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弹性假黄瘤是主要累及弹性纤维的全身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以皮肤损害、眼改变和广褪性血管异常为典型改变。目前尚无明确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儿生命,需要做好后期护理。
显性遗传的小儿弹性假黄瘤可分为以下两型:
以典型皮肤损害和严重血管合并症为其特征。
表现为局灶性皮肤损害,伴有皮肤伸展性能增强、巩膜发蓝、腭弓高和关节松驰,此型比Ⅰ型多见。
隐性遗传的小儿弹性假黄瘤可分为以下两型:
是本病的经典型,也是最常见的一型弹性假黄瘤,以典型的皮肤、血管和眼征为其特征。
以广泛性皮肤受累为主,无血管及眼征,此型极为罕见。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最主要的病因可能包括家族遗传疾病、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性障碍、皮肤组织和代谢异常。
小儿弹性假黄瘤与家族遗传病史有关,极少数患儿还会连续几代发病。
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肥大、胸腺肥大、卵巢功能性障碍等都是小儿弹性假黄瘤的常见原因。
皮肤组织中弹力纤维的形成和代谢出现障碍,如皮肤胶原含量降低等,可诱发小儿弹性假黄瘤。
甲状腺功能异常使患者机体内分泌紊乱,更易患有此病。
小儿弹性假黄瘤十分罕见,幼儿相对易得此病。患病率为0.005%,男女发病几率相等。起病可在儿童早期,皮肤损害大多在30岁出现。
所有儿童。
家族中有患过该疾病者。
机体代谢异常者。
小儿弹性假黄瘤病变主要发生于皮肤、眼和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颈、腋下等部位的皮肤黄色斑、眼底视盘四周出现放射状血管样纹、动脉中膜钙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皮疹发生较早,一般出现于儿童或青年期,有的出生后即有皮疹,少数在成年期发疹。表现为颈、腋下等部位的皮肤细纹变粗,色泽略呈黄色。随着病情发展而产生典型的黄色斑或沿皮纹出现菱形黄色斑块。有的外观像绉绸样、皮革样或鹅卵石样。后期由于真皮弹性纤维变性,皮肤出现松弛性褶皱,而使皮疹边界不清楚,外观模糊。
皮疹好发部位主要为颈部和腋下,其次为腹股沟、腹壁、胫前、颧部、前额、腕部和阴茎。少数病人可见到2mm大小的角化性丘疹,排列呈环状或斑片状。剥去中心角质部分,显出小的凹陷,斑片四周可见弹性假黄瘤典型皮疹。
皮疹一般不引起任何自觉症状,早期皮疹不易为病人察觉。出现明显的皮疹影响美容时才去就医。另外,口唇内侧、硬腭、颊黏膜和阴道黏膜亦可见到黄色浸润性斑片。
特征性改变为眼底视盘四周出现放射状血管样纹。早期或轻型病人仅有黄斑部四周色素沉着和斑点状改变,日久血管样纹呈苍白色,眼底外周部分可见白色瘢痕样改变。
眼部病变常呈两侧对称分布,可与皮损可以分别出现,当两者同时出现时称Gronblad-Strandberg综合征。少数病人伴有眼底出血,视力不同程度受影响,严重者视力丧失。
临床上可引起脉搏减弱,甚至缺如,可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一般上肢血管较下肢明显,最易侵犯的血管为上肢的尺动脉、下肢的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本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其中以消化道出血最为严重。约14%的患者可在不同时期内发生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可为大肠和上消化道。其发生出血的年龄较早,最年轻者仅6岁。黏膜病变的程度与皮肤表现常常一致, 皮肤的黄色浸润斑明显者,黏膜病变亦较明显。
少数患者可伴发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软组织(如乳房)钙化等。
慢性肉芽肿结节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症,炎症局部形成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患儿会出现肺脏、眼部、肾脏、心脏等部位损害。
患儿会出现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心率增快、怕热等典型的高代谢症状和体征。部分患儿会出现眼部表现,如突眼或眼球活动受限。
患儿会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慢性局部缺血导致的器官组织损害、易感染和再发性疼痛危象等表现,使原有疾病加重。
当患者出现成片黄色小斑丘疹、视网膜血管样条纹伴有视力减退现象等症状,高度怀疑小儿弹性假黄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皮肤性病科或儿科就诊。还需做血常规、病理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要与播散性弹性纤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家族中有弹性假黄瘤者的儿童,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小儿弹性假黄瘤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皮肤出现成片黄色或乳白色成片小斑丘疹、视网膜上出现不同宽度的血管样条纹,还有视力减退现象等症状时,需高度怀疑小儿弹性假黄瘤,应及时就医。
对于已经确诊小儿弹性假黄瘤的患者,若见其发生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如呕血、血尿等,并伴有意识不清或昏迷,应立即就医,拨打120。
大多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皮肤性病科就诊。
一经确诊后,可到皮肤性病科就诊。
若患儿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内分泌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出现这样的皮肤受损异常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黄色斑、眼底视盘四周放射状血管样纹、动脉中膜钙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畸形性骨炎、镰刀状细胞性贫血等症状)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小儿弹性假黄瘤?
