次数超过三次,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体重下降,半年内体重下降大于10%,反复发现口腔真菌感染。
部分艾滋病期患者可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皮疹、头痛、痴呆、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
如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等,主要取决于疾病病期。在无症状的HIV感染期,妊娠合并症并不增加。在孕妇免疫低下、出现HIV相关疾病时,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均增高。到AIDS阶段,不但妊娠结局不良,其胎婴儿受HIV感染的危险度更高。
妊娠前女性或妊娠期女生发生高危性行为或共用注射器、职业暴露或怀疑自己接触到人免疫缺陷病毒,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均应及时至感染科就医,做HIV抗体检测。如果结果阳性,包括性伴侣都要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孕妇出现了HIV感染的急性期的症状,如发热,同时伴有咽痛、恶心、呕吐、盗汗、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若孕妇感染HIV进展到艾滋病期,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6个月体内下降10%,则需立即就医。
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应选择感染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
症状持续时间有多久?
怀孕几个月了?
既往有无不洁性交史、吸毒史?
做过细胞学检测了吗?
HIV-1/2抗体检测包括初筛试验和补充试验,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来判断是否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CD4+T淋巴细胞是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后,出现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现象,为细胞免疫功能受损。CD4+T淋巴细胞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为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判断治疗效果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临床并发症。
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血浆中可以检测出病毒RNA,即病毒载量。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下限,表示本次试验检测出病毒载量,可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及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结果做出诊断,另外HIV核酸检测还可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艾滋病和HIV感染是因感染HIV引起人体产生以免疫缺陷为主的慢性综合病症,诊断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进行。符合以下一项者即可诊断HIV感染者,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或血液中分离出HIV毒株。有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或流行病史,且不同时间的两次H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白塞病部分症状与本病相似,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为主要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可累及多个系统,但是一般预后较好,通过HIV检测可以鉴别。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又称人免疫缺陷病毒阴性艾滋病样疾病,本病出现CD4+T淋巴细胞减少,临床表现类似于本病,但是人免疫缺陷病毒检测阴性。
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目前无完全治愈的方法,待妊娠期结束,胎儿出生后,患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需要长期持续性抗病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从而了解病毒控制程度,以及免疫受损程度。
齐多夫定是一种临床常用抗病毒药,对人免疫缺陷病毒逆转酶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终止人免疫缺陷病毒链合成,有效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复制,齐多夫定口服给药后,吸收迅速,一般在用药0.5h~1.5h后血药浓度即可达到高峰。
属于核苷类似物,具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可竞争性的抑制病毒DNA合成。拉米夫定生物利用度较高,一般可高达80%~85%,可与食物一起同时服用。
主要成分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适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本药对生育力或胚胎造成损害,但仍需慎重。
属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一种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
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预后不佳,目前尚无办法治愈,持续的抗病毒治疗能延缓疾病进程,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减少严重的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可能,延长病人的寿命。
本病经过治疗可以改善,但不能治愈。
如果进行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通常不会影响寿命,但是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寿命可受影响。
孕期除常规产前保健和评估外,开始新的药物治疗方案或病毒载量变化时应该每月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于抗病毒治疗方案不变并且病毒载量持续抑制的孕妇,可以3个月检测一次病毒载量。按每3~6个月间隔检测CD4+细胞计数,必要时给予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接种。孕晚期进行1次病毒载量检测,在产前应获得结果。
对于孕妇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可进食高纤维、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可有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但对于婴儿的产后喂养指导应特别注意。
对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应杜绝。医务人员应当评估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接受人工喂养的知识和技巧、经济承受能力、持续获得充足营养和安全的代乳品、及时接受医务人员综合指导和支持等条件。尽量人工喂养并给予指导和支持,对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及其家人,指导其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且在整个哺乳期间必须坚持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
首先调整好心态,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要足够信任医护人员,配合治疗,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需要保证睡眠,注意个人卫生,保证饮食多样化,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注意防止传染。
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医生指导病人正确应用,要按规范联合用药,不可随意停止用药。
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降低感染几率,安全性生活,个人的物品器具衣物隔离使用,避免传染。
建议端正心态,改变不良性生活习惯,保证良好心态,了解相关健康知识。
孕期定期产检,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各项指标。
用药前患者需要完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对于已确诊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积极用药,注意个人卫生,尽早做出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的决定。选择终止妊娠的孕妇,应予尽早行终止妊娠手术,减少并发症。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应提供优质的孕期保健、产后母乳喂养等问题的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按规定进行常规产前检查,避免孕期、产时进行创伤性检查。积极抗病毒治疗,保护孕妇的健康。
对于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所生新生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对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及其家人,应注意正确的纯母乳喂养,且在整个哺乳期间必须坚持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新生儿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口服抗HIV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
预防感染对妊娠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妊娠期、产褥期等,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产检和生产。
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明确且不能治愈,本病危害极大,可能会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切断传染途径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要有良好的修养及道德观,不滥交,科学使用安全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去正规医院就医和安全输血,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对于好发人群或有可能接触感染者的人群应至少每年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不分年龄段,早期筛查、及时确诊和转诊是早期治疗患者和落实母婴阻断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产前保健、人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在妊娠早中期、出生前、母乳喂养前诊断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合理清淡膳食,规律饮食作息,尽量清淡饮食,远离毒品,不饮酒不吸烟。
保证良好生活习惯,如干净棉质内衣、内裤,保持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浴缸、贴身物品等,有良好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保证心情愉悦。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4399点赞
[1]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9.4(02).65-84.
[2]李征,李芳.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7.6(03).166-171.
[3]陶兰,刘芳,张媛.综合干预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793-2795.
[4]丁桂容.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及职业防护[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41).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