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该病的遗传病史。
确定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血尿以及尿糖的症状,该病患者可出现血尿和尿糖阳性的现象,可直接用于该病的诊断。
检查患者的消化道是否出现病变,有没有便血、黑便的症状。
通过皮肤活检确定弹力纤维是否有大片钙质沉着,是否存在断裂、变性、退化等病变,这些对直接确诊十分重要。
确定患者是否贫血、血糖是否正常。该病患者可能伴随出现贫血现象,若伴随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出现血糖偏高现象,这些可帮助该病的诊断。
医生还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是否异常、心律是否正常来确定心血管病变,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是否受损来确定眼部病变,通过X线检查血管钙化明显程度来判断血管病变等,进而对本病进行诊断。
出现以下情况时,即可判定为本病:
屈侧黄色鹅卵石皮损。
皮损的特征性组织学特点。
视网膜血管纹。
出现以下情况时,极大考虑患上本病,还需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再以确认:
无皮损皮肤的特征性组织学变化。
一级亲属的家族史。
临床上两者类似,但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心血管和眼部均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无异常,弹性纤维染色示真皮乳头层弹性纤维网消失,钙染色未见钙化。
为光线性弹性纤维病的一种,其皮疹虽难与小儿弹性假黄瘤区别。但一般发生于暴露部位,户外工作者多见。且其不伴心血管眼底改变,组织病理上变性增多的弹性纤维多位于真皮上1/3处,还有钙染色为阴性。
皮肤松弛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过度松弛,起皱褶,可呈悬垂状态。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内弹力纤维数量减少形态也不正常,呈颗粒性退行性变以至溶解。根据典型症状不同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即可鉴别。
小儿弹性假黄瘤暂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其治疗原则为积极且及时治疗。多数采用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饮食治疗,这些都利于疾病的恢复。
用于治疗视力减退,眼底Bruch膜病变者口服维生素E可能有益。
用于治疗眼部和皮肤的病变,该试剂可阻止皮损恶化。
如垂体后叶素,有消化道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可帮助改善消化道出血所致的贫血症状。
有高血压或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者,根据程度和需要给予相应扩血管药,如抗凝、溶栓制剂。这些药物可舒张周围血管,减少血液中凝血血小板数量,降低动脉撕裂形成凝块的风险,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而溶解血栓。
该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皮肤受损进行,可改善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皱纹多等缺陷。如果疾病症状影响美容,可考虑行整形手术或局部注射胶原纤维。应用局部皮肤切除合并Z成形术治疗颈部皮损者,其三个月内可达到满意疗效。通过整形术,对松弛的皮肤能达到暂时治疗目的。同时针对仅出现颈项部皮肤皱褶者,局部注射胶原蛋白也有一定疗效。
累及冠状动脉者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情况,选择抗凝扩冠治疗或置入支架。而且对于三支病变者,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动脉搭桥与修复术,可对心血管系统受损的症状起到一定缓解疗效。
小儿弹性假黄瘤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恢复良好,能够减轻或消除皮肤、眼部、心血管、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少数可出现视力丧失的后遗症。
小儿弹性假黄瘤患者能治愈,本病一般对生命无影响,少数患儿会引起视力丧失。
小儿弹性假黄瘤患者通过积极对症治疗,且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小儿弹性假黄瘤治疗结束后,应该追踪治疗,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X线等。
小儿弹性假黄瘤患儿的饮食护理强调营养均衡,合理膳食,适量补充铁剂。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不过度摄入油炸类等高热量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避免酒精、咖啡因的摄入,以保证皮肤更好的再生,从而恢复健康。
忌辛辣刺激性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如葱、蒜、姜、桂皮等,会使本病症状加重。
宜多食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如青鱼、虾、鲫鱼、桑椹、无花果、荔枝等。
宜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E含量高的膳食,如鸡肉、瘦肉、虾类等,以增强营养,促进皮肤修复和改善视力。
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荔枝、苹果等。
小儿弹性假黄瘤患儿的护理包括注意皮损的日常护理,保持局部干燥、洁净。家长需要了解对症治疗相关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等,同时多陪伴患儿,缓解其紧张心态,以免加重病情。
家长了解各类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儿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
术后要注意做好皮肤护理,避免患儿抓挠、刮蹭。也要避免自来水、肥皂水、热水等刺激性或不干净的液体接触皮损部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阳光充足,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保持床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以防刺激患儿皮肤。
小儿弹性假黄瘤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儿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
小儿弹性假黄瘤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所以有相关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做遗传咨询,一旦有相关异常情况,争取早诊断、早识别。同时有皮肤病变的患儿,建议早期做皮肤组织学检查,警惕该病。
主要针对有皮肤病变的患儿,及时发现并治疗。
在女性结婚、怀孕之前,应进行婚前体检。注意确认是否有此疾病家族史,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提高并重视对遗传疾病的认识和预防。
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可询问医生合理补充维生素E。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情,生活规律,按时作息。还要定期运动,注意保持大小便、汗腺的排泄通畅,以保证内分泌和代谢正常。
女性怀孕期间尽可能远离危害源,如酒精、药物、辐射、化学品、重金属、有害气体等,且定期产检,时刻注意身体变化。
4056点赞
[1]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任发亮,谭琦,陈光华,张建,倪思利,侯倩,王华.儿童弹性纤维假黄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12):736-738.
[3]杨梅.弹性纤维假黄瘤研究进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4):37-39.
回复